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中心
登出
中文繁體
返回
登入後諮詢在線客服
回到頂部

日本汽車製造商的重組浪潮,日產和本田在談判中雙管齊下

[角度] 日本汽車製造商重組浪潮,日產和本田在談判中走向雙方2024 年 12 月 18 日晚上 9:34 格林威治標準時間+9
由於中國製造商的崛起和汽車電氣化,汽車行業發生了變化,日產汽車和本田之間出現了業務整合的討論。憑藉內燃機席捲全球的日本汽車工業也無法逃脫衝擊,爲了保持作爲核心產業的競爭力,擁有8家公司的國內乘用車製造商未來有可能被大大整合爲兩個陣營。
<促進合作關係的 “謹慎感” >
日產和本田於今年3月開始討論商業聯盟。8月1日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並宣佈他們將在電動汽車(EV)的電池、驅動設備、軟件等方面 “合作”,但據一位相關人士稱,他們正在考慮進一步的合作關係。
另一位了解情況的利益相關者解釋說:“本田和日產都對市場變化持謹慎態度,他們打算繼續討論並迅速達成和解。”他說:“我認爲光靠我們的公司無法在這方面取得成功。”根據上述其他三位利益相關者的說法,兩家公司都在考慮成立控股公司,歸屬於各自的保護範圍,並通過引入技術等來深化合作。據其中一位參與者說,業務整合也在考慮之中。查看更多
<製造商數量衆多不利於在世界範圍內競爭>
日本一直使用汽車作爲經濟增長的引擎,其國產汽車數量在1967年超過了西德,成爲世界第二。即使作爲另一個支柱的電氣行業從20世紀90年代左右開始衰退,汽車仍然是日本的核心產業,它們以燃油效率等爲武器,在北美、中國和東南亞市場等地佔有很高的市場份額。
在2010年代後半期,潮流開始發生變化。美國特斯拉迅速增長,電動汽車逐漸普及。電池、電機、軟件等開始決定汽車的性能,這成爲了在內燃機車方面展現出優勢的日本製造商的不利因素。特別是,在已成爲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的中國,隨着與當地企業競爭的加劇,包括日本在內的全球主要製造商有必要審查其戰略。
一位熟悉汽車政策的日本政府官員說:“汽車工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包括電氣化和智能化,中國軍隊也有所崛起,而且有8家國內汽車製造商的事實實太多了,由於日本的工業競爭力,這使之變得困難。”
儘管日本車隊面臨提高競爭力的壓力,但以豐田汽車公司(7203.T)爲中心的派系打開新標籤頁已經在取得進展。該公司將大發汽車作爲子公司,並與斯巴魯、鈴木和馬自達有資本關係。
此外,正如另一派一樣,上面提到的政府官員說:“一直有一種想將本田和日產聚集在一起的想法。”
來自經濟產業省的自民黨衆議院議員鈴木秀隆說:“隨着國內汽車市場的萎縮,我希望本田和日產通過整合進一步增強全球競爭力。”鈴木先生也是三重縣的知事,本田運營的鈴鹿製作所和鈴鹿賽道就位於三重縣的知事。他說:“汽車工業對日本經濟的就業也很重要。”
<速度感值得懷疑>
此次可能加入的本田、日產和三菱汽車工業的年總銷量約爲850萬輛(2023財年),僅次於全球領先的豐田汽車集團和第二大德國大衆汽車集團。但是,即使這個概念得以實現,規模得到擴大,速度感也受到質疑。
在中國和北美都苦苦掙扎的日產旨在將產能減少20%,並創造一種利潤結構,在350萬輛的年銷售水平上可以繼續進行分紅和增長投資,但實現期限爲2026年。儘管本田在混合動力汽車銷售強勁的北美市場賺錢,但面臨着來自本地製造商的競爭的中國市場的銷售疲軟。
伊藤忠研究所執行研究員深尾三四郎指出:“中國團隊的速度完全不同。”他說:“我們已不再處在一個通過規模經濟獲利、以大約需要5年的重組速度進行投資和賺錢的時代。”
結束
免責聲明:社區由Moomoo Technologies Inc.提供,僅用於教育目的。 更多信息
6
+0
原文
舉報
瀏覽 4.7萬
評論
登錄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