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百亿扫货!不惧回调,南下资金涌入港股,何时见底?

百億掃貨!不懼回調,南下資金湧入港股,何時見底?

證券時報 ·  2023/12/18 20:22

來源:券商中國

自底部連漲兩日後,港股於12月18日迎來調整,不過,南下資金卻表現積極,單日淨買入港股約107億元(人民幣,下同),爲今年以來第三次單日淨買入金額超百億元。

弱勢行情並未妨礙南下資金對港股的熱情,今年跌幅靠前的醫藥和互聯網科技主題基金最受資金青睞,資金持續抄底兩大板塊。

恒生指數已經連續四年下跌,展望後市,機構認爲隨着政策刺激的加碼,以及海外確定性的利率下行,港股基本面已經在復甦的路上。

01 百億資金南下湧入港股

12月18日,港股指數集體下行,恒生指數跌0.97%,恒生科技指數跌1.32%。汽車產業鏈集體表現低迷。漲幅榜上,受紅海水域突發武裝襲擊事件影響,港口運輸股逆市走強。

個股來看,東方甄選漲近22%,航運股海豐國際漲近15%,商湯跌超11%,藥師幫股價大跌28%,公司股價異動較大主要受短期事件催化影響。

今年以來,港股整體表現不佳,一度於12月11日創下年內新低,近期港股表現亦有所反覆。恒生前海港股通精選混合基金經理邢程認爲,支持10月底至11月中港股反彈的主要因素更多源自外部環境邊際改善,如長端美債收益率下行帶來的港股估值分母端流動性邊際改善,以及中美關係緩和提振了港股風險偏好等,另一方面,港股市場所面對的內在因素仍較爲疲弱,也拖累了港股進一步向上反彈的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資金對於港股的態度卻是越跌越買,弱勢行情並未妨礙南下資金對港股的熱情,12月18日當天超百億資金南下湧入港股,這也是今年以來南下資金第三次單日淨買入港股的金額超百億元。截至12月18日,南下資金今年已累計淨買入港股近2990億元。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港股市場還掀起了“回購潮”,截至12月18日,今年港股市場共有205家公司積極參與回購,回購金額超1167.5億港元,創下歷史新高。

02 抄底港股兩大板塊

截至12月18日,今年以來,恒生指數下跌15.94%,恒生科技指數下跌9.64%,在全球各大重要股市指數中跌幅靠前。具體行業來看,僅能源和電信服務板塊年內上漲,地產、醫療和消費等板塊跌幅居前。

從跟蹤港股的ETF來看,僅港股通紅利ETF年內上漲,醫藥和互聯網科技主題基金跌幅最大,如港股通醫藥ETF、恒生醫療ETF、恒生生物科技ETF、恒生互聯網ETF等年內虧損20%以上。

從ETF資金流向來看,今年跌幅靠前的醫藥和互聯網科技主題基金最受資金青睞。長期來看,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業ETF、華夏恒生科技ETF、博時恒生醫療保健ETF、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恒生科技ETF和廣發中證香港創新藥ETF今年資金淨流入額分別爲131.70億元、97.11億元、89.36億元、83.32億元和73.46億元。

即便是短期,兩大板塊也是資金的“心頭好”。12月以來,華夏恒生科技ETF、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業ETF、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恒生科技ETF和博時恒生醫療保健ETF資金淨流入額分別爲18.49億元、18.13億元、9.98億元和5.2億元。

展望未來,邢程認爲,港股市場可能仍會維持區間震盪且結構性機會爲主的格局。後續港股反彈的高度和持續性還需要更多宏觀支持政策落地的配合,以進一步恢復居民和企業中長期信心。

綜合來看,邢程認爲中國經濟溫和復甦和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的中期維度趨勢均較爲確定,且當前香港市場較低的估值水平和潛在經濟政策出臺有望提供支撐。較低估值水平不僅將爲市場抵禦外部波動提供緩衝,也有望使港股市場對增長修復和政策信號更爲敏感,從而提供更大的彈性。

03 機構:港股正開啓希望之旅

恒生指數已經連續四年下跌,展望未來,機構普遍認爲港股市場不少板塊跌出機會。

邢程認爲,雖然宏觀政策推高不足託底有餘可能對應市場短期上有頂下有底,建議關注平衡型配置策略,一方面聚焦於成長賽道業績能見度較高、體量較大的龍頭企業,另一方面關注低估值和高分紅的優質標的。

港股盈利預期逐步改善,博時基金分析,中期來看,海外流動性整體偏向緩和,有利於港股表現;短期來看,港股後續走勢更依賴於國內經濟修復。

安信證券在2024年投資策略中指出,港股正在開啓希望之旅。隨着政策刺激的加碼,以及海外確定性的利率下行,港股的基本面已經在復甦的路上。

在板塊方面,安信證券認爲,恒生科技是諸多行業指數中EPS上修較爲明顯的一個板塊,ROE持續改善已經初具效果;高技術製造業的軍工、通信、家電、半導體等景氣週期已經向好,且估值不高,上游成本目前處在低位,盈利能力改善較爲明顯;海外利率的下行將帶動創新藥行業的估值修復;具備長期股息回報的企業對於穩健型投資者依然有較大吸引力。

對於港股科技板塊,招商基金認爲當前板塊估值較低,壓制板塊的因素隨着時間推移將逐步緩解,或是配置的較好時機。互聯網行業同時具備消費與科技屬性,港股中互聯網頭部公司具有較大優勢,但並未受到市場更多關注,科技屬性並未在互聯網板塊內體現。

平安基金認爲,港股醫藥是值得重點關注的行業,行業在2024年有望迎接反轉,首先人口結構變遷支撐醫藥行業的長期需求,此外創新藥陸續獲批,迎接新一輪創新產品週期,預計未來1-3年多個創新重磅品種獲批、上市,成爲創新藥市場規模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編輯/Corrine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