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繁體
返回
下載
登入後諮詢在線客服
回到頂部
避免野火燎原?又一家銀行緊急關停
瀏覽 5.6萬 內容 90

金融危機?必讀

2008年9月14日星期天下午,數百名列曼兄弟這家金融巨頭的員工進入了該銀行位於紐約市第七大道745號的總部,清理他們的辦公室和辦公桌。
雷曼距離宣佈破產只有幾小時。而其倒閉接下來的一天引發了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和金融災難。
標普500指數下跌約50%。失業率飆升。之後12個月內有100多家其他銀行倒閉。這是一場全面的災難。
這家銀行原來一直在使用存款人的錢購買特殊的抵押債券。但這些債券風險如此之高,最終被稱為"毒性證券"或"有毒資產"。
這些有毒資產是風險高、無需融資的抵押貸款捆綁在一起,提供給次級個人,即沒有收入、沒有工作、沒有資產,且有不還帳單歷史的借款者。
當經濟在2006年和2007年表現良好時,銀行從其毒資產中獲得了創紀錄的利潤。
但當經濟環境在2008年開始惡化時,這些毒性資產價值暴跌,數十家銀行被清算。
現在,我們再次經歷這樣的情況。
15年後...經過無數調查、聽證會、"壓力測試"規則和新銀行監管制度,以防止另一次金融危機,我們剛剛見證了兩家大型銀行在美利堅合眾國倒閉-- Signature Bank和Silicon Valley Bank(SVB)。
現在,銀行偶爾會失敗。但是這種情況非常類似於2008年...雖然現實情況要嚴重得多。我來解釋一下:
1)美國政府債券是新的“有毒證券”
矽谷銀行並非雷曼兄弟。雷曼幾乎將所有的資產負債表都押在冒險的抵押貸款債券上,而SVb的資產負債表卻非常保守。
根據該銀行去年12月31日的年度財務報表,SVb在客戶存款方面擁有1730億港元,但在貸款方面僅為740億港元。
我知道這聽起來很荒謬,但銀行通常會貸出大部分存款人的錢。例如,富國銀行最近報告的存款為1.38兆港元。其中9,550億港元已被貸出。
這意味著富國銀行已經用了近70%的客戶資金進行了貸款,而SVb的“存貸比率”相對保守,約為42%。
關鍵是,SVb的失敗並不是因為他們做了一堆高風險的次級貸款。相反,情況完全不同。
SVb失敗的原因是他們將大多數存款人的錢(1,199億港元)放在美國政府債券中。
這真是這部劇最特別的部分。
美國政府債券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最無風險的資產。但這完全不是事實,因為即使政府債券也可能貶值。這正是發生的事情。
SVB的投資組合大部分都是長期政府債券,像是10年期的國庫券。這些債券一直非常波動。
例如,在2020年3月,利率非常低,財政部以0.08%的極低收益率出售了一些10年期國庫券。
但自那時以來利率增加了很多;上週10年期國庫券收益率超過4%。這是一個巨大的差異。
如果你對債券市場不是非常熟悉,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明白隨著利率上升,債券的價值會下跌。這正是發生在矽谷銀行的事情。
當利率低得多時,SVb加大了對長期政府債券的投資;實際上,他們債券組合的平均加權收益率只有1.78%。
但利率迅速上升。2-3年前SVb購買的同樣債券1.78%的收益率現在已經達到3.5%至5%……這意味著SVb損失慘重。
他們並沒有隱瞞這個事實。
他們於今年1月19日發表的2022年年度報告顯示,政府債券出現約150億的“未實現虧損”。
相比之下,SVb只有約160億的總資本...所以150億的未實現虧損基本上讓他們破產。
再次強調,這些虧損並非來自一堆瘋狂的次貸貸款。SVb倒閉是因為他們因美國政府債券而損失了數十億...這些已成為新型毒性證券。
2) 如果SVb破產,其他人也會,包括聯邦儲備系統。
這就是真正的樂趣所在。因為如果SVb因政府債券投資損失而倒閉,那麼幾乎每個其他機構也面臨風險。
舉例來說,我們喜愛的富國銀行最近就在其債券投資組合中報告了500億的未實現虧損。這佔了銀行資本的巨額比例,且也不包括可能的衍生品損失。
任何購買長期政府債券的人-- 銀行、證券商、大型企業、州和地方政府、外國機構-- 現在都擁有巨額虧損。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即美國主要銀行監管機構FDIC)估計美國銀行的未實現損失大約為6500億美元。
6500億美元的未實現損失規模與2008年美國次級損失總額相似;如果利率繼續上升,損失將繼續增加。
其實有一個很諷刺(也有些滑稽)的地方,那就是FDIC應該保證銀行存款。
事實上,他們管理一個名為存款保險基金(DIF)的特殊基金,用於保障美國各地銀行(包括如今已經倒閉的硅谷銀行)的客戶存款。
但是DIF目前的餘額只有大約1280億美元...相比之下,美國銀行系統的未實現損失卻高達6500億美元(而且還在增加)。
而更瘋狂的是,DIF將1280億美元投資在美國政府債券中!所以即使是FDIC在其保險基金中也受到了未實現的損失,而這個基金本來是用來挽救因未實現損失而倒閉的銀行的。
你無法編造這樣的事,這太荒謬了!
