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中心
登出
中文繁體
返回
登入後諮詢在線客服
回到頂部

中國是否在 2008 年重溫美國住房危機?

avatar
Alvin Chow 邹咏翰 發表了文章 · 2023/08/15 03:56
中國市場再次受到房地產危機的衝擊。
兩年前,它是恆大。現在是碧桂園。
本能地,我們尋求從歷史中汲取,尋找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此問題的可比實例。最新鮮的回憶將我們的注意力引向了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這使 2008 年的經濟衰退沉變得沉澱。
中國是否在 2008 年重溫美國住房危機?
當我們試圖找到這些事件之間的相似之處時,我們最終發現了不同之處。
我們在召回美國著名的房地產開發商時遇到了麻煩。相比之下,中國大陸、香港甚至新加坡都有許多知名開發商。
根據《福布斯》,以下是房地產行業中十個最富有的人的名單:
李兆基(恒基地產,香港)
唐納德·布倫(美國爾灣公司)
哈里·特里古博夫(澳大利亞梅里頓)
胡志明(香港九龍碼頭會德豐)
劉志剛(香港華人置業)
鄺兆興(香港新鴻基地產)
庫薩爾·帕爾辛格國際機場 (DLF, 印度)
曼努埃爾·維拉爾(菲律賓維斯塔土地和生命角)
史提芬·羅斯 (相關公司, 美國)
亞歷山大·奧托(德國奧托)
顯然,這份名單主要由六位亞洲人士組成,其中四位香港佔有一份。提到的兩家美國企業是私人持有的,使其對股票投資者的認知度較低。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美國擁有更大的經濟體系,但其房地產開發商在財富方面並沒有超越亞洲同行。這意味著美國住宅物業的價格和需求可能不如亞洲那麼有利可圖。
統計數據顯示,大約 66% 的美國人是房主,而中國的房屋擁有率超過 90%。
值得注意的另一點是,在美國,偏好居住在郊區的獨立單戶住宅中,通勤到城市中心工作是常態。在後 COVID 時代的來臨之後,對遠程工作的傾向增加。
美國的住宅物業很大一部分包括這樣的單戶住宅,這些通常不是大型房地產開發商的產品。相反,它們通常由較小的開發人員,獨立的建築公司和房屋建築商構建。
相比之下,中國民眾傾向於選擇綜合設施和設施,以及對城市生活環境的渴望。這種偏好導致開發商獲得昂貴的土地,並建立了高大的結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住房單位的數量。
對於這些雄心勃勃的努力,房地產開發商需要大量資金,使他們的規模與美國同行相比更大。因此,與美國的情況相比,中國住宅物業市場更容易出現房地產泡沫的出現。
接下來,一個顯著的區別是,2008 的困境並沒有從開發商自己遇到違約的原因; 相反,它是已經延長貸款個人的房屋購買銀行。
這個問題主要居住在銀行業內,而不僅僅是一個房地產問題。這些銀行借給信用評分不佳的個人,隨後將這些貸款捆綁到被誤導歸類為低風險的證券中。這種欺騙性的設置最終導致了諸如雷曼兄弟和貝爾斯特恩斯等機構的倒台.
根據比較,目前的報告顯示,中國的銀行有大約四分之一的未償還貸款與房地產行業有關。為了提供上下文,雷曼兄弟已經放大了其房地產投資,持股量達到驚人的 30 倍其資本。相比之下,中國銀行的風險似乎更易於管理,如果問題惡化,中央銀行應該有能力處理它們。
儘管如此,中國的影子銀行存在問題-指的是發生在傳統銀行法規和制度之外的地下金融活動。
就在上週五,2022 年投資房地產項目的中融國際信託違約向其投資者付款。隨後的漣漪效應的真實程度仍然不確定,我們相信這種傳染跡象正是最近幾天中國股市下跌的原因。
在這些情況下,謹慎避免在涉及房地產開發商的任何交易中進行,包括債券,股票,尤其是影子銀行實體。
這個問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前就被確定了,促使政府決心解決這個問題。隨著這些年的進展,管理房地產業和影子銀行的法規越來越嚴格,但也許泡沫太大而無法實現軟著陸。中國今天面臨的問題與美國 2008 年住房危機中的問題不同,但規模可能相似。
免責聲明:社區由Moomoo Technologies Inc.提供,僅用於教育目的。 更多信息
3
+0
原文
舉報
瀏覽 2306
評論
登錄發表評論
    CEO of Dr Wealth
    1.5萬粉絲
    1關注
    1.3萬來訪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