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的王道就是“固定费用的审视”对吧。
我们家四年前左右签约了某个光纤网络,每月费用大约是4,400日元。
契约初期为了享受活动折扣还契约了光电话,所以费用大约是4,900日元,但后来解约了,所以便宜了500日元,就变成那个价格。
之前我在用Softbank Air,这种插上电源就能连接的设备,但它总是慢又便宜。
切换到光纤后,Switch游戏软件的下载和FireStick的视频观看速度都快得多,因此对目前的通信质量非常满意。
只不过,它的月费并不算便宜。
然后,我在使用一个名为MoneyForward ME的记账应用时,看到它显示了“MoneyForward光”的宣传,所以我去看看了。
那么月费是3850日元(含税),因为现在使用的还是NTT,所以通信质量似乎不会有太大变化。
光是月费通信费就便宜了500日元...
我们家四年前左右签约了某个光纤网络,每月费用大约是4,400日元。
契约初期为了享受活动折扣还契约了光电话,所以费用大约是4,900日元,但后来解约了,所以便宜了500日元,就变成那个价格。
之前我在用Softbank Air,这种插上电源就能连接的设备,但它总是慢又便宜。
切换到光纤后,Switch游戏软件的下载和FireStick的视频观看速度都快得多,因此对目前的通信质量非常满意。
只不过,它的月费并不算便宜。
然后,我在使用一个名为MoneyForward ME的记账应用时,看到它显示了“MoneyForward光”的宣传,所以我去看看了。
那么月费是3850日元(含税),因为现在使用的还是NTT,所以通信质量似乎不会有太大变化。
光是月费通信费就便宜了500日元...
已翻译
2
LINE Pay将于2025年4月结束⋯。
现在开始进行LINE Pay余额的PayPay迁移。
最困扰的是居民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支付。
公司员工的住民税已经在工资中扣除,而没有营业税,这是个人业主特有的烦恼。
去年我把三井住友卡和LINE Pay绑定起来,通过充值和支付账单可以零手续费,获得信贷积分,还有资格参加100万日元的修行。
支付完住民税和事业税后,距离100万日元的修行只差一点点。
由于LINE Pay即将终止服务,需要寻找替代的付款方式。
- YouTube
auPay和FamilyPay似乎会成为选项之一。
但是auPay只能充值最多五万日元每月。
由于每月充值金额也只能达到60万日元的上限,所以对于支付金额来说还不够。
使用FamiPay进行实名验证后,每月可充值30万日元。
但是只有JCB品牌的卡可以使用,即使是JCB卡,也有不适用于积分奖励的卡。
而且...
现在开始进行LINE Pay余额的PayPay迁移。
最困扰的是居民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支付。
公司员工的住民税已经在工资中扣除,而没有营业税,这是个人业主特有的烦恼。
去年我把三井住友卡和LINE Pay绑定起来,通过充值和支付账单可以零手续费,获得信贷积分,还有资格参加100万日元的修行。
支付完住民税和事业税后,距离100万日元的修行只差一点点。
由于LINE Pay即将终止服务,需要寻找替代的付款方式。
- YouTube
auPay和FamilyPay似乎会成为选项之一。
但是auPay只能充值最多五万日元每月。
由于每月充值金额也只能达到60万日元的上限,所以对于支付金额来说还不够。
使用FamiPay进行实名验证后,每月可充值30万日元。
但是只有JCB品牌的卡可以使用,即使是JCB卡,也有不适用于积分奖励的卡。
而且...
