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三十而立”,30歲是人生中的重要節點,如今第一批“90後”已經跨過了而立之年。近日有研究分析出第一批“90後”在30歲的存款金額大概處於27萬元到38萬元之間。那麼,30歲到底有多少存款比較理想?
中新經緯找到了4位30歲左右的“90後”,他們中有的人在全力以赴創業,雖然存款過百萬,卻依然焦慮;有的人存款不多,但名下有兩套房傍身。他們是如何攢錢的?存款給他們帶來安全感了嗎?
以下是他們的故事(中新經緯略有編輯):
“優質的資產比存款更有價值”
齊彥 房地產行業部門主管 32歲 存款10萬元
30歲該有多少存款?我覺得這個問題沒有什麼意義,比如兩個30歲的年輕人,都有50萬元存款,一個有房有車,另一個只有存款,這就完全不同。對於30歲而言,衡量一個人財富的多少,資產才是關鍵,存款並不重要。
我一直很獨立,在讀大學的時候,我就可以靠自己做兼職養活自己了,儲蓄的習慣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記得剛畢業的時候,交了半年的房租,就只剩幾百塊了,恨不得每天饅頭鹹菜,回想起來,那是我最窘迫的一段時間。
所幸,2011年畢業進入了房地產行業,讓我趕上了海南房地產發展的好時代。剛工作的時候從房產銷售開始做起,憑着一股子拼勁,沒日沒夜地賣房子。工作三年就賺了40多萬,2014年貸款買下了我人生中第一套房子,在房價上漲之後,這套房子成了我最優質的資產,現在的價格已經是當初的兩倍了。
30歲的時候,我手中的存款的確不多,將近10萬元,沒有負債,在海口和三亞各有一套房產,總價值約500萬元。而且當初買房的時候,也沒有靠家裏的資助,這完全都是我自己辛辛苦苦打拼得來的。
我認爲要儘早培養儲蓄習慣,畢竟你不可能一直像二十多歲那麼拼命工作,也要找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點。這個時候,積累的財富和優質的資產會有效增值,這會很大程度改善你的財務狀況,優質的資產比存款更有價值。
30歲的存款照亮不了40歲的路
安妮 廣告公司創始人 30歲 存款150萬元
我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父母以前是做生意的,相對於一般家庭,我家的條件算是很不錯了。我是學美術設計的,本科畢業後沒有選擇出國留學,而是把留學的錢用在了創業上。
2012年我從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畢業,找家裏要了60多萬元,和兩個朋友合資成立了一個工作室。一開始就只有我們三個人,從設計、聯繫客戶、財務管理和運營都是我們自己在做。但是,因爲我們都是學美術設計出身,所以只有設計這一個環節做得不錯,其他都是一團糟。
剛開始的兩年,工作室一直都沒有盈利,每個月連租辦公室的錢都賺不出來,我們商量後決定,除了設計之外的所有業務都聘請專職人員來做,同時拓展舞臺設計、會展策劃等業務。
2015年工作室終於開始盈利,也逐漸擴大了團隊規模,建立了設計部門和會展部門,業務量也越來越大。5年時間,我們三個創始人,工資加分紅就拿到了超過200多萬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了,大大小小的會展業務和戶外廣告業務迅速減少,工作室的經營又陷入了寒冬。苦苦撐了一年,工作室的現金流幾近枯竭,也有好幾個員工提出了辭職,工作室不得不把會展部門取消,轉向短視頻領域。
那段時間真的挺難的,工作室全靠在線上做美工設計,但房租還是要交,公司的現金流用光了,我們三個創始人就再投錢,用自己的存款維持。這兩年,我一個人就投了將近100萬元。直到今年年初,工作室才慢慢恢復起來,短視頻業務也有了起色,可以拿到一些廣告收入了。
目前我的理財加存款有150萬元,原本以爲我在30歲前能夠賺到“人生的第一個500萬”,但沒想到會有這樣的變故。對於我來說,30歲的存款照亮不了40歲的路。只有不斷地學習和進步,緊跟市場發展的方向,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才能保持前進的步伐,對個人來說也是如此,存款反而並不是最重要的。