現在有一家特別需要關注的銀行,它在債券組合中面臨著巨大的潛在損失。
事實上,去年這家銀行報告了超過$3300億的「未實現損失」,而資本僅420億… 使得這家銀行完全破產且已淪為空殼。
當然,我在談論的是美聯儲… 是全球最重要的央行。它無望破產,比矽谷銀行還要破碎。
究竟有甚麼可能出問題?
3) 所謂的專家應該預見這一點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立法者和銀行監管機構推出了一連串新規則,以防止另一次銀行危機的發生。
其中一個最荒謬的新規則是,銀行必須通過「壓力測試」,也就是在戰爭遊戲情境中看看銀行是否能夠應對宏觀經濟條件中的某些波動。
SVb在壓力測試中表現出色。它通過了FDIC審查、財務審計以及州監管審查。SVb還得到了數十位華爾街分析師的追隨,其中許多在分析其財務報表後曾發出堅定的買入評級。
但最令人費解的證明是紀念該荒謬的SVb股價於一月底。
SVb在2023年1月19日市場關閉後發布了2022年度基本報表。這是他們公佈的同一份基本報表,顯示損失150億美元,有效抹去了該銀行的資本。
在業績公告前一天,SVb股價收盤為250.04美元。業績會後的那天,股價收盤為291.44美元。
換句話說,盡管SVb管理層披露了他們整個銀行資本實質抹去的情況,'專家'華爾街投資者興奮地買進股票,將價格抬高了16%。股價持續飆升,幾天後於2月1日飆至333.50美元的高位。
總之,警示信號盡數顯現。但專家們再次失敗了。FDIC看到矽谷銀行的糟糕狀況卻不采取任何行動。聯邦儲備系統也無所作為。投資者歡呼並推高股價。
這也引出了我的下一個觀點:
4)一切可能在瞬間崩塌。
一周前,一切都還好好的。然後,在幾天內,SVB的股價暴跌,存款人撤出資金,銀行倒閉了。瞬間崩塌。
雷曼兄弟在2008年也發生過同樣的事情。事實上,在過去幾年裡,我們一次又一次目睹整個世界瞬息萬變的例子。
我們都記得2020年3月還算是相對正常的,至少在北美是這樣。在幾天之內人們被鎖在家中,我們所熟悉的生活從根本上發生了變化。
這種情況將繼續發生。
長期的讀者對此不會感到驚訝;我多年來一直在寫這些話題 - 銀行失敗,金融系統不穩定等等。
去年,美聯儲以極快的速度提高利率,造成了金融危機,他們必須在通脹和金融災難之間做出選擇。
這就是金融災難的開始,但這只是冰山一角。還會有其他受害者 - 不僅僅是銀行,還有貨幣市場基金,保險公司,甚至企業。
外國銀行和機構在美國政府債券上也面臨損失...這對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有負面影響。
想想看:美國的國債已經達到驚人的高點,聯邦政府似乎是一群無法解決任何問題的愚蠢人,通脹也很嚴重。
現在除了其他一切,購買美國政府債券的外國人也面臨損失。
為什麼會有人想要繼續這種瘋狂呢?外國人已經對美國和美元失去了很多信心...他們持有的債券可能會加速這種趨勢的發展。
現在中國正展示其國際實力,最近在中東為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和平協商。此外,中國正開始積極推廣其貨幣作為美元的替代品。
但負責的人似乎都不了解這些事情。
早上與虛空握手的那個人堅稱銀行系統是安全的,不用擔心。這裡沒有什麼好看的。
美聯儲-這是這個可憐馬戲團的頭目-似乎也不了解任何事情。
事實上,美聯儲的領導層上週花了全部時間堅持他們將繼續加息。
即使在上週的銀行危機之後,美聯儲可能仍然沒有弄清楚。他們似乎對經濟真正發生的事情完全不了解。而且,當他們下週再次開會時,他們可能會進一步提高利率,導致更多的未實現損失。
女士們,先生們,這場戲劇還遠未結束。所以要保持警覺和謹慎。
免責聲明:社區由Moomoo Technologies Inc.提供,僅用於教育目的。 更多信息
原文
舉報
瀏覽 2224
評論
登錄發表評論
    4
    粉絲
    4
    關注
    45
    來訪
    關注
    熱議
    美股
    熱門討論
    特朗普2.0時代開啟,全球市場將如何演變?
    🎙️討論: 1. 關稅政策將如何影響美股、黃金、比特幣等核心資產的走勢? 2. 在此背景下,有哪些投資機會值得關注?你會如何佈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