已翻译
1
专栏 考虑一下金融所得税的课题
最近国民民主党因为在过去的选举承诺中加入了“将金融所得税的税率从20%提高到30%”的政策而受到批评。
岸田前总理也曾提出金融所得税的政策,但随后又收回了,石破总理在总裁选举中提出过该政策,之后也收回了。
加强该税收的理由之一是“纠正一亿日元的壁垒”。
「一亿日元的壁垒」是指收入高的人股票型转让所得的比例较高,因此适用的税率为20%的情况较多,导致综合所得税率逐渐降低。
怀疑「一亿日元的壁垒」的图表 - 日本经济新闻
这点在上面的文章中了解到的,但听说这个图表仅是针对「报税的人」制作的。
而且写着股票型转让所得,所以不包括分红派息和债券型利息,覆盖面不高。
通过这样的感觉,可以看出,金融所得课税强化的依据本身是薄弱的。
抛开不谈,如果税收强化了,受到重大影响的人应该是有限的。
由于适用于银行利率,毫无影响的人寥寥无几,但尽管是受到日本银行加息的牵动而上升,
岸田前总理也曾提出金融所得税的政策,但随后又收回了,石破总理在总裁选举中提出过该政策,之后也收回了。
加强该税收的理由之一是“纠正一亿日元的壁垒”。
「一亿日元的壁垒」是指收入高的人股票型转让所得的比例较高,因此适用的税率为20%的情况较多,导致综合所得税率逐渐降低。
怀疑「一亿日元的壁垒」的图表 - 日本经济新闻
这点在上面的文章中了解到的,但听说这个图表仅是针对「报税的人」制作的。
而且写着股票型转让所得,所以不包括分红派息和债券型利息,覆盖面不高。
通过这样的感觉,可以看出,金融所得课税强化的依据本身是薄弱的。
抛开不谈,如果税收强化了,受到重大影响的人应该是有限的。
由于适用于银行利率,毫无影响的人寥寥无几,但尽管是受到日本银行加息的牵动而上升,
已翻译
![考虑一下金融所得税的课题](https://sgsnsimg.moomoo.com/sns_client_feed/181446502/20250210/1739148256917-random325-181446502-android-org.jpeg/thumb?area=105&is_public=true)
9
ぼんやりウォーカー
评论了
在接受时不可盲目庆祝“iDeCo的存款上限提高考虑”时的陷阱
iDeCo是一项非常有用的制度,可用于准备养老金,因此值得推荐。
作为缺点,可能会提及资金受限制无法在60岁前提取,但毕竟这是用于养老金的制度,如果能提取就不好了。
与NISA不同,因为控除保费,所以不仅是未来的准备,还能节省现在的税金,这很划算。
但正如分享的文章所述,“领取方式”是复杂的。
・一次性领取
・按养老金方式分5年到20年领取
・同时使用这两种领取方式
领取方式有这3种。
积分是如何巧妙利用"抵扣"的问题。
一次性领取时可使用"退休收入抵免",这个很重要。
抵扣额在目前的制度下,如果加入30年,那么"40万日元×20年+70万日元×10年=1500万日元"。
此外,从抵扣额中减去的金额的一半将成为应税标准金额。
由于是分离征税,将适用于该金额的所得税率。
iDeCo的月度存款上限适用于雇员...
iDeCo是一项非常有用的制度,可用于准备养老金,因此值得推荐。
作为缺点,可能会提及资金受限制无法在60岁前提取,但毕竟这是用于养老金的制度,如果能提取就不好了。
与NISA不同,因为控除保费,所以不仅是未来的准备,还能节省现在的税金,这很划算。
但正如分享的文章所述,“领取方式”是复杂的。
・一次性领取
・按养老金方式分5年到20年领取
・同时使用这两种领取方式
领取方式有这3种。
积分是如何巧妙利用"抵扣"的问题。
一次性领取时可使用"退休收入抵免",这个很重要。
抵扣额在目前的制度下,如果加入30年,那么"40万日元×20年+70万日元×10年=1500万日元"。
此外,从抵扣额中减去的金额的一半将成为应税标准金额。
由于是分离征税,将适用于该金额的所得税率。
iDeCo的月度存款上限适用于雇员...
已翻译
12
1
1
一生中可能产生的金钱中,有一些是易于理解的,而有一些则是比较难以理解的。
从要素的角度看,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时间”和“金额”。
特别是在“金额”这方面,不同事物所涉及的支出可能有一定幅度的差异。
「孩子上大学直至毕业」的「时期」可以根据一些变量来推测,比如是私立还是国立大学、就读哪个学院、自己住还是合租等,这些变数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金钱的支出。
在各种活动中,判断「时期」和「金額」的其中一个复杂之处在于「医疗费」。
不知道何时患病、治疗需要多长时间、花费多少等等,都让人难以预测。
为了解决这种预测困难,「高额疗养费制度」是其中一个制度,目前提高其上限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政府将修正高额医疗费用,以考虑长期治疗进行调整 | 共同通信
政府虽说“修正方针”,但可能只是减少最初提出的增加金额,增加似乎是既定路线。
日本的国民医疗保险和高额医疗...
