清空
全部
行情
資訊
課堂
幫助
全部
美股
港股
滬深
新加坡
澳洲
日本
全部
新聞
公告
暫無匹配內容
操作过于频繁,请稍后再试
請檢查網絡設置後重試 刷新
加載中
歷史記錄
    热门資訊
      行情 查看更多
      資訊 查看更多
      課堂 查看更多
      幫助 查看更多
      加載中
      新聞 查看更多
      公告 查看更多
      研究報告 查看更多

      如何挑選大師之類的股票

      14.8萬人 學過2023/11/02

      沃倫·巴菲特的五大基本規則

      關鍵要點

      • 永遠不要試圖預測市場

      • 投資“深度價值”

      • 以長遠的心態對待投資

      • 有可比較的東西

      • 注重複利

      傑里米·C·米勒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的長期股東。從1956年到現在,他仔細閲讀了巴菲特的每一封公開信,認為這些公開信都是“投資教科書”。後來,米勒寫了一本書,總結了巴菲特在公開信中分享的見解,向我們揭示了這位大師的投資哲學。

      以下五條基本原則是筆者總結的巴菲特永恆的投資祕訣。

      基本規則1:永遠不要預測市場

      巴菲特長期以來一直宣稱,他不是在做預測大盤的生意。

      一些合夥人曾致電巴菲特,稱一隻股票將繼續上漲,因此應該買入。但巴菲特拒絕了他們的建議。

      巴菲特説:如果你在2月份就知道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5月份會漲到865點,為什麼不在那時告訴我?如果你在2月份不知道接下來三個月會發生什麼,你怎麼知道5月份會發生什麼?

      我們可以看到,除了拒絕自己預測市場外,巴菲特也無法忍受沉迷於預測的人,尤其是那些提供遲來的建議的合作伙伴。他認為他們是“有偏見的”。

      在2020年致股東的公開信中,巴菲特解釋了他對這種偏見的反對。巴菲特説:“我從來不喜歡玩預測利率的遊戲,因為我們不知道明年、10年或30年的平均利率是多少。股價可能會發生任何變化:市場甚至可能下跌50%或更多。”

      他還聲稱,喜歡預測市場的專家實際上更多地透露了他們自己,而不是未來。

      基本規則2:投資於“深度價值”

      作為投資者,除了市場走勢,還有什麼對我們有價值?“深度價值”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條規則也被稱為“價值投資策略”。

      “深度價值”是指那些能夠生產出優秀的產品和良好的管理,但從基本面來看被低估的公司。一旦巴菲特找到這樣一家公司,他就會開始將該公司的資產與其市值等進行比較。如果市場估值較低,巴菲特一般會毫不猶豫地購買該公司的股票。

      巴菲特曾指示投資者根據公司的前景買賣股票,而不是市場的前景。

      例如,巴菲特發現了一家曾經鮮為人知的公司,名為桑伯恩地圖,該公司繪製了美國每一座城市的地圖,精確到每一棟建築。巴菲特認為該公司被嚴重低估,因此購買了大量該公司股票,並從中獲利豐厚。

      在2020年致股東的公開信中,巴菲特談到了什麼樣的公司值得收購。

      他提出了三個標準:

      首先,企業必須從其有形淨資本中獲得良好的回報。

      其次,企業必須由能幹、誠實的管理人員經營。

      第三,這項業務必須以合理的價格出售。

      現實中,滿足這三個要求的大型收購機會並不多見。但巴菲特認為,滿足這些標準至關重要。他寧願等待一個好機會,也不願忍受一個糟糕的選擇。

      “投資的訣竅就是坐在那裏,眼睜睜地看着一個接一個地過去,等待合適的那個人出現在你的最佳位置,”他指出。

      基本規則3:以長遠的心態進行投資

      仔細觀察巴菲特在信中所説的話,可以發現,在衡量公司業績時,巴菲特並不太在意短期業績。他認為三年是衡量一家公司業績的最短時期,並建議投資者至少應該關注一家公司過去5年的表現。

      在2020年致股東的年度公開信中,巴菲特再次解釋了“長期思維”的好處:我犯下的許多錯誤所帶來的後果已經被大多數企業所共有的特點所降低,這一特點令人失望,因為隨着時間的推移,“糟糕”的企業往往會停滯不前,於是進入了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其運營需要伯克希爾哈撒韋資本的比例越來越小。與此同時,我們的“好”企業往往會發展壯大,並找到機會以誘人的利率投資更多資本。

      巴菲特隨後舉了一個“極端的例子”。1965年初,他控制了一家紡織公司,不久之後這家公司就陷入了困境。因此,無利可圖的紡織資產大大拖累了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整體回報。

