よっさん4 : 沒錯。聽了覺得跟之前的財報一樣呢。不同之處在於沒有配股這一點呢哈哈
midnightpoemer 樓主 よっさん4 : 大企業病也有其優點,幾乎都是由非公司高管或頂尖附近人員構成,內部事務通常由公司內部完成,像這樣的大企業往往容易出現判斷緩慢的情況!好像受到幾年前不知所云的時代的戈恩影響,至今無法擺脫,仍然重複同樣的事情,這也難怪。我沒有仔細看資生堂的財報,但印象與股票價格等都給我同樣的印象。做生意的基本就是要適應時代的變化,引導它,但如果實施不了(比如在北美賣不出車之類的莫名其妙的理由),那麼作為調整,應該在上一次財報收到時進行庫存調整、人員裁減、生產調整等,應立即行動,但卻未動。最後只能在事後報告,我們裁減了9000人,縮減了生產規模之類。如果三個月前採取行動,可能也不用賣出三菱的股票。盡管如此,無論說什麼都太晚,我想要以溫暖的心情看待那位在剩餘利潤200億中只拿了3億的總裁,渡過這家公司的未來。即使自己買進又賣出,講了這麼多也有點自戀,個人我確實想擁有sakura。加油,日産。
よっさん4 : 沒錯。聽了覺得跟之前的財報一樣呢。不同之處在於沒有配股這一點呢哈哈
midnightpoemer 樓主 よっさん4 : 大企業病也有其優點,幾乎都是由非公司高管或頂尖附近人員構成,內部事務通常由公司內部完成,像這樣的大企業往往容易出現判斷緩慢的情況!好像受到幾年前不知所云的時代的戈恩影響,至今無法擺脫,仍然重複同樣的事情,這也難怪。我沒有仔細看資生堂的財報,但印象與股票價格等都給我同樣的印象。做生意的基本就是要適應時代的變化,引導它,但如果實施不了(比如在北美賣不出車之類的莫名其妙的理由),那麼作為調整,應該在上一次財報收到時進行庫存調整、人員裁減、生產調整等,應立即行動,但卻未動。最後只能在事後報告,我們裁減了9000人,縮減了生產規模之類。如果三個月前採取行動,可能也不用賣出三菱的股票。盡管如此,無論說什麼都太晚,我想要以溫暖的心情看待那位在剩餘利潤200億中只拿了3億的總裁,渡過這家公司的未來。即使自己買進又賣出,講了這麼多也有點自戀,個人我確實想擁有sakura。加油,日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