从要素的角度看,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时间”和“金额”。
特别是在“金额”这方面,不同事物所涉及的支出可能有一定幅度的差异。
「孩子上大学直至毕业」的「时期」可以根据一些变量来推测,比如是私立还是国立大学、就读哪个学院、自己住还是合租等,这些变数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金钱的支出。
在各种活动中,判断「时期」和「金額」的其中一个复杂之处在于「医疗费」。
不知道何时患病、治疗需要多长时间、花费多少等等,都让人难以预测。
为了解决这种预测困难,「高额疗养费制度」是其中一个制度,目前提高其上限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政府将修正高额医疗费用,以考虑长期治疗进行调整 | 共同通信
政府虽说“修正方针”,但可能只是减少最初提出的增加金额,增加似乎是既定路线。
日本的国民医疗保险和高额医疗...
已翻译
6
-优酷
不知何故,我只意识到 “不应收购主题型投资信托”,而且我能够从结构上理解原因。
在了解了这种结构之后,不像 “好吧,那么我要找到一个尚未成为热门话题但将来肯定会发展并进行个人投资的行业或公司。”
这是一个关于这样的事情能否完成的故事,如果你在第一枪中祝你好运,你能否用同样的方式击中第二和第三次。
我认为在盈余资金范围内做梦是可以的,但是业余爱好者不可能做到即使是专业人士也做不到的鉴赏家。
不可否认这只是一种爱好,但如果目标是长期积累资产,我认为 “不做” 会很好。
也有人说 “在卫星框架里” 之类的话,但我只能推荐它作为一种爱好。
对于那些在主题型投资信托基金中表现优于指数并售罄的人来说,我只是觉得 “那太棒了”。
我认为,对于许多人来说,最好分配资源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同时进行更稳定、更轻松和乏味的投资。
在 Moomoo Securities Feed 上,像这样的东西...
不知何故,我只意识到 “不应收购主题型投资信托”,而且我能够从结构上理解原因。
在了解了这种结构之后,不像 “好吧,那么我要找到一个尚未成为热门话题但将来肯定会发展并进行个人投资的行业或公司。”
这是一个关于这样的事情能否完成的故事,如果你在第一枪中祝你好运,你能否用同样的方式击中第二和第三次。
我认为在盈余资金范围内做梦是可以的,但是业余爱好者不可能做到即使是专业人士也做不到的鉴赏家。
不可否认这只是一种爱好,但如果目标是长期积累资产,我认为 “不做” 会很好。
也有人说 “在卫星框架里” 之类的话,但我只能推荐它作为一种爱好。
对于那些在主题型投资信托基金中表现优于指数并售罄的人来说,我只是觉得 “那太棒了”。
我认为,对于许多人来说,最好分配资源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同时进行更稳定、更轻松和乏味的投资。
在 Moomoo Securities Feed 上,像这样的东西...
已翻译
9
5
我在2018年辞职并作为个体经营者独立,现在流行的说法是自由职业者。
为了减少健康保险费用,于2023年采用了“微型公司”方案。
通过将法人代表的薪酬最小化,实现将健康保险费用最小化的方案。
目前是第二个阶段,我享受到了这个好处,所以感到非常高兴,但是这一次,我发现了我之前没有意识到的好处。
这就是「高额疗养费的上限额得以降低」。
最近出现了「高额疗养费的上限额将提高」的个股新闻。
日本实行全民保险制度,而且制度非常健全,但即便如此,仍有一项神奇的制度,即使医疗费用飙升,也会进行补助以超出上限金额。
这就是“高额治疗费制度”。
上限金额根据年收入而定,呈累进性。
这个上限金额将会提高。
接受高额医疗费用的治疗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扰。
高额医疗费制度调整将如何影响个人负担?从2025年8月开始,2026-2027年逐步提高 | NHK
...
