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更多的企业具备全球化运营能力,中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才会越强,企业要全球化,其实是一种能力上的提升。”
随着中国品牌的强势崛起,“出海”已然成为中国品牌的重要战略布局之一。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分别有29.5%、19.9%的大型企业已实施全球化或有出海计划;在已实施全球化布局的企业中,中、小、微企业的占比分别为39.4%、17.5%和13.6%。
“出海热潮”下,多领域布局的产业集团复星国际(00656)作为全球化先行者、运营能力强劲的代表性企业之一,至今仍然在繁复纷杂的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现强劲韧性,实力可见一斑,值得市场给予更高估值。
据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复星国际的全球化发展能够领先同侪,主要受益于其拥有一套“全球运营”+ “价值兑现”可标准化、可复制、可持续的核心产业运营能力。此外,复星作为一家产业控股集团,历来均能够发掘处于“价值洼地”的优秀公司,并通过提供长期资本以及支持其出色的管理团队和相关资源,增强被投子公司嫁接优势资源让企业发展壮大,做到行业领先,实现由点到面、全方位的业务“外延”。
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在7月20日的中期会议上表示,“复星未来将继续坚定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把全球化能力转变为持续的盈利增长。”当中,郭广昌指出海外企业也要全球化发展,在这一点上,他点赞了复星葡萄牙保险Fidelidade,认为Fidelidade在全球化上做得很好。
作为复星国际富足板块的重要一环,Fidelidade自2014年加入复星以来,复星一方面通过深度运营协助Fidelidade在葡萄牙维持领先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通过并购整合的方式协助其外延扩张。截止目前,Fidelidade的保险业务已经拓展至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12个国家,2023年,Fidelidade持续扩大在南美、非洲等域外市场,国际业务总保费17亿欧元,同比增长11%,国际业务占比已从2017年的6%提升至2023年的33%。由此,不难看出,通过Fidelidade不断深化全球化布局,复星国际产业价值链达到有效提升之外,业绩亦收获了源源不断的增长活力。
事实上,紧抓全球发展机遇,仅只有“外延”还远不够,通过自身资源优势“内驱”子公司发展壮大,亦可以达到意想不到地反向整合全球资源的效果。这一点复星国际显然有所领悟,其2015年收购历史悠久度假村品牌Club Med后,于2018年开始布局中国业务,一方面推动轻资产扩张帮助Club Med扭亏为盈。另一方面聚焦国内短途游与公司已有产品形成差异化互补,就以近日公布的地中海邻境·黑龙滩度假村正式启幕为例,截止7月10日,黑龙滩度假村的预售总交易额已突破人民币7300万,反映市场对这种主打“轻旅游”“微度假”的产品的认可和市场潜力优厚。
上述内驱动作,显然也进一步扩大了复星国际的“营收池”。2023年,Club Med营业额达人民币151.23亿元,较2022年增长19%,达到2019年的118%。7月22日,复星旅文发布盈利预告,预计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股东之盈利将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业界认为,这其中,Club Med 贡献不菲。
最后是,尽管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仍然存在,但复星已在全球超3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产业布局,有效分散业务运营的地域风险。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复星旗下的复宏汉霖在今年4月底宣布,其自主研发、生产的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汉曲优获美国FDA批准上市,是目前唯一一个在中国、欧盟、美国同时获批的“中国籍”单抗生物类似药。
复星的产品无惧局势变化,凭借创新能力成功出海,印证了郭广昌在今年5月出席国际论坛上所述:“全球化肯定会越来越难,但是因为难,所以会越来越有价值。其实中国经济内循环、外循环都要强,只有更多的企业具备全球化运营能力,中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才会越强,企业要全球化,其实是一种能力上的提升。”
综上来看,在全球化热潮下,复星国际有望凭借强劲的全球化运营能力尝到先行者红利。对照复星国际当下的估值,仅0.24倍的市净率无疑也道出了其当下被市场低估的处境。因而,这也意味着,随着复星国际不断构建全球化能力,增强业绩确定性,其显然具备充足的动能步入估值修复通道,迎来较大的上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