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中伟股份(300919.SZ)接受机构调研,据中伟股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披露,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博时基金、南方基金、中信证券、招商证券等26家机构参与此次特定对象调研。
中伟股份董事长兼总裁邓伟明先生、董事兼中国大区总裁刘兴国先生、财务总监兼资金高级副总裁朱宗元先生、资本高级副总裁邓超波先生出席了此次会议。公司管理层在此次会议上对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行业发展趋势、公司发展思路、产业竞争优势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并针对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具体如下:
1. 印尼镍冶炼项目的进展如何?
答:公司已在印尼建立四大镍原料产业基地,建成及在建产能规模近20万金属吨。目前公司采用冰镍一体化工艺建设的翡翠湾项目、德邦项目合计年产5.5万金吨低冰镍,全部建成投产且满产;同时,公司印尼NNI8万金吨低冰镍项目以及印尼中青新能源6万金吨冰镍项目均处于产能爬坡阶段。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印尼镍产品整体产出超3.5万金属吨,其中第二季度环比增长近40%,后续随着印尼镍冶炼项目产能放量,将持续推动公司盈利提升。
此外,公司持续完善镍资源布局,与印尼具有镍资源开采权的相关企业通过共同投资、获取包销权等方式,共同参与红土镍矿的开发与冶炼,共建全链协作体系,强化关键原材料的保障供应,随着参股矿山项目的陆续投产、提产,自供资源比例将大幅提升,为公司的资源保障、盈利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2. 预计今明年镍自供比例可以达到多少?
答:按现在的年度出货情况预计,今年镍自供比率近50%,明年将继续提升。
3.2024年上半年四系产品销售量大概多少?
答:镍、钴、磷、钠四系产品销售量超14万吨,同比增长15%,其中镍系加钴系产品销售量超12万吨。
4.2024年上半年镍系产品中,8系以上产品销售量大概多少?钴系产品中,4.5v及以上产品销售量大概多少?后续变化趋势如何?
答:公司镍系产品,8系及以上产品销售量超6.5万吨,公司钴系产品,4.5v及以上产品销售量近1万吨,预计未来镍系产品8系及以上、钴系产品4.5v及以上销售量及占比将持续提升。
5. 钠系产品的进展情况如何?
答:首先,公司NFPP前驱体系列产品实现量产,电性能和物化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其次,公司实现“层氧冶炼-前驱体资源”一体化拉通,低成本前驱体开发取得突破进展,前驱体综合成本降幅达20%。
6. 锰系产品的进展情况如何?
答:公司5.0V高电压镍锰酸锂前驱体已导入核心客户,开展小批量验证。
7. 公司磷系产品的发展思路和规划?
答:公司现阶段对磷系有生态化的布局,首先是国内资源端,贵州省政府已经给公司配置了约2亿实物吨磷矿资源,且贵州的磷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品味较高的原矿资源;产业端上,公司已经筹备落实行业先进的研究院体系,支撑公司后续磷系产品的研究;客户端上,公司现阶段最好的4代产品已经进入国内外主流供应链,后续将会持续放大规模;国外资源端,摩洛哥拥有全球范围内优质的磷矿资源,公司合作伙伴有充足的资源渠道获取磷矿资源,拥有成为境外磷系产品生产基地的充足条件。公司将根据后续客户市场需求及自身战略布局综合考量境外生产基地的布局。
8. 公司披露,固态电池前驱体已通过国外客户认证,实现小批量供货,请公司详细介绍一下固态电池产品的进展情况?
答:首先,公司固态电池前驱体已通过国外客户认证且实现小批量供货,8系以上高镍前驱体将在固态电池中持续发力。其次,公司中镍多晶高电压、超高镍多晶前驱体已通过国际核心客户认证。公司将持续开展包括固态电池前驱体制造等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工作,进一步做好技术积累,充分把握市场发展机遇。
9. 公司在冶炼回收领域的布局如何?
答:公司在冶炼回收领域布局进展如下:(1)公司实现火湿联法新工艺和基地一体化优势加持,镍中成品材料产线降本显著。(2)公司通过黑粉回收新工艺产线化应用,锂金属回收率实现96%以上,镍钴金属回收率实现98.5%以上。(3)公司万吨级三元极片、磷铁极片、电池破碎项目落地,其中磷铁极片回收线达产达标,脱粉率>90%,黑粉杂质含量<1%,产能利用率>109%,产线环境友好。
10. 公司在全球化产能布局的进展?
答:随着海外地方保护政策的兴起叠加国内材料市场的竞争加剧,行业竞争要素愈发向全球化服务能力及供应能力倾斜。公司发挥快速产业化能力,通过打造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完善全球化布局,加速国际产能建设。在韩国,公司与POSCO推进的镍精炼及前驱体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整体项目规模可实现镍精炼厂年产量达5万吨,前驱体厂年产量达11万吨,可供生产120万辆电动汽车;在摩洛哥,公司与AL MADA携手合作,依托各自在技术研发、工程制造能力、区域产业优势及资源供应能力,高质量按节点推进共同推进年产12万吨三元前驱体及其配套原料精炼、6万吨磷系材料以及3万吨黑粉回收产能的项目,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100多万辆电动汽车提供电池材料,辐射公司欧美市场客户。公司通过原料全球供应和材料全球制造,打造安全稳定的供应链和全球范围的批量交付能力,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应对全球供应链的波动,提升在全球电池材料产业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