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數據 作者:張照
近年來,隨著新零售發展的如火如荼,雲計算技術在新零售領域的運用也日漸成熟,不僅互聯網企業紛紛佈局新零售,就連傳統的線下零售企業也加緊佈局雲計算平臺,加入新零售的競爭新舞臺。
老牌零售企業物美集團創始人張文中較早的發現這個方向,於2015年主導創立了全新的數位零售平臺多點DMALL,在與物美集團的聯手下,逐步實現會員、商品、營銷、營運、供應鏈等領域的數位化改造,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全渠道購物平臺。
近日,多點DMALL的所屬公司多點數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多點”)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瑞信、招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據招股書披露,多點於2015年創立,為本地零售業提供基於雲的一站式端到端的數位零售SaaS平臺。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商品交易總額計算,多點目前是中國及亞洲最大的零售雲解決方案數位零售服務商,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4.8%及9.0%。
儘管,多點在行業領域中已經做到亞洲第一,但是仍然難逃業績持續虧損的境地。據招股書顯示,公司營收逐年增長,從2019年的2.65億元至2021年的10.45億元,但淨利潤連續3年虧損,2019年至2021年年度虧損分別為8.3億元、10.9億元、18.25億元。
經時代數據深入調查發現,這家公司除業績持續虧損外,還存在客戶高度集中、經營活動現金流為負、資產負債率快速增長等諸多問題。
對此,時代數據12月15日給多點發去了採訪函。
同時,時代數據12月22日聯繫到多點相關負責人,表明採訪意圖,對方表示公司方面暫不方便進行回復。
業績繼續虧損,電子商務服務雲業務毛利率持續為負
據招股書披露,多點2022年前三季度業績繼續虧損,在營收11.0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0%的同時,期內虧損4.81億元。
對此,多點在招股書中表示,因營業成本、毛利及毛利率、銷售及營銷開支、一般及行政開支、研發開支、融資成本淨額、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等原因,公司期內虧損由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14.69億元減少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4.81億元。
與此同時,時代數據發現,多點的第二大營收來源電子商務服務雲業務的毛利率持續為負,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前9個月分別為-101.1%、-78.9%、-21.4%及-3.1%。
對此,多點在招股書中表示,該業務毛利率為負主要是由於物流成本較高,佔來自O2O業務的收入的70%以上。
客戶高度集中,銷售嚴重依賴關聯方
據招股書披露,多點的前五大客戶中,物美集團、麥德龍中國、重慶百貨集團、銀川新華集團均為公司關聯方。2022年前9個月,來自物美集團、麥德龍中國、重慶百貨集團、銀川新華集團的收入金額分別為4.9億元、1.92億元、9892.6萬元、2714.4萬元,分別佔總營收的44.4%、17.4%、9.0%、2.5%,合計佔總營收的73.3%。
對此,多點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嚴重依賴關聯實體,而公司與關聯實體關係的任何重大變化均會對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另據招股書披露,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以及2022年前9個月,多點五大客戶中分別有一名、一名、兩名及兩名同時為公司的供貨商。同期,公司自該等客戶的採購額分別佔總採購額約6.2%、3.0%、2.3%及1.6%,而公司向該等客戶的總銷售額分別佔總收入約59.1%、54.5%、54.8%及61.9%。據比例推算,2022年前9個月,同為大客戶和供應商的應為物美集團和麥德龍中國。
經營活動現金流持續為負
據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前9個月,多點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7.08億元、-4.81億元、-12.75億元和-1.64億元,累計流出了約26.28億元的現金。
對此,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實現盈利及產生淨經營現金流入的能力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其中許多因素超出公司的控制範圍,例如公司所經營的行業及市場的持續發展、宏觀經濟及監管環境的變化或競爭動態,以及公司及時有效地應對該等變化的能力。公司無法保證將來能夠實現或保持盈利能力或正現金流。
資產負債率快速增長,短期償債壓力較大
據招股書描述,多點2019年期末、2020年期末、2021年期末、2022年9月期末的資產總額分別為10.98億元、15.72億元、12.81億元、14億元,負債總額分別為34.72億元、47.95億元、60.2億元、71.89億元,資產負債率由316.21%快速增至513.5%。
對此,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淨資產由2019年的-23.74億元減少至2020年的-32.23億元,主要是由於年度虧損10.9億元,部分被來自公司境外附屬公司Retail Technology Asia Limited的非控股股東注資1.04億元所抵銷;公司淨資產減少至2021年的-47.39億元,主要是由於年度虧損18.25億元,部分被以股權結算以股份為基礎的交易人民幣1.34億元所抵銷;公司淨資產減少至2022年9月30日的-57.89億元,主要是由於期內虧損人民幣4.81億元,而其他全面收入6.17億元指財務報表換算的匯兌差額,部分被附屬公司非控股股東出資9020萬元所抵銷。
此外,公司2022年9月期末的流動資產為7.39億元,流動負債為6.77億元,以此計算的流動比率為1.09。而公司2022年9月期末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4.98億元,公司短期償債壓力較大。
未足額繳納社保及公積金,派遣員工數量超監管上限
據招股書披露,於往績記錄期間,多點未能按中國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前9個月,公司就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缺口分別計提撥備130萬元、70萬元、40萬元及320萬元。
對此,公司解釋稱,該不合規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對中國相關法律法規的疏忽,以及中國地方政府對相關法律的解釋不一致。但同時,根據中國的法律法規,公司可能會因未及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繳納金而面臨滯納金及罰款。
另據招股書披露,多點聘用了來自中國職業介紹機構的員工,與若干獨立人力資源服務供貨商簽訂服務協定,以聘用派遣員工。根據服務協定,服務供貨商派遣的個人是該供貨商的僱員;派遣員工的工資、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及其他僱員福利費用由服務供貨商承擔,而公司則負責向有關職業介紹機構支付服務費。
但是,公司聘用的派遣員工數量已經超過10%的監管上限。對此,公司表示,可能會被要求通過與本公司派遣員工中願意改正的人簽訂書面僱傭合約的方式改正,若公司不能在勞動部門規定的時間內改正,公司可能會就每名派遣員工被處以5000元至10000元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