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大行裁员、小行倒闭,美国银行业风险会蔓延吗?|钛媒体金融

大行裁員、小行倒閉,美國銀行業風險會蔓延嗎?|鈦媒體金融

鈦媒體 ·  05/06 20:45

來源:鈦媒體 作者:李婧瀅

當地時間2024年4月26日,銀行業監管機構——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宣佈關閉共和第一銀行(Republic First Bank),並同意將其出售給富爾頓銀行(Fulton Bank),這是美國今年首家被關閉的銀行。

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月31日,美國共和銀行擁有的資產規模達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4億元),存款總規模爲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0億元);與該銀行倒閉相關的存款保險基金(DIF)成本估計爲6.67億美元。

共和第一銀行的倒閉被業界視爲2023年3月以來美國區域銀行危機的餘波。然而這似乎並非餘波,更像新一輪危機的起點。

金融分析顧問公司Klaros Group在5月的分析報告表示,由於商業房地產貸款負擔過重,以及當前的高利率環境,小型銀行和地區銀行正面臨壓力;在美國4000多家金融機構中,有282家面臨壓力。

由於持續的高利率水平以及降息預期不斷推後,美國的商業房地產貸款壞帳也在飆升。

退市半年後,終究還是沒逃過倒閉的命運

其實共和第一銀行的倒閉早在硅谷銀行(後簡稱SVB)事件的時候就有預示,可以說它的倒閉暴露了美國金融業的系統性風險。在去年3月美國區域性銀行危機的時候,共和第一銀行的股價已經經歷了從123.4美元暴跌近100%,並與當年8月從納斯達克退市。

圖片來源@MooMoo

此次共和第一銀行的倒閉,並沒有對整個美股銀行產生如上一輪SVB倒閉那麼大的影響,銀行同業人士推測原因有三:一是美國銀行業已對應對此類事件有了相關的措施;二是SVB是“猝死”,而共和第一銀行是“慢性死亡”,市場有充裕的時間消化這一負面情緒;三是共和第一銀行佔銀行總資產第一的是證券投資業務,第二則是行業貸款,其中以房地產和建築貸款的業務爲主,美國商務房地產貸款壞賬高企,最終拉垮這家銀行也是預期之中。

美國大銀行保持穩定,但中小銀行持續承壓

2023年美國共有五家銀行宣佈破產倒閉,分別是硅谷銀行、簽名銀行、第一共和銀行、心臟地帶三州銀行、薩克城公民銀行,共持有資產規模5487億美元。2024年以來,紐約社區銀行(簡稱NYCB)股價暴跌,引起中小銀行股價劇烈波動,聯儲局推遲降息,商業地產壞賬的持續增加,疊加共和第一銀行倒閉,美國中小銀行風險再次引發關注。

圖片來源@MooMoo

不過,美國大行表現依然相對穩健。

中金貨幣金融研究分析稱,美國四大行1Q24每股盈利整體好於市場預期,但淨利息收入表現未及市場預期,主要原因是來自貸款增長放緩以及存款成本上行,不過負債成本升幅正在逐季收窄,部分銀行指引淨利息收入有望在未來幾個季度逐步企穩。此外,他們表示,美國四大行負債能力更強,因此在高利率環境持續更久的背景下業績受益更明顯,關於市場擔憂的中小銀行商業地產風險,美國四大行相關敞口風險較小。

總體上看,2024年一季度美國銀行業多出現了淨收入降低的現象,主要是因爲利率上升給大銀行帶來了更多的儲蓄,且隨着高利率的持續,越來越多的客戶將資金轉移到高收益產品。儘管淨收入有所降低,但混業經營的大銀行擁有更多元化的收入來源,風險更爲分散,出現類似區域性銀行的風險的可能性較小。

過去的12個月裏,KBW銀行指數漲超20%,而地區銀行指數上漲了6%,這一差距也反應了規模較小的區域性銀行承受着更大的壓力。

圖片來源@MooMoo

持續高利率環境下,近300 家商業地產集中度高的銀行面臨壓力

金融分析顧問公司Klaros Group在5月1日的分析報告顯示,由於商業房地產貸款負擔過重,以及當前的高利率環境,小型銀行和區域性銀行正面臨壓力,在美國4000多家金融機構中,有282家面臨壓力。隨後,Klaros Group聯合創始人兼合夥人Brian Graham表示,這些銀行大多沒有資不抵債,甚至沒有接近資不抵債,他們只是壓力太大,可能不會真的有如此多銀行倒閉,但這並不意味着社區和消費者不會受到這種壓力的傷害。

值得注意的是,鮑威爾在3月的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聽證會上告訴議員,聯儲局正與銀行溝通,確保他們能夠應對潛在的損失。他表示,“我們已經確定了商業地產集中度高的銀行,特別是寫字樓、零售和其他受影響較大的商業地產;我確信這是一個我們將花費數年時間來解決的問題;會有銀行倒閉,但不會是大銀行。”

