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贝莱德再攀“权益峭壁”,独资公募“难题”何解?

貝萊德再攀“權益峭壁”,獨資公募“難題”何解?

華爾街見聞 ·  04/25 12:04

很多事情,回頭來看,是關鍵時刻的選擇決定了長期的出路。

1854年,曾國藩率領的湘軍與農民起義軍在湖北江西一帶多次決戰,敗多勝少。

至次年(1885年),湘軍水師集全軍之力和起義軍水師會戰於湖口遭逢慘敗,戰船被焚100餘艘,他自己跳船才得以逃出。

此役後,傳說他在撰寫彙報奏章時提及了“屢戰屢敗”,後幸得周圍提醒,在後又加了“屢敗屢戰”四個字,這些日後被擴充成流傳淵遠的“勵志故事”。

“屢敗屢戰”的“精神”也反應在此刻部分資管機構身上。

2024年4月22日,貝萊德基金啓動旗下第五隻偏股基金——貝萊德卓越遠航基金的募集。

而此前,其已經成立的四隻偏股基金的淨值全數在面值以下,從0.58~0.85元每份不等,長期累計收益均爲負數(截至4月25日,來源天天基金網,下同)。

在此艱難時刻,貝萊德基金依然“迎難而上”再發偏股基金,同時啓用了一位新招募的基金經理來管理該產品。

這樣“頭鐵”的發行意志,確實讓人見識了外資獨資公募機構“戰略執行堅定乃至頑強”的特點,同時也讓人好奇,這樣的決策會把這個新產品帶往何處。

“難度不是一點點”

關於貝萊德基金這次的新產品,不少業內人士的評價是“難度不是一點點”。

一方面,近期的渠道發行熱點主要集中在固收類產品,開年以來接近頂格募集的都是偏債產品。

另一方面,貝萊德過去幾年高位發行的幾隻偏股兄弟產品(不含偏債混合產品),目前業績都在“水下”(浮虧狀態),給新產品發行平添了不少難看的“觀感”。

回顧貝萊德基金歷史上已經發行成立的四個基金:

曾創下同期募集“紀錄”的貝萊德新視野基金A,最新淨值0.5895元每份,成立以來未有分紅,累計浮虧40%以上。

此外貝萊德港股通遠景,單位淨值0.71元,未分紅,累計浮虧近30%。

貝萊德先進製造一年A ,單位淨值0.8449元,未分紅,累計浮虧。

貝萊德行業優選A,單位淨值0.8452元,未分紅,累計浮虧。

big

擔綱依然是“國際視野”

另外,貝萊德卓越遠航的擬任基金經理是畢凱,是這家外資公募的“新面孔”。

發行資料顯示:畢凱曾在賽靈思(亞太)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商業分析師,翰亞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收益研究員,晨星資訊有限公司股票分析師。

之後,他曾在內地老牌公募機構任職過海外權益業務負責人、國際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QDII指數和滬深港通產品的基金經理。

此外,畢凱本科畢業新加坡國立大學獲應用數學學士學位,碩士是美國埃默裏大學工商管理專業(金融方向)碩士。

從履歷可以看出,畢凱還是外資喜歡的有“國際視野”的人才。

有趣的是,貝萊德第一隻權益基金貝萊德新視野也曾組織了個富有特色的“國際視野”班底來管理該產品。

兩位基金經理都有長期的海外求學經歷和外資機構任職經驗,但最終,把這個產品帶到了0.6元以下的淨值水平。

這次,貝萊德基金新引入的投資人才能否避免此前的“老路”,是爲重要看點之一。

“核心班底”發生變更

不過,貝萊德基金近年確實做出了一些人事變更,這可能也是業內對他非常關注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公司初創期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均已離職。

2024年,公司董事長由資深的本土資管專家範華來接任,原有班底中的法律和風控專才陳劍升任公司總經理並代行督察長,整個班底應該是有了新的背景和色彩。

另一方面,其投資決策委員會的人事組成也和幾年前有所不同。

根據新基金貝萊德卓越遠航的招募書,目前公司的投資決策委員會採取集體投資決策制度,公司投資決策委員會成員包括:

總經理陳劍, 首席投資官陸文傑, 固定收益投資總監劉鑫, 多資產投資總監王曉京, 權益投資總監神玉飛, 交易主管楊佳敏, 風險與量化分析部主管方小華, 固定收益研究副主管褚程瑋等(下圖)。

big

這和當年貝萊德基金第一代的投決會相比(下圖),補充了不少人員,又更替了大量關鍵人選。

big

“固收產品”逆襲成功

另外,雖然權益產品翻身還比較艱難,但是貝萊德基金的固收產品卻意外發展的比較順利。

從累計淨值看,貝萊德基金的三隻偏債產品(指債券和偏債混合基金),累計淨值均在面值以上,和權益基金的盈虧狀況相比大爲改善。

衆所周知,固收產品的組織、募集、運營和管理多有非常都的獨特經驗在,和權益基金相比也大不相同。

作爲全球頭號基金公司,指數型產品領跑的貝萊德,最終率先以固收產品打響中國市場的“逆襲”,還是很讓人意外的。

這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看出,只要重視本土市場特點,躬身向市場學習,外資獨資資管機構還是可以成就一番作爲的。

人才招聘思路曝光

業內曾有關心,獨資公募基金的待遇如何呢?

它能否趕上國內領軍的資管機構呢?

它偏好“國際視野”人才是風格取向,還是薪酬取捨導致的呢?

從相關獵頭和招聘信息看,外資獨資機構的福利待遇還是很不錯的,但其具體薪酬水平並沒有確定的說法。

比如:獵頭平台的招聘信息顯示貝萊德或在物色一位董事級別的機構銷售人員,薪資水平標註爲“面議”,但對相關福利描述如下:

系列福利待遇包括豐厚的退休計劃、學費報銷、綜合性醫療保險,以及親子支持、彈性休假計劃。

應聘者有着“硬標準”,諸如:有中國在岸資管機構至少十年的從業經歷(其中至少五年擔任管理崗位);優先考慮合資機構和商業夥伴機構的人士;中文英文寫作和口語流利。

這家公募亦在招聘固定收益資產交易員,需要應聘者有3-7年中國在岸的職業經歷。

強調“在岸職業經歷”,或許也是如今的一個很重要的招聘特點了。

何日打破“權益魔咒”?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業內對於外資獨資公募(新成立)的權益產品的業績,開始有了不一樣的預期。

從過去一段時間看,陸續成立的幾家獨資公募,也都延續了固收產品業績好於權益產品的特點,這個關於權益的投資“魔咒”何時能被打破非常引人眼球。

但外資獨資機構顯然也在作着準備。

包括貝萊德基金在內外資獨資機構,持續的在低位募集基金,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戰略選擇。

在市場低估值格外明顯的時代裏,不斷的播下“權益投資”的“火種”,或許終會在某個時刻帶來淨值逆襲的時刻。

這個時刻何時到來,將是未來外資公募發展的重要看點。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