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外資、匯金出手買入ETF後,10月以來,越來越多的私募正借道ETF加碼佈局權益資產。
股票型ETF前十名持有人名單中,出現多傢俬募基金身影。國泰中證全指積體電路ETF上市交易公告書顯示,紫鑫明鑫一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持有該ETF300萬份;華夏中證半導體材料設備主題ETF上市交易公告書顯示,北京眾信融達投資、福建晉江市醞疇私募、深圳二進制資產、海南靖戈私募和杭州弈宸私募等管理人旗下產品現身該ETF前十名持有人名單;匯添富中證紅利ETF的前十名持有人名單中也出現了5傢俬募的身影,其中還包括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凌頂投資這家百億級私募。
今年以來,ETF市場整體呈現“越跌越買”特徵。近兩個月受市場情緒影響,規模一度出現罕見下滑。本週迎來逆轉,10月23日至10月26日四個交易日中,股票ETF累計淨流入資金163.04億元,扭轉了本月前期淨流出的局面。
市場上跟蹤滬深300指數的ETF,在下半年來規模增加超過280億元。與此同時,雖然指數呈現調整,但體現在滬深300相關ETF上,資金呈現“越跌越買”特徵。到了10月份,滬深300資金流入明顯放緩。10月23日之前,所有滬深300ETF當月的份額增長也僅有5億份左右,而在10月23日這一天,份額增長就達到了近15億份。
10月23日中央匯金公告“買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並表示未來會繼續增持”後,多隻ETF獲得資金流入,市場迎來新增量資金。
今年市場遇冷,ETF徹底爆了。
截至今年三季度,ETF市場規模再創新高,達1.9萬億元,較上季度增長11.49%。其中,股票型ETF持續增加,規模達到1.41萬億元,環比增長13.71%。
近三年來,ETF規模增長幅度已經超過100%。
放眼全球,這一趨勢更加明顯。有機構做過歷史復盤,過去每一次經歷危機後,ETF市場都獲得了質的飛躍。在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2008年次貸危機、2020年新冠美股股災之後,都有大批增量資金流入ETF。
從資本市場誕生之日起,股市總體上都是跟隨人類的發展而上升,但因為股市體量擴大,上市公司越來越多,投資者若想分享時代的發展,必然就會面臨抉擇,買入個股存在踩雷風險,很難做到真正的長期配置。
隨著市場的成熟,投資者戰勝指數的難度越來越大。
可能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巴菲特為此開了一個賭約,直接把美國著名對沖基金整服氣了。巴菲特認為從10年角度來看,主動型基金經理收益跑輸標普500。在提出賭約之後,數千名投資經理人中僅有泰德·西德斯站出來應戰,他選擇了涵蓋200只對沖基金的5只基金組合。
10年後,巴菲特選擇的被動型基金實際年復合收益率7.1%,泰德選擇的五隻主動型基金年復合收益率2.2%。巴菲特說,對於普通投資者買ETF是最好的選擇,很少有人可以長期戰勝指數。不可否認,指數基金被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甚至是專業機構也越來越多選擇從ETF去參與市場。全球頭部對沖基金,在披露持有數據時,持倉總能看到ETF的身影。甚至有些國家的央行,直接下場購買ETF。
日本央行從2010年開始,親自下場,通過購買ETF來實現刺激經濟的目標。截止到2023年3月,日本央行披露目前持倉ETF的總市值高達53萬億日元(約合美元3700億),按1比7的匯率計算,相當於人民幣2.6萬億,超過當時A股全部ETF市值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