为了减少健康保险费用,于2023年采用了“微型公司”方案。
通过将法人代表的薪酬最小化,实现将健康保险费用最小化的方案。
目前是第二个阶段,我享受到了这个好处,所以感到非常高兴,但是这一次,我发现了我之前没有意识到的好处。
这就是「高额疗养费的上限额得以降低」。
最近出现了「高额疗养费的上限额将提高」的个股新闻。
日本实行全民保险制度,而且制度非常健全,但即便如此,仍有一项神奇的制度,即使医疗费用飙升,也会进行补助以超出上限金额。
这就是“高额治疗费制度”。
上限金额根据年收入而定,呈累进性。
这个上限金额将会提高。
接受高额医疗费用的治疗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扰。
高额医疗费制度调整将如何影响个人负担?从2025年8月开始,2026-2027年逐步提高 | NHK
...
已翻译
8
各位有参与"积分活动"吗?
我在2023年全力调整了财务状况,也包括了"积分活动"。
使用Happytas,重新审视信用卡等。
之前我只做了“尽量将支付集中在一张信用卡上”这样的事情。
另外是“JCB卡W”。
自动扣款系统也一起整合,日常购物等支付都挂在关联了QUICPay的卡上。
积攒的积分应该是在Amazon上使用了。
2023年的大调整决定加入"V积分经济圈"。
因此,信用卡主要是三井住友Master、三井住友VISA、三井住友Olive、JQ卡Epos、AmazonPrime Master。
三井住友系和Epos都是高斯(NL)的。
这四张卡"消费100万日元返还10000积分",所以一旦达到100万日元就会切换为主要使用的卡片。
AmazonPrime Master专门针对在Amazon上购物。
只是"更换主卡"有点麻烦...
我在2023年全力调整了财务状况,也包括了"积分活动"。
使用Happytas,重新审视信用卡等。
之前我只做了“尽量将支付集中在一张信用卡上”这样的事情。
另外是“JCB卡W”。
自动扣款系统也一起整合,日常购物等支付都挂在关联了QUICPay的卡上。
积攒的积分应该是在Amazon上使用了。
2023年的大调整决定加入"V积分经济圈"。
因此,信用卡主要是三井住友Master、三井住友VISA、三井住友Olive、JQ卡Epos、AmazonPrime Master。
三井住友系和Epos都是高斯(NL)的。
这四张卡"消费100万日元返还10000积分",所以一旦达到100万日元就会切换为主要使用的卡片。
AmazonPrime Master专门针对在Amazon上购物。
只是"更换主卡"有点麻烦...
已翻译
6
新NISA,仅1年时间减持了一半...为什么?
这是关于“放任投资”的水濑健一先生的博客。
虽然这篇标题为“为什么”的文章,但答案似乎是“因为8月的市场暴跌而慌张抛售”。
实际上是怎么样的呢。
由于找不到持有NISA账户的资产被减持的统计数据,所以实际情况不明。
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进行了减持。
我也想知道投资历史和年龄等属性。
背景不管怎样,“相当于面值的股票被卖出”这是事实。
投资者应该关注持有的“投资方针”中的“买入”部分,但“卖出”部分也非常重要。
也就是“为什么要卖出”这一方针。
我的卖出方针是“在需要现金时取需要的金额”。
平台跳水时如果需要,并且存款无法支付,就会卖出;相反,在不需要的时候不会卖出。
如果有另一个卖出的情况,那就是"再平衡",但基本上我们希望采用非卖出再平衡的方式。
有些人会根据面值和涨跌幅来...
这是关于“放任投资”的水濑健一先生的博客。
虽然这篇标题为“为什么”的文章,但答案似乎是“因为8月的市场暴跌而慌张抛售”。
实际上是怎么样的呢。
由于找不到持有NISA账户的资产被减持的统计数据,所以实际情况不明。
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进行了减持。
我也想知道投资历史和年龄等属性。
背景不管怎样,“相当于面值的股票被卖出”这是事实。
投资者应该关注持有的“投资方针”中的“买入”部分,但“卖出”部分也非常重要。
也就是“为什么要卖出”这一方针。
我的卖出方针是“在需要现金时取需要的金额”。
平台跳水时如果需要,并且存款无法支付,就会卖出;相反,在不需要的时候不会卖出。
如果有另一个卖出的情况,那就是"再平衡",但基本上我们希望采用非卖出再平衡的方式。
有些人会根据面值和涨跌幅来...
已翻译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