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佰制药(600594.SH)未遵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所引发的风波还在持续。
6月18日,因未及时披露主要产品暂停生产的相关信息,益佰制药(600594.SH)及有关责任人被上交所予以监管警示。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益佰制药核心产品艾迪注射液由于生产不合规,已被贵州药监局勒令停止生产销售,其集采中选身份也被广东联盟取消,公司一季度净利润更是因该产品的停产而大幅转亏。
信披不及时被监管警示
根据贵州证监局《关于对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并对窦啟玲、窦雅琪、许淼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书》)查明的事实,益佰制药未及时披露公司主要产品暂停生产对公司经营可能产生影响的相关信息。
上交所指出,益佰制药未及时披露主要产品暂停生产的相关信息,可能对公司股价及投资者决策产生较大影响。相关信息披露不及时,影响了投资者的合理预期。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有关规定。
同时,上交所表示,根据《决定书》认定,公司时任董事长窦啟玲作为公司主要负责人和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时任总经理窦雅琪作为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事项的具体负责人,时任董事会秘书许淼作为公司信息披露事项的具体负责人,未能勤勉尽责,对公司的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
鉴于上述违规事实和情节,上交所决定对益佰制药及时任董事长窦啟玲、时任总经理窦雅琪、时任董事会秘书许淼予以监管警示。并要求公司董监高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对相关违规事项进行整改,同时就公司信息披露及规范运作中存在的合规隐患进行深入排查,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切实提高公司信息披露和规范运作水平。
核心产品停产致净利转亏
公开资料显示,益佰制药创建于1995年6月12日,是一家集新型药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贵州省首家上市的民营企业。公司医药板块业务涉及化学药、中成药和生物药等行业,此次涉事的艾迪注射液,正是该公司三大中药肿瘤用药之一。
据益佰制药4月13日公告,贵州药监局对公司开展检查时,发现公司涉嫌在艾迪注射液前提取过程中,部分工序未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操作,不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经查,公司存在药材提取的部分工序未按照批件工艺进行操作、药材斑蝥未经净制直接投料煎煮提取、生产记录保存不齐全、在未经确认的冷库存放关键物料提取液等多项违规行为。
同日,益佰制药披露收到贵州证监局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因未及时披露公司主要产品暂停生产对公司经营可能产生影响的相关信息,贵州证监局决定对益佰制药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对相关责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4月18日,益佰制药收到贵州药监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及《行政监管措施通知书》,公司不仅被责令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处以罚款200万元,还被要求自收到通知后立即暂停生产、销售艾迪注射液产品。同时,相关责任人也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数据显示,艾迪注射液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37亿元、6.93亿元、4.80亿元、4.73亿元,占益佰制药整体营收的比例分别为21.61%、20.71%、17.57%、16.77%。艾迪注射液停止生产销售,无疑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负面影响已经在公司业绩端显现。据益佰制药披露的2024年一季报,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收5.73亿元,同比下降16.26%;归母净利润亏损6845.48万元,同比下降255.58%。公司将净利由盈转亏归因于艾迪注射液停产、收入大幅下降。
集采中选身份被取消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被贵州药监局行政处罚一个月后,益佰制药再受“重创”。
5月18日,益佰制药公告称,近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相关公告,根据集采文件有关规定,决定取消公司产品艾迪注射液在广东联盟清开灵等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的中选身份。
据悉,作为广东联盟清开灵等中成药集采中选药品,艾迪注射液供货区域为广东、山西、河南、海南、宁夏、青海。截至公告日,上述供货区域内各省供货协议未完全到期。
益佰制药表示,本次公司产品艾迪注射液被取消广东联盟清开灵等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身份后,在上述供货区域内各省供货协议到期前,艾迪注射液将不能继续向上述区域供货。
公告显示,艾迪注射液在广东联盟供货区域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7亿元、1.35亿元、0.99亿元、1.08亿元,占艾迪注射液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1.31%、19.53%、20.51%、22.79%。此次被“退群”,对益佰制药而言,又将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针对艾迪注射液一事,投资者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在5月初举行的2024年贵州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暨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互动问答环节,多位投资者与公司高管就产品复产、补救措施、赔偿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二级市场方面,自4月中旬“爆雷”以来,益佰制药股价震荡下行,区间累计跌幅超30%,截至6月19日收盘,总市值已不足2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