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智通財經
作者:魏昊銘
美國經濟是沒有顯示出衰退的跡象,還是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衰退?或者已經處於衰退之中?在美國連續兩個季度出現經濟收縮的一個多月後,不同的經濟學家仍有不同的看法。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經濟學教授Steve Hanke認為,美國將在2023年走向一場“龐大”的衰退。雖然耶魯大學研究員Stephen Roach也認為,美國明年要避免經濟衰退需要一個“奇蹟”,但它不會像上世紀80年代初那樣嚴重。
然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ichard Thaler表示,他認為美國目前還沒有出現“任何類似衰退的跡象”,他指出,近期的低失業率、高職位空缺,以及經濟正在增長的事實——只是沒有價格增長那麼快。
市場投資者也有類似的分歧。嘉信理財首席投資策略師Liz Ann Sonders,美國經濟目前更有可能陷入衰退,而不是軟着陸,儘管這可能是週期性衰退,對經濟造成衝擊。然而,盛寶銀行首席投資官Steen Jakobsen表示:美國名義上並沒有走向衰退,即使實際上也沒衰退。
最近的調查反映了這種分歧。路透社8月底對經濟學家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在一年內陷入衰退的可能性為45%(大多數人認為衰退的時間不會太長,而且幅度不大),彭博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為47.5%。
分化的指標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差異呢?這取決於關注的是什麼經濟數據:國內生產總值(GDP)還是就業市場。
美國第二季度GDP同比下降0.9%,第一季度下降1.6%,符合經濟衰退的傳統定義。經濟增長的下滑是由一系列因素造成的,包括庫存、投資和政府支出的下降。經通脹調整的個人收入和儲蓄率也有所下降。
不過,在美國,經濟衰退是由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官方宣佈而確定的,該機構在一段時間內可能不會對此做出判斷。
與1947年以來每六個月的GDP負增長不同的是,這一次就業市場的持續強勁。上週五發布的備受關注的8月份非農就業數據顯示,非農就業人數超預期增加了31.5萬人,這是一個穩定的增長,但是自2021年4月以來的最低月度增幅。
與此同時,近期發佈的其他數據也顯示,私營部門就業人數增長放緩,但新職位空缺的比例遠高於預期。
穆迪高級信貸主管William Foster指出,就業數據與GDP的對比仍是經濟評論人士的一大爭論焦點,背景是美聯儲迅速從寬鬆的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應以提振經濟)轉變為限制性貨幣政策,包括加息以應對通脹。7月份美國通脹率達到8.5%。
Foster稱:“我們正在走出一個歷史上從未見過的特殊時期。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在做決定時,會考慮家庭的實際收入、實際支出、工業生產、勞動力市場和失業率,而這些變量並沒有給出明確的衰退信號。同時,就業市場仍然很難招到人,尤其是在服務業。”
更廣泛的指標
Foster還指出,儘管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家庭支出仍然相對強勁,這得益於疫情期間家庭儲蓄的積累。不過,諾貝爾經濟學家得主、經濟學家Joseph Stiglitz最近表示,儘管勞動力市場緊張,但他對工人實際工資下降感到擔憂。
除了對應該關注哪些指標存在分歧外,評論人士對某些行業的表現也存在分歧。
Bleakley Advisory Group首席投資官Peter Boockvar表示,美國住房和製造業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將無法避免經濟衰退。8月份,全美住房建築商協會和富國銀行住房市場指數跌至負值。
但Jakobsen表示:“租賃市場仍有兩位數的增長。這不會導致經濟衰退。很簡單,人們的資產負債表上有足夠的錢買一套公寓,然後把它出租出去,賺20%到30%。所以(衰退)不會發生。”
動盪的時期
柏林洪堡大學社會和經濟史教授Alexander Nutzenadel表示,造成目前這種程度的爭論還有更廣泛的原因。他寫道:“我們生活在一個多重衝擊的時期——從能源價格引發的新冠疫情到政治去全球化——這讓預測變得極其困難。”這意味着,像美國這樣高度發達的國家的經濟表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外部因素。
他接着寫道,目前的“滯脹”——高通脹和經濟停滯同時發生——在歷史上是罕見的,儘管並非完全史無前例。他稱:“我們在上世紀70年代也經歷過類似的時刻,但從這次經歷中我們知道,貨幣政策很難在對抗通脹和防止衰退之間找到恰當的平衡。”
最後,他指出,近年來,經濟學專業已變得“多樣化得多”。Nutzenadel稱:“不再有‘主流經濟學’了,一切都變得有爭議,包括理論、數據和方法。”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正式宣佈經濟衰退的做法,最近遭到了一些人的質疑。芝加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教授Tomas Philipson最近問道:“我們為什麼要讓一個學術團體來決定?我們應該有一個客觀的定義,而不是學術委員會的意見。在任何情況下,真正重要的是薪水沒有那麼高。你怎麼稱呼它無關緊要。”
編輯/to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