此後,鮑威爾4月初再次表示商業房地產不良貸款增加的問題可能會導致一些銀行倒閉,但他認爲這不會對整個系統構成風險,整體的情況仍在可控範圍。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負責人Martin Gruenberg也表示,非業主自用商業物業的逾期付款達到2014年頭幾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銀行業仍然強勁,但“某些貸款組合的惡化,特別是辦公樓和其他類型的商業地產貸款,值得監控。”

此外,全球三大信評機構惠譽(Fitch Group)的董事總經理兼北美銀行業務主管Christopher Wolfe表示,我們可能會看到一些銀行倒閉,或至少低於最低資本要求。

總體來說,市場和政府層面均認同了美國銀行可能面臨的風險將主要來源於商業房地產,某些小銀行的倒閉也是可能會發生的現象,但是美國銀行業整體表現仍強勁,銀行業的風險情況是可控的。

“失存少貸”, BTFP被斷,美國區域性銀行爆雷潮恐捲土重來

美國銀行業主要面臨以下三大難題,導致“爆雷”事件頻發。一是銀行資產縮水。銀行通常會把閒錢買長期國債,美國這一年多來的加息導致利率不斷上升,長期國債的價格也不斷下跌,最終導致銀行的資產持續縮水。

二是存款流失。自從2023年SVB事件後,儲戶對於銀行的風險有了新的認識,經歷了擠兌事件後,儲戶開始擔心銀行破產,自己的存款存在風險,因此便形成了新的“擠兌潮“——存款往大銀行走,而美國的中小銀行在不停喪失存款後變得更加脆弱。

三是貸款無力。由於目前美國利率太高了,企業和個人都不願意借錢,銀行不僅失去了收入來源,還要支付高額的利息。

其實在SVB事件後,聯儲局爲了遏制銀行業危機蔓延,通過了一項全新的貸款機制——銀行期限融資計劃(BTFP),以保障銀行業擁有充足流動性來應對擠兌。但爲期一年的BTFP按期於2024年3月11日停止,加上2023年年底所預期的降息遲遲未到,美國中小銀行以美國國債爲抵押物獲得聯儲局資金支持的保障落空了,這也推進了共和第一銀行的“死亡”,美國區域性銀行倒閉潮捲土重來的可能增大。

美國銀行業應對黑天鵝事件“措施”多樣,但最直接的方式還是裁員

硅谷銀行的爆雷主要來自於銀行擠兌危機,事後美國金融業也進行了深入的反思,提出了修改銀行隱藏未到期證券虧損情況的現行會計規則、提供存款保險、加強監管、甚至禁止銀行採取任何槓桿操作等想法,但是這些想法真的落實到企業層面需要很長時間,因此美國銀行想到了最原始的降本方法——裁員。

以花旗銀行爲例,從去年四季度開始,花旗銀行就有規劃得進行裁員,花旗集團首席執行官也公開對外表示,會繼續進行花旗集團的改革,“精兵簡政,收縮戰線”是其中的重要環節。2023年花旗集團年報數據表現不佳,導致集團公佈了在2026年內裁員2萬人的計劃。

花旗銀行業務部門員工表示,從去年年底開始整個部門就開始很“亂”,原本每月都有跑客戶的KPI,現在大家都沒心思跑客戶了,內部管理也開始越來越混亂。此外,他還表示,每個月只有勉強拿着基礎工資,年終獎已經名存實亡了。

花旗銀行技術部門員工透露,正常情況下每年年初一次漲薪,今年僅漲了2%,幾百塊錢,讓人感覺很敷衍。她表示,其實花旗中國區裁員的幅度不算大,海外區裁員更嚴重。相比於業務部門,她表示技術部門沒有績效浮動,雖然部門內裁員嚴重但是相比於業務部門更好過一些。

短期內的裁員是花旗銀行降本增效最直接的手段,但這種做法也可能對公司的員工、客戶服務帶來不利影響。對公司而言,大規模裁員可能導致人才流失,從而降低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對於員工而言,裁員的不確定性會使員工處於惶恐之中,無心認真工作;對客戶而言,裁員可能會導致服務人員頻換,服務質量下降,降低客戶穩定性和滿意度。

花旗銀行對於裁減臃腫的業務體系,專精於服務企業客戶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就此放棄辛苦攻佔的海外零售業務確實也讓人可惜。花旗銀行的這一決策不僅僅反映出它在全球業務佈局和戰略調整,同時反映出了整個美國銀行業在應對危機時的一種“斷尾保命”的行爲。花旗銀行正在逐步退出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零售銀行業務,反向思考,這無疑也是爲中國內資銀行減輕了來自海外銀行的競爭。

美國區域性銀行的風險也爲國內中小銀行風險防範提供了借鑑,一是優化貸款結構,提升我國中小銀行的風險防範能力,將信貸投放到重點、可持續發展領域,加強信貸審批,動態調整資產負債結構,充分重視信用風險和利率風險可能帶來的波動,穩定減少不良貸款率;二是政策層面加強對中小銀行的監管,完善金融穩定保障基金機制;三是持續關注美國區域性銀行的風險及影響,不僅要吸取教訓,還要預防美國區域性銀行風險可能引起的全球範圍的銀行業恐慌。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