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正准备开展全面的生物能源生产
印尼早已开始发展基于棕榈油的生物能源。在过去15年中,它已实施了基于棕榈油的商业生物燃料生产,现在正寻求将其生物能源计划扩展到基于棕榈油的生物航空、生物气体和生物汽油的生产。
最初,生物能源生产受到石油危机的推动,因为石油价格飙升至近150美元/桶。然后,受绿色运动和能源从化石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的加速推动,以帮助应对气候变化。最近,受欧盟对其棕榈油产品施加的日益严格的市场限制进一步推动。
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印尼每天需要约150万桶石油当量(BOEPD)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能源需求,而国有Pt Pertamina集团拥有的炼油厂只能本地生产约每天80万桶,其余需从外国进口。
根据印尼能源和矿产资源部(MEMR)2022年的数据,印尼需要总共11.8亿桶石油当量(BOE),较前一年的92419万BOE增长了28.31%。按能源类型划分,汽油占总能源消耗的25.95%,即23595万BOE,柴油/生物柴油占21.34%,即19406万BOE,电力占18.52%,即16838万BOE,天然气占9.85%,即8956万BOE,煤占9.66%,即8782万BOE,液化石油气(LPG)占8.02%,即7292万BOE,生物质占6.64%,即6039万BOE,沼气占0.02%,即18万BOE。
为减少进口并加强能源韧性,印尼于2006年启动了生物柴油强制计划。该计划逐步从2008年的B2.5升级到2010年的B7.5,2014年的B10,2015年的B15,2016年的B20,2020年的B30,以及2023年2月的B35。
仅在去年(2023年)一年中,政府的目标是生产约1300万千升的B35,这将节省35.9亿美元的外汇,约合55.23万亿印尼盾。
经过多年的实施和逐步升级到最新的B35,印尼已经证明其生物柴油强制计划可以显著减少其对化石柴油进口的依赖。2010年,印尼的柴油进口占其总国内消费的46%。但由于生物柴油强制计划,到2020年,进口量下降至10%以下,同时也节省了外汇。
就生物航空燃油而言,国有公司Pt Kilang Pertamina Internasional(KPI)已经开始在位于中爪哇吉兰丹绿色炼油厂,使用棕榈油衍生物混合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即精制漂白脱臭棕榈仁油(RBDPKO)占2.4%。吉兰丹绿色炼油厂现在的生物航空燃油处理能力为每天9,000桶。
KPI总裁塔乌菲克·阿迪提亚瓦曼表示,公司已将今年(2024年)的生物航空燃油销售目标定位为外国市场。这种2.4%的生物航空燃油在2023年10月对印尼国家航空公司的飞机,波音737-800NG进行了商业测试,之前也在CN235飞机上进行过测试。
在生物天然气方面,许多棕榈油行业实际上已经将其用于自己的发电。但知识整合服务(KIS)集团计划在北苏门答拉省和廖内群岛省开发25座压缩生物天然气工厂,总投资额为11000万美元。所有工厂将使用棕榈油废料作为原材料。
KIS已在北苏门答拉省兰卡特行政区建设了计划中的25座工厂之一。这座压缩生物天然气工厂是亚洲最大的,最近已经开始商业生产,日生产能力为300 MMBTU。
能源和矿业资源部生物能源主任埃迪·维博沃表示,在不久的将来,压缩生物天然气也可以取代或混入非补贴的工业和商业领域的液化石油气,即销售12公斤和50公斤液化石油气桶装。目前,印尼消耗的74%液化石油气是由天然气生产的,以丙烷和丁烷为主要元素,进口而来。
受生物柴油计划的成功驱动,印尼现在正在寻求实施生物汽油强制计划,以减少对化石汽油进口的依赖。与生物柴油类似,可以根据G-10到G-20再到G-50的混合比例分阶段实施。
能源和矿业资源部表示,汽油是印尼消耗最多的能源来源。2019年印尼消耗的3530万升汽油中,约54%或1919万升是进口的。
除了低排放之外,当地称为Bensa的基于棕榈的汽油还有其他优势,包括其研究辛烷值(RON)为115,而Pertamax Turbo型号的化石汽油的RON为98,高于Pertamax Racing型号。
这种基于棕榈的汽油也适用于当前广泛发展的高压缩车辆。除了更环保外,基于棕榈的汽油对机器也友好,因为它提高了机器的性能和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而且价格更便宜。
国家能源理事会(DEN)秘书长乔科·斯万托最近表示,政府计划用生物汽油Bensa替代印度尼西亚广泛使用的Pertamax Turbo、Pertamax和Pertalite等类型的化石汽油作为能源来源。“Bensa的RON为120,质量很好。其价格比Pertamax Turbo更便宜,”乔科说。
在生产生物能源方面,印度尼西亚将面临提供棕榈油和其废料作为原材料的问题,因为它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它还得到一个名为“Merah Putih Catalyst”的催化剂的支持,该催化剂可用于生产绿色汽油、绿色柴油和绿色航空燃料。该催化剂是由万隆理工学院(ITB)的创新与企业发展学院(LPIK)研究人员与油棕榈种植基金管理局(BPDPKS)和Pt Kemurgi印度尼西亚合作开发的。
考虑到政府、商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热情以及国内外需求的增长,印度尼西亚的生物能源产业必定在不久的将来达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