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常态还是非常态
几乎在所有百亿量化机构中,都有一个策略叫指数增强。
这个策略大概的意思是,量化巨头通过自己的策略交易,产生超越市场的收益率。
但这个记录在2024年9月被打破。
在9月下旬启动的行情中,量化巨头们普遍遭遇了收益上的“弱势”表现。
中性策略输给了期现配合的不利,而指数增强,也没有增出多少来,只有单纯的全市场选股看似比较有效。
这背后是什么原因?
“牛市”来得太快!
本轮行情的调整和暴涨来的同样猛烈。
9月24日开始到9月30日,几乎每天市场的涨幅都超过了投资者的预期,其中也包括很多机构。
否则,你就很难解释,为什么在机构群里,有那么多的“顿足惋惜”,和“左顾右盼”的询问。
但当很多投资者还没完全反应过来,市场就又迎来了急速的调整,接着又是一轮调整后的反弹。
兔起鹘落之间,这个行情给了多数人是意外和措手不及。
“最头部”私募战绩几何?
那么这轮9月下旬以来的A股行情中,量化大厂们的日子过得如何?
只能说,喜忧参半。
有的机构跟上了指数步伐,有的巨头却跑输了!
来自及第三方平台的统计数据,当今“最头部”量化私募的机构,也就是规模超过600亿元的机构,比如九坤投资、明汯投资、衍复投资等,在本轮大行情中经历了十足的考验。
9月23日-10月11日,上证综指、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的区间涨幅分别为17.57%、21.43%和21.62%。
其中,九坤投资、明汯投资的全市场选股产品,上述时间段的表现均战胜了宽基指数。
指增产品未竞全功
我们注意到:衍复旗下的中证全指指数增强产品,在同一时期的表现“仅”战胜了上证综指,但未能跑赢其他宽基指数。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衍复投资的业绩其实一直是领先业内的。产品研发总能有着“新名堂”,此前曾于业内最早推出小市值策略产品,并“完美”赶上了一波微盘股行情。
2024年3月,这家机构又推出了上文提及的中证全指指数产品。创始人高亢本科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早年曾任职于华尔街的Two Sigma量化公司。
实际上,量化产品线在近五年实现了迭代,此前以中证500指数增强为主,之后“最头部”机构向全市场选股拓展,借此与主观多头进行比拼。
年内累计业绩有差距
资事堂注意到:一家头部私人银行发给客户的周报中,提及了多家量化大厂的量化选股策略表现,各家年内收益的差距值得关注。
(如上图)这家私人银行列出了9月30日的单日涨幅情况(第一列),上述机构在同一个交易日,选股策略产品的涨幅其实不大,首尾之间差不到两个百分点。
而累计来看,今年前三个季度里,量化大厂之间差距十分显著:最高者年内斩获超过8个百分点收益,而最低者亏幅达到6%。
从投资者角度看,即使买的量化产品赶上了这次反弹,但很可能持有收益依然不理想,量化投资还是要看长期。
AI帮助不大?
曾经的量化领头羊——幻方量化——曾是唯一规模超千亿元的量化私募,但近几年,它们的重心似乎开始了多样化。
部分高管层的兴趣似乎也逐步的开始关注私募资管以外的事情,比如人工智能。
但第三方销售平台显示:9月23日-10月11日幻方旗下的中证500增强产品,没有全面跑赢对标指数。
这意味着,强势市场环境下,技术实力雄厚的机构也未必就铁定战胜“牛市”。
新兴量化的现状
盘点2024年的百亿量化,势必要提及两家机构,一个是宽德投资,另一个是磐松资产。
他们分别是2023年、2024年私募行业的“募资明星”,在两个自然年度内规模增长让同行们都“羡慕不已”。
其中,宽德投资是去年上半年受到了众多渠道青睐,募资新增超过百亿元,之后由于规模增长过快,一度业绩出现掉队。
据第三方平台信息,宽德投资的全市场选股产品(展示在该渠道上),在9月23日-10月11日,阶段性表现跑输了上证指数。
再来看磐松资产。这家机构官网曾披露:其管理规模在今年3月末达到50亿元,到了7月初就突破百亿元大关。
限于信息有限,我们无法得知磐松的增长是源于业绩本身(包括杠杆),还是渠道募资所致。
我们找到了磐松中证500指数增强产品,9月23日-10月11日期间以不到一个百分点战胜了对标指数。
一个险胜,一个暂落后,量化私募的行情第一仗,就是苦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