30歲有多少存款比較理想,這件事完全無法量化,對於有穩定工作的人來說,30萬元到50萬元的存款已經足夠高枕無憂了,但對創業的人來說,這些錢都不夠抵禦風險,更別說要考慮養老醫療等問題了。
而且,不同學歷和不同家庭也沒法比較,高學歷的頂尖人才可能工作一兩年就可以賺到普通職員十年的薪資。就拿我來說,如果不是當初家裏給了60多萬元創業,我根本沒有機會賺到百萬存款。
我認爲在30歲的時候能在行業裏有立足之地,有自己的謀生之道,知禮明德,樂觀向上,有安穩幸福的生活就足夠了。三十而立,也沒什麼特別之處。
“我的理想是30歲前能還清房貸”
楊揚 國企工程師 28歲 存款8萬元
別問我30歲有多少存款比較理想,我的理想是30歲前能還清房貸。我大學時讀建築學專業,2016年畢業後就進入了某國企做建築工程師,目前在成都工作。2018年,我貸款買了一套房,現在還有30多萬元的房貸,存款只有寥寥幾萬元。
大學時,我完全沒有儲蓄的習慣,一直都是父母給多少花多少,是一個標準的“月光族”。剛畢業那會兒,工作就是在一線工地,我是做橋樑工程的,所以每次的項目地點都是荒無人煙的偏遠山區,開車幾十公里才能找到一個小鎮,沒時間也沒機會花錢。
在山區工作的三年,工資基本上全都存下來了,差不多有30多萬元。2018年,我回到成都總公司工作,在父母的資助下,貸款60多萬元,在成都買下了一套價值100多萬元的房子,開啓了我的“負債”之路。
每月還房貸其實壓力挺大的,我選擇貸款60萬元20年還清,月供3900多元,除了本金,每年的利息就要還2萬多元,所以我的理想是自己能儘早還清房貸。
這四年來,我的大部分工資都在還房貸,目前還有30多萬元房貸要還。
最近兩年有結婚的打算,現在一邊還房貸,一邊存款準備結婚。但也沒有特別焦慮,畢竟有穩定的收入來源,而且自己也有一技之長。雖然房貸帶給我不小的財務壓力,但是讓我在這座城市有了棲身之所,從心理上來說,這種安穩的生活給了我極大的安全感。
對我而言,30歲能還清房貸就很理想了,不奢求有多少存款。我個人覺得,三十而立,存款並沒有那麼重要,有安身立命的能力才最重要。任何時候,最寶貴的財富都不是財富本身,而是創造財富的能力。
同時,對消費也應該保持理性,有節制有計劃。在山裏工作的三年,我深刻地意識到,很多消費和物質需求都沒有那麼必要,我現在每次買東西的時候都會考慮三個問題,這個物品是否必要?實用性如何?能給我的生活帶來何種便利?我也很信奉奧卡姆剃刀定律,“如無必要,勿增實體”,簡單有效是我的人生信條。
“三十立不起來,我還得靠父母”
黎程 事業單位員工 30歲 家庭存款10萬元
“三十立不起來”,這是我的現狀。我出生於1991年,今年馬上31歲了,大學畢業後就回了老家,在一家事業單位工作,2018年結婚,現在孩子都3歲了。
也不是我不想“立”,執意要啃老,而是我根本立不起來。在小城市的事業單位工作,工資水平並不高,四千元的月薪到手也就是三千多元,我個人年收入不足5萬元。只靠自己的收入買房買車,需要不吃不喝奮鬥20年。
2018年結婚前,雙方父母幫我們買下了這套70多萬元的房子,那時候我們兩個人加起來有30多萬元存款,結完婚還剩20多萬元,本以爲這些錢足夠生孩子,但我們還是大意了。
2019年,女兒出生,因爲老婆是舞蹈老師,所以從懷孕到女兒出生,很長一段時間是沒辦法工作的,家裏的開銷全靠我每月三千多元的工資和那20多萬元存款。
那段時間花錢如流水,用我老婆的話來說,孩子就是個“四腳吞金獸”。女兒的奶粉是從國外代購的,一罐4百多元,差不多喝10天,小傢伙一個月能喝掉我一半的工資。幸好雙方父母會常常幫我們照顧孩子,同時也負擔了一些開銷。
女兒今年3歲了,當初結完婚攢下的20多萬元存款,花掉了一大半。當初存錢就是爲了結婚生孩子,現在覺得只要孩子茁壯成長,雙方父母身體健康就好,存款只是一個數字,能保障生活,安安穩穩比什麼都重要。
該靠父母的時候還是要靠的,我們夫妻倆都是獨生子女,工作也都在老家,和雙方的父母都在同一個城市。我並不覺得啃老是一件壞事,就像我爸媽,我有什麼困難向他們求助,他們會很開心,覺得就算孩子長大了也需要他們,這種需求感也是表達愛意的一種體現。不過,還是要有節制,不能過於依賴父母。
三十而立,立不立得起來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物質需求和儲蓄的平衡點,存款只是數字,生活才是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