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港股,迎来年度买点

钛媒体 ·  01/07 18:27

文 | 薛洪言

开年以来,资本市场开门绿,上证指数连续多日收跌。在本轮调整过程中,港股市场更具韧性,跌幅更小。年初至1月6日,恒生指数、恒生科技分别下跌1.85%和1.63%,明显跑赢沪深300(-4.21%)和万得全A(-5.07%)。

1月7日,受美国CMC清单扩围影响,港股市场迎来大跌,互联网龙头跌幅靠前。截至收盘,恒生指数下跌1.22%,收于19447.58点。

机会是跌出来的,此次港股大跌,恰恰为投资者布局港股提供了更好的买入机会。

回顾2024年,恒生指数、恒生科技分别上涨17.67%和18.7%,表现略优于A股。具体看,主要是港股特色板块和红利板块受到追捧,对应到行业层面,资讯科技(43.33%)、能源(24.46%)、电讯、金融四个板块跑赢指数。

其中,资讯科技业属于港股特色板块,以总市值计,前10大个股分别为腾讯控股、小米集团、网易、中芯国际、联想集团、中兴通讯、比亚迪电子、商汤、地平线机器人和金山软件;能源、电讯、金融则是典型的高股息板块,以2024年12月31日收盘价计算,过去12个月股息率分别为7.74%、6.39%和6.2%。

增量资金决定风格。考虑到外资整体净流出港股市场,南向资金的持续净流入,在较大程度上左右了港股风格表现。据统计,2024年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累计净流入港股市场7440亿元人民币,创历年来新高,同比增长157%;而同期外资累计净流出5544亿港元,边际影响力逐步下降。

近年来,南向资金流入港股,主要流向互联网和红利两大板块。

于前者,一方面是买差异化,买A股没有的稀缺资产,另一方面,则受益于互联网板块业绩触底回升,2024年前三季度,港股资讯科技板块归母净利润合计2190.82亿港元,同比增长34.58%。

于后者,主要是买性价比,同一资产港股股息率更高。2024年,恒生AH溢价指数基本在140点至150点之间波动,意味着A股比港股平均贵40%-50%。偏爱红利配置的稳健型资金,同等条件下更愿意配置港股。

在南向资金的买入驱动下,港股互联网板块和红利板块均走出了超额收益。展望2025年,相似的逻辑大概率仍会延续,港股互联网和红利板块依旧具备配置价值

就港股互联网板块来看,主要利润来源为电商、广告和游戏,这三大块均受益于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只要2025年消费基本盘企稳,港股互联网板块的业绩就有支撑。

就红利板块来看,随着国内继续降息,资产荒背景下,港股红利板块依旧具备较强吸引力,资金净流入的趋势不变。尤其是港股通红利税改革仍有落地可能性,一旦港股通红利税调降,港股高股息板块有望实现估值系统性抬升。

此外,受益于国内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全球资金对中国资产的风险偏好有望继续抬升,2024年跌幅较大的医疗保健、必需和非必需消费板块,更具性价比,2025年或有更大的弹性空间。

一方面,外资净流出趋势有望趋缓甚至逆转。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外资净流出港股超过5500亿港元。展望2025年,随着国内政策发力,基本面复苏形势更加明朗,外资净流出趋势大概率会放缓,甚至若美股出现系统性调整,港股作为全球范围内的权益资产洼地,有望迎来国际资本的净流入。

截至1月7日收盘,恒生指数收于19447.58点,2016年以来市盈率、市净率分位值分别为18.2%和25.6%,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中仍属于绝对的估值洼地;恒生AH溢价指数收于143.64点,A股比港股估值平均贵43.64%,在中国资产内部,港股仍具有明显的估值优势。

另一方面,随着风险偏好提升,南向资金的配置偏好有望多元化,除互联网和红利板块外,大概率还会加大对港股消费、医药等超跌板块,以及新经济等特色板块的配置力度,继而带动港股的普涨行情。

基于上述逻辑,2025年港股资产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至于近日的情绪性下跌,则为投资者提供了难得的黄金坑买入机会。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所载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仅为观点交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文由公众号“薛洪言微语”原创,作者为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

声明:本内容仅用作提供资讯及教育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特定投资或投资策略的推荐或认可。 更多信息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