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煤炭價格不漲反跌,供過於求導致價格“卷”至下行,煤礦採用放假應對。
冬天一直是煤炭高需求的季節,往年冬天的煤價皆因需求上升而上漲,然而今年卻是個例外,煤價非但沒有上升反而一路下跌。自去年12月以來,無論是國產煤還是進口均呈一路下跌趨勢。
煤價疲軟的原因主要來自於供過於求。近期市場需求端表現偏軟,用煤企業採購煤炭積極性較低,甚至部分用煤企業已早早放假。與需求端疲軟的不同,煤炭生產供應端受去年保供應以及積極預期影響,煤炭產出水平以及庫存水平較高。因此,由上游煤礦引導的煤炭價格戰打響,致使煤價一路下跌。
除了煤礦的坑口煤價格一路下跌外,港口價也在持續疲軟。以環渤海港口爲例,1月18日5500大卡報價910-925元,要知道在去年10月份還是1000元左右的報價。儘管目前煤企紛紛開始消耗庫存,但庫存水平仍處在高位。以北三港庫存爲例,截至1月18日,北三港庫存爲2113.3萬噸,處於較高水平。
隨着坑口煤價格一路下滑,部分煤礦選擇放假停工應對。例如近期神木煤礦開始大面積放假,選擇停產。煤礦放假更多是一種無奈的方式應對坑口煤價格的下降,據悉榆陽地區大礦競拍大幅下跌,甚至部分煤礦競拍流拍。市場很多人認爲煤礦放假是一大利好,這一定減少了供應,但是從近期煤價的表現看,部分煤礦放假的效應難以對整個煤炭市場造成較大的衝擊。
供需角度來看煤價短期難有上漲邏輯
從需求端來看,雖然臨近春節,但是與消費品不同的是,節前效應對煤炭效果不大。節後來看,冬季需求旺盛的邏輯已經過去,短期需求端疲軟的態勢難以改變。
從供應端角度來看,雖然煤炭最近在消耗庫存,但是庫存仍處在較高水平,短期難以大幅下降。並且儘管部分煤礦選擇放假應對,但是難以形成減少供應的效果,首先長協產量一直在供給,其次進口煤煤企大部分不會放假,也會保持供給,最後煤炭本身的較高庫存也需要持續輸出。綜合來看,從供需角度來講短期煤價難有上漲邏輯。
2024年煤價仍有上漲空間
(1)基建剛需以及天氣影響有望保障煤炭需求端增長
2023年我國經濟以疫後恢復性增長爲主,2024年有望發展迅速。去年四季度國家增發一萬億元國債,這對於今年經濟有一定增效作用。中金宏觀組認爲一萬億元國債可能對今年GDP增速提振一個百分點左右。國債的增發意味着基建的大規模投資,傳統高耗能行業電力需求有望保持穩定增長。從宏觀角度來看,煤炭需求仍將保持樂觀。
2023年厄爾尼諾現象致使全球氣溫升高,而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塞萊絲特·紹洛稱,由於厄爾尼諾現象通常在高峰過後才對全球氣溫產生最大影響,因此2024年可能比2023年更熱。今年夏季電力需求有望超過去年,而火電作爲我國兜底的電力,夏季煤炭需求有望保持較高水平(火力發電的80%來源於煤炭)。
(2)恢復煤炭進口關稅將緩解進口煤衝擊,疊加“雙碳”背景,供應端有望邊際減弱
2023年12月29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佈《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2024)》,自2024年1月1日起實施。稅則顯示,2024年1月1日起,恢復煤炭進口關稅,普通稅率爲20%。去年進口煤規模大增,同比增長逾60%,佔我國煤炭產量的10%,這主要由於需求端旺盛以及進口0關稅。因此去年進口煤對煤價形成一定衝擊,帶動供應端增長。而今年恢復了煤炭進口關稅,有望減少進口煤,減弱煤炭總供應,使煤價有一定上漲邏輯。
除了煤炭進口關稅的恢復,“雙碳”政策將限制煤企產能的擴張。中金也表示“雙碳”背景下,煤企用於擴張產能的投資相對有限,新建煤礦覈准可能也更加審慎,預計中長期新增項目帶來的供給整體平穩且有限。並且他們認爲煤炭供給結構性風險將有所提升,隨着供給更加集中於少數產區,總供給或因安全隱患面臨更多波動。同時,疆煤增加、中東部產區供給趨勢性收縮,意味着供給對邊際成本的敏感性提升、成本曲線右側更加陡峭。
除此之外國家能源局正在研究建立煤礦產能儲備制度,這將推動煤炭產能保持合理充裕度和足夠彈性,避免煤價有大幅度的變動。
總體來看,短期內市場需求偏弱,煤炭庫存較高,煤價難有上漲邏輯。但是放眼2024年全年,基建拉動的剛需以及夏季高溫仍將帶動煤炭較大需求,疊加進口煤的減少以及“雙碳”的要求,預計後續煤炭供過於求的局面將逐步改善,帶動煤價上漲的可能。(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作爲投資建議)(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谷碩,編輯|劉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