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资讯
最新
热门
没有营业收入来支持这台量子计算机……这只股票注定要失败……如果没有实际现金来支撑的话……正如你所看到的……这只股票就像游戏驿站一样只是股市幻想……没有能力在更长时间内维持股价上涨……
已翻译
3
2
投资那么大的金额研发,营收模式是什么?
消费产品是什么?
营业额有多少?
成长率为多少?
具体客户群是那个?
有谁可以给上面任何一个问题正确答案?
消费产品是什么?
营业额有多少?
成长率为多少?
具体客户群是那个?
有谁可以给上面任何一个问题正确答案?
已翻译
4
1
在 AI、电动车与太空科技之后,「量子运算」正逐渐成为下一波资本市场热点。但对于富途牛牛的投资人来说,这类前沿科技是否真的值得配置资金?还是仅仅是另一场投资人FOMO(错失恐惧)情绪所推动的泡沫轮替?本文将以投资与财经分析角度,结合市场数据与发展趋势,拆解量子概念股的高风险本质,并带来10个专业投资人不可忽视的观察点,协助你做出更审慎的投资决策。
首先,现阶段大多数量子公司仍处于技术研发与原型验证阶段,距离真正的商业化仍有一段距离。根据 McKinsey 报告,2023 年全球量子产业规模仍低于 10 亿美元,预期要到 2030 年以后,才可能进入实质应用的扩张期。目前市面上如 IonQ、Rigetti、D-Wave 等纯量子股,大多采用 SPAC 上市,虽拥有技术潜力,但财务结构尚不健全,仍以亏损为主,仅能依靠政府补助与合作金流维持营运。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司当前市值已经高度反映未来成长预期。例如 IonQ 年营收仅约 2,500 万美元,但市值超过 20 亿美元,前瞻本益比与市销比皆远高于一...
首先,现阶段大多数量子公司仍处于技术研发与原型验证阶段,距离真正的商业化仍有一段距离。根据 McKinsey 报告,2023 年全球量子产业规模仍低于 10 亿美元,预期要到 2030 年以后,才可能进入实质应用的扩张期。目前市面上如 IonQ、Rigetti、D-Wave 等纯量子股,大多采用 SPAC 上市,虽拥有技术潜力,但财务结构尚不健全,仍以亏损为主,仅能依靠政府补助与合作金流维持营运。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司当前市值已经高度反映未来成长预期。例如 IonQ 年营收仅约 2,500 万美元,但市值超过 20 亿美元,前瞻本益比与市销比皆远高于一...
已翻译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