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住院费高出公立医院7成,树兰医疗带亏冲刺IPO意在加速扩张

住院費高出公立醫院7成,樹蘭醫療帶虧衝刺IPO意在加速擴張

華爾街見聞 ·  2023/09/06 22:13

日前,樹蘭醫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樹蘭醫療”)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

報告期內,樹蘭醫療的業務分成自營醫院、醫院管理和平台服務三大板塊。

其中,自營醫院是主要收入來源。2020年至2022年收入分別爲12.18億元、11.11億元和12.96億元,佔總收入的比重均在7成以上。

儘管主業收入已經足具規模,但樹蘭醫療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2022年、2023年一季度的虧損額分別爲1.11億元、0.32億元。

核心原因在於,樹蘭醫療的擴張速度較快。

除了1家位於杭州的核心自營醫院外,樹蘭醫療還相繼建成了位於安吉、衢州的醫院,後兩者在一定程度上侵蝕了其利潤。

“於2021年及2022年以及截至2022年及2023年3月31日止三個月,已產生虧損淨額,主要是由於我們擴展醫院網絡而建設及成立樹蘭(安吉)醫院及樹蘭(衢州)醫院。”樹蘭醫療表示。

但樹蘭醫療似乎並未放棄擴張。目前還在籌建擬設牀位高達2000張的樹蘭良渚國際醫學中心、樹蘭(博鰲)醫院。

這都給樹蘭醫療的短期盈利帶來更多挑戰。

羊毛出在羊身上

與愛爾眼科(300015.SZ)、華廈眼科(301267.SZ)等專科民營醫院可以通過擴大規模增厚收益不同,綜合型民營醫院一般只能依靠做大單體醫院的影響力增收。

同樣以自營綜合型醫院爲主業的樹蘭醫療,正是通過單體醫院扛起收入的大旗。

截至今年3月末,樹蘭醫療的核心醫院杭州樹蘭醫院已開設1000張牀位、46個臨床專科。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杭州樹蘭醫院自2015年才開始營運,但短短數年後單年度的收入規模就超10億元。

作爲樹蘭醫療的主要收入來源,2020年至2022年杭州樹蘭醫院的收入分別爲11.97億元、10.57億元、10.61億元,佔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爲74%、68.3%和59.7%。

與專科醫院相比,杭州樹蘭醫院的毛利率並不算高,2022年僅爲11.90%,低於專注眼科的華廈眼科、主攻腫瘤診治的海吉亞醫療(6078.HK)35.94個百分點、20.29個百分點。

由於開設科室衆多,杭州樹蘭醫院引進多家公立醫院的醫生作爲學科帶頭人,這或許是其毛利率有限的原因。

官網顯示,除創辦人李蘭娟、鄭海森院士夫婦坐鎮,杭州樹蘭醫院的醫師還有浙江省人民醫院原院長葉再元、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原肝膽胰外科副主任李啓勇等。

羊毛出在羊身上,杭州樹蘭醫院的收費並不低。

2023年1季度,杭州樹蘭醫院的門診人次、次均門診費分別爲14.08萬人次、458元,次均門診費高出同期三級公立醫院平均值14.82%。

拉開差距的還有住院費。

2023年1季度,杭州樹蘭醫院的住院人次、次均住院費分別爲0.95萬人次、2.41萬元,次均住院費高出同期三級公立醫院平均值74.64%。

儘管收費不低,但樹蘭醫療依舊未能實現盈利,2022年、2023年一季度的虧損額分別爲1.11億元、0.32億元。

主因在於樹蘭醫療爲了做大業務規模而啓動的資本開支。

除了杭州樹蘭醫院外,樹蘭醫療還分別於2021年、2022年在安吉、衢州開設了2家綜合醫療機構。

“於2021年及2022年以及截至2022年及2023年3月31日止三個月,已產生虧損淨額,主要是由於我們擴展醫院網絡而建設及成立樹蘭(安吉)醫院及樹蘭(衢州)醫院。”樹蘭醫療表示。

2021年、2022年,位於旅遊度假區的安吉樹蘭醫院的收入分別爲0.30億元、1.04億元;2022年,定位爲區域性綜合醫院的衢州樹蘭醫院的收入爲1.04億元。

信風(ID:TradeWind01)調查發現,樹蘭醫療的招股書在披露衢州樹蘭醫院的“次均門診費”時似乎出現了錯誤。

在招股書的第240頁,樹蘭醫療將衢州樹蘭醫院的“次均門診費”錯誤記載爲“次均住院費”,導致收入列示表格中出現了兩行同樣關於該醫院的“次均住院費”記載,但二者所列示的數據卻截然不同。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2年1季度和2023年1季度,衢州樹蘭醫院表格的第4行關於“次均住院費”的金額分別爲341元、337元和403元;同期該醫院表格的第6行關於“次均住院費”的金額分別爲1.35萬元、1.22萬元和1.51萬元。

但若將衢州樹蘭醫院表格的第4行中“次均住院費”修改爲“次均門診費”,則其列示金額回歸合理。

此外,樹蘭醫療還在籌建擬設牀位高達2000張的樹蘭良渚國際醫學中心、樹蘭(博鰲)醫院。

big
圖源:招股書第240頁

醫生是核心

樹蘭醫療還將業務拓展至醫院管理服務。

“我們於1至10年的服務期內向其他醫院提供管理相關服務。醫院於我們履約時接受服務並享受我們履行表現所帶來的利益。提供醫院管理服務的收入於提供相關服務期內確認。”樹蘭醫療表示。

截至今年3月末,樹蘭醫療已與14家醫院簽訂管理服務的協議。

2020年至2022年,樹蘭醫療的醫院管理服務收入分別爲1.14億元、1.12億元和1.17億元。

相比自營醫院,醫院的“代管”業務顯然更具賺錢效應。2020年至2022年毛利率分別高達65.20%、66.60%和70.80%。

“我們通過調配醫生及護士、提供培訓機會及協助合作醫院開展醫學研究項目,幫助合作醫院提高服務質量、管理效率及研究能力。作爲回報,我們從合作醫院獲得服務收入。”樹蘭醫療表示。

不過樹蘭醫療爲合作醫院提供管理服務的核心似乎並不是管理體系的優化,而是優質醫生資源的共享。

公開報道顯示,2023年6月樹蘭醫療與合作醫院晉江市醫院、晉江市醫院晉南分院聯合舉辦義診活動,期間樹蘭醫療學術委員會委員葉再元、樹蘭特聘專家、浙江省人民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徐繼等醫師爲患者提供醫療服務。

如此來看,醫生資源仍然是樹蘭醫療的核心競爭力,而是否能夠持續留住優質的醫生也在考驗着樹蘭醫療的薪酬體系等各方面的管理能力。

運營管理醫院的業務似乎已經滿足不了樹蘭醫療的野心,其還想成爲一家疫苗創新企業。

目前樹蘭醫療的在研管線還包括5項新冠mRNA疫苗臨床試驗和1項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臨床試驗。

但伴隨着疫情的退潮,樹蘭醫療的新冠mRNA疫苗的商業化價值銳減。

“既要又要”的樹蘭醫療,何時盈利或許是擺在眼前的一道難題。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