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市場,國畫不是一個容易注意的賽道。
在資本市場,國畫不是一個容易注意的賽道。
不過,這一賽道還是蘊藏着一定想象力的。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22年國畫市場的交易額爲人民幣305億元(單位下同),預計到2027年交易額預計將達到418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6.8%。
隨着國畫市場穩步增長,與之相關的企業也開始逐漸冒頭。
10月31日,港交所官網披露,泰豐文化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泰豐文化”)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未來金融爲獨家保薦人。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按2022年當代國畫交易額計,泰豐文化是公司於中國所有藝術品平台的當代國畫交易額排名第一,交易額佔整個市場的18.3%。
然而,雖然泰豐文化是當代國畫交易平台的“NO.1”,該公司的上市之路卻並不是那麼順利。其早在2017年在新三板掛牌,後於2020年1月6日從新三板除牌。隨後,泰豐曾先後於2020年6月30日、2023年2月1日兩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但均以“失效”告終。
現如今,泰豐文化再次遞表港交所,是否會書寫一個“不一樣”的故事呢?
業績狂飆≠佣金率高
泰豐文化成立於2013年,總部位於江蘇蘇州,在國畫交易市場主要扮演“代理人”角色。
具體來說,泰豐文化主要配對當代國畫賣家(包括藝術家及畫作擁有人)與買家的需求,而公司的收益也正是源自向當代國畫賣家收取的佣金。
近些年來,隨着新一代藝術家的出現以及買家青睞,一手畫作交易相對更加活躍,這有助於使藝術品交易平台和畫廊的預期增長高於以二手畫作交易爲主的拍賣行的增長。這一特徵也體現在泰豐文化的業績上。
據招股書數據披露,2020年至2022年,該公司的營收一直處於快速增長的狀態,實現收入分別爲1.34億元、1.94億元、2.69億元,逐年增長。截至2023年前6個月,該公司實現收入爲2.05億元,同比增長86.36%。
盈利方面,亦是如此。2020年至2022年,該公司的淨利潤實現分別爲3185萬元、6759.5萬元、8603.0萬元,逐步走高。截至2023年前6個月,其實現淨利潤爲7359.9萬元,同比增長160.75%。
可以看到,身處於這一小衆但吸金的藝術品賽道,泰豐文化作爲行業頭部業績一直處於“狂飆”狀態。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泰豐文化的高增業績一定程度上是以犧牲佣金率爲代價的。據智通財經APP了解,泰豐文化的收益主要源自其提供的代理服務,即向當代國畫賣家,即藝術家和畫作擁有者收取的佣金。2020年至2023年前6個月,該公司的平均佣金率分別爲16%、13.2%、13.5%、15%。可以看到,泰豐文化平均佣金率是較爲波動的,且具備下滑特質。
一般來說,當藝術家通過交易中介出售 他們的一手畫作時,畫廊、拍賣行和藝術品交易平台收取的佣金率分別爲交易價格的約30%-70%、 20%-50%和30%-70%。當畫作擁有人通過交易中介出售他們的二手畫作時,畫廊、拍賣行和藝術品交易平台收取的佣金率分別爲交易價格的約6%-25%、30%-60%和6%-25%。
因此推算下來,畫廊、拍賣行和藝術品交易平台收取的總體平均佣金率分別爲交易價格的約30%、30%和20%。這也就是說,泰豐文化平均佣金率低於行業平均標準。
而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泰豐文化的收益主要依賴於所賺取的佣金費用,這也意味着,國畫的價格以及貨源對於泰豐文化後續業績的表現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該公司在招股書中坦言表示,如果無法維持與當代國畫的藝術家及畫作擁有者的現有業務聯繫,或無法擴大、發展客戶群體,則公司業務會受到不利影響;此外,國畫的平均價格趨勢也可能影響到公司業績:如果國畫產業的價格趨勢上升,交易數量可能會因售價上升而減少;如果國畫價格趨勢下降,那麼公司的佣金收入則可能會下降。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預期當代國畫的每平方英呎均價將由2023年的人民幣18,300元 增至2027年的人民幣25,000元,複合年增長率爲8.2%。不過,泰豐文化可能無法預測中國國畫價格趨勢波動對當代國畫需求的影響。倘當代國畫的需求及╱或售價因國畫價格趨勢的波動而下降,可能會對當代國畫的售價產生負面及不利影響,因而影響公司的業務、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
由此可知,基於佣金費用這一核心收入來源被外部環境左右,泰豐文化能否一直保持高增趨勢還是一個未知數。
國畫行業裏的機遇與挑戰
據悉,國畫市場是在21世紀中期成爲一個蓬勃發展的市場。
21世紀末,國畫的價格大幅上漲,這主要是由於投機資本流入市場。由於缺乏市場秩序,國畫市場在2010年代初經歷了嚴重的低迷,並進入了調整和停滯期。從2016年開始,市場逐步復甦,交易額從2016年的人民幣 258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人民幣279億元,增長了7.8%。
然而,由於政府有關部門發現的一系列藝術品造假事件,2018年國畫市場交易額大幅下降25.4%。不過,從2019年開始,儘管受到經濟低迷和疫情反覆的影響,但於2019年至2022年,國畫市場仍以11.7%的複合年增長率成功復甦,這主要是受交易中介活躍的交易活動和對當代國畫日益增長的需求推動。
國畫市場的成功復甦,顯然也爲國畫交易中介市場提供了充足的成長土壤。
具體而言,國畫交易中介主要包括畫廊、拍賣行、藝術品交易平台等,如個人經營╱小型工作室及藝術博 覽,其中拍賣行一直處於領先地位。2017年至 2022年期間,畫廊和其他中介的市場規模均有所上升,複合年增長率分別爲0.5%和8.4%,而拍賣行則有所下降,複合年增長率爲–2.8%,藝術品交易平台的市場規模以17.1%的複合年增長率大幅增長,這主要是因爲更多藝術家和買家證明和接受藝術品交易平台的商業模式。
藝術品交易平台的地理覆蓋範圍更廣,銷售分公司規模更大,展覽頻率更高,使藝術家能夠更多地接觸潛在買家,從而提高了此類平台的交易量。2023年至2027年,預計藝術品交易平台的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人民幣6,329.1百萬元增長到 2027年的人民幣10,322.0百萬元,複合年增長率爲13.0%,並將佔據整個國畫交易中介市場32.5%的市場份額。而畫廊和拍賣行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分別以6.4%和6.2%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
在此背景下,泰豐文化作爲國內最大的當代國畫交易中介,自然具備一定的能力斬獲行業發展紅利。
不過,雖然有來自行業發展紅利的利好,但起步於江蘇的泰豐文化目前業務重心仍囿於江蘇。
據招股書數據顯示,於往績記錄期間,泰豐文化分別舉辦 168場、352場、466場及308場在線及╱或線下展覽,其中絕大部分線下展覽於長江中下游地區舉 行,大部分在江蘇省舉行。
基於此區域侷限性,未來,泰豐文化亦打算擴張經營區域,通過在上海、南京及大灣區(即廣州及香港)新設區域辦事處及銷售分公司,進一步擴大在江蘇省及其他主要城市的地理覆蓋面。
綜上所述,從基本面來看,身處於小衆但吸金的國畫交易賽道,業績表現目前是較爲亮眼的。從行業規模來看,受益於新一代藝術家的出現以及買家青睞帶來的需求增長,行業也還是具備一定想象力的。但風物長宜放眼量,從長期的角度來看,波動的佣金率、狹窄的經營區域顯然也將爲其長期成長力造成了一定“阻力”,或促使未來業績高增長之勢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