      但到了20世紀80年代初,他們收購了一系列“好”業務,比如被巴菲特稱為“超級明星”的保險業。這一轉變導致這家日益萎縮的紡織業務只僱用了資本的一小部分。

      在信中,巴菲特總結道,收購類似於一場“婚姻”--從一場歡樂的婚禮開始,但逐漸偏離了婚前的期望。

      基本原則4:有可比較的東西。

      巴菲特看重的是相對業績。用於比較的基準是美國主要的股指,如道瓊斯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這些指數都可以被視為“領頭羊”。

      巴菲特曾經設定了跑贏道指的目標。如果道瓊斯指數在一年內下跌了10%,他的投資只下跌了5%,他認為自己是贏家;相反,如果道瓊斯指數在一年內上漲了25%,他的投資只增長了20%,他會有一種失敗感。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巴菲特2020年致股東的公開信一開始就與另一個重要指標標準普爾500指數進行了比較。

      2019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每股市值增長了11.0%,而同年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增幅為31.5%。換句話説,2019年,巴菲特的表現落後20.5個百分點,確實是糟糕的一年。

      然而,我們確實看到,從1965年到2019年,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每股市值以20.3%的CAGR(複合年增長率)增長,是標準普爾500指數增長率的兩倍多。從這個角度來看,巴菲特仍然是贏家。

      基本原則5:注意複利

      當巴菲特向他的合夥人解釋投資的基礎知識時,他經常談到他最喜歡的概念:複利。他繪製了一張藍圖,並告訴他的合作伙伴,資金將以多快的速度增長:

      假設有一筆10萬美元的投資,年回報率為4%,10年後你將獲得148,024美元;按照同樣的回報率,30年後,這個數字將飆升至324,337美元。如果你想改變8%甚至10%,8%將在30年內變成1006,265美元,10%將是1,744,940美元。

      但與此同時,巴菲特也警告合夥人注意其他一些被忽視的因素,比如可能會大幅縮水財富的費用和税收。

      因此,值得注意的是,從長遠來看,小變量可以產生很大的不同。

      投資產品和服務通過富途成員FINRA/SIPC提供。

      此信息僅供參考和教育之用,並不是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投資建議、推薦或認可。這些信息不應作為任何投資決定的主要依據。投資決策應該基於個人的目標、時間範圍和風險承受能力。

      這裏引用的任何説明或場景都嚴格用於説明目的。投資涉及風險和損失本金的可能性。

      富途與彼得·林奇沒有關聯,也不支持彼得·林奇的任何觀點、產品或服務。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熱議
      美股
      投資課程
      在加拿大如何買入美股?
      外國投資者持有近 14 兆美元的美國股票,其中加拿大持有約 10%。這是因為,直接或透過基金投資美國股市,是透過投資多元化、同時抓住擁有蘋果和亞馬遜等全球領先企業的機會來增加資金的絕佳方式。 然而,從加拿大購買美國股票涉及了解稅收、選擇合適的經紀公司以及處理貨幣匯率等問題。它可能看起來很複雜,但如果有正確的指導,它會變
      加拿大的 TFSA(免稅儲蓄帳戶):您需要知道的一切
      一 免稅儲蓄戶口 (TFSA) 是加拿大政府於 2009 年推出的儲蓄工具。它允許個人以節省稅務的方式儲蓄和投資金。 什麼是 TFSA(免稅儲蓄戶口)? 免稅儲蓄戶口 (TFSA)是一個儲蓄賬戶,可以幫助加拿大人以節省稅率的方式儲蓄和投資金。向 TFSA 作出的貢獻不可扣稅,但任何投資增長,包括利息、股息或資本收益,都
      我應該在TFSA還是RRSP中看跌美國股票?
      決定是否持有 美國股票 在一個 免稅儲蓄賬戶 (TFSA) 還是註冊退休儲蓄計劃(RRSP)可能很棘手,但理解每個方案的優缺點能幫助你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我可以在TFSA中買入美國股票嗎? 我可以在RRSP中買入美國股票嗎? 是的,你絕對可以在TFSA中買入美國股票! 所有板塊的投資在 TFSA帳戶 ,無論是來自資本利
      稅減賬戶:TFSA或RRSP?稅減賬戶投資技巧
      如果你想找一種兼具免稅和儲蓄的投資方法,那麼TFSA就可能是你的理想選擇!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就專門為加拿大的投資新手們介紹TFSA的基本知識,來幫助大家理解這個工具的特點、優點以及一些注意事項。 怎麼簡單理解TFSA呢? TFSA就像是一個百寶箱,你可以把各種的投資類別放進去,但是你在裡面賺到的全部收益都是免稅的!無論
      保證金帳戶與現金帳戶:有什麼不同?
      爲加拿大投資者選擇正確的券商帳戶至關重要,因爲這會極大地影響您的交易策略、潛在回報和風險敞口。按金帳戶與現金帳戶是兩種常見選擇,每種都有獨特的原則。 現金帳戶直截了當,只允許您投資您擁有的資金,促進財務紀律,符合控制開支的原則。另一方面,按金帳戶提供槓桿,讓您借款以潛在增加收益,但同時也增加風險,需要對市場有全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