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泰证券:欧洲海风放量 国内桩基龙头有望受益

中泰證券:歐洲海風放量 國內樁基龍頭有望受益

智通財經 ·  05/30 00:25

歐洲單樁基礎預計在26-27年左右出現供需缺口,疊加單樁產能擴產週期較長(一般爲3-5年)、海外廠商訂單相對飽滿進一步驅動需求外溢,進而爲國內樁基廠商出海提供外部契機。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泰證券發佈研報稱,相對海上塔筒,海風風機基礎具備更好的抗通縮屬性,在全球海風放量預期下,預計到2028年全球塔筒+基礎總需求將達1311萬噸,23-28年CAGR達34%。歐洲單樁基礎預計在26-27年左右出現供需缺口,疊加單樁產能擴產週期較長(一般爲3-5年)、海外廠商訂單相對飽滿進一步驅動需求外溢,進而爲國內樁基廠商出海提供外部契機。推薦關注:大金重工(002487.SZ)、天順風能(002531.SZ)、海力風電(301155.SZ)、潤邦股份(002483.SZ)、泰勝風能(300129.SZ)、天能重工(300569.SZ)。

中泰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歐洲海風裝機預計快速增長,未來單樁產品供需預計出現缺口

歐洲主要海風市場:英國:目前累計裝機14.8GW,海風項目儲備近100GW,第三和第四輪CfD拍賣項目合計12.5GW預計在24-27年集中投運,同時在CfD報價上限大幅提升背景下,提振業主開發積極性,第六輪預計有10GW+項目參與投標;德國:目前累計裝機8.5GW,正在推進項目達14.2GW,預計在27-30年集中投運;荷蘭:目前累計裝機4.7GW,在建項目1.5GW、計劃招標15GW。

歐洲海風基礎結構

2020年歐洲單樁基礎佔所有海風基礎的81%,是海風基礎的最主要形式,其次是導管架基礎,佔比10%,預計後續單樁基礎仍占主導地位。

歐洲海風基礎市場格局

Sif、EEW、Steelwind、Bladt是歐洲老牌單樁廠商。從安裝口徑看,在2018-2020年間安裝的海風基礎中,荷蘭Sif和德國EEW佔據近90%市場份額,丹麥Bladt和德國Steelwind則佔據10%左右的市場。從訂單口徑看,根據供應商官宣的訂單(單樁和過渡件),20-30年全球市場(除中國)中Sif、EEW、Steelwind分別佔比30%、26%、11%。

預計歐洲單樁基礎預計在26-27年左右開始出現需求缺口

據WindEurope(2022),到27年歐洲單樁需求會超過單樁供給,到25年浮式基礎將出現供給短缺,導管架基礎供給相對充足。據Sif(2023),27-29年歐美市場(歐盟+英國+美國東海岸)單樁需求將達222/427/470萬噸左右,而27-29年單樁供給爲200萬噸左右,對應缺口爲22/227/270萬噸,供需缺口自27年起快速拉大。

預計歐洲單樁基礎預計在26-27年左右開始出現需求缺口

據中泰證券研究測算,歐洲海風基礎需求到2028年達341萬噸,其中26-28年歐洲單樁基礎需求分別爲146/190/265萬噸;23年末歐洲本土廠商單樁產能爲110萬噸,後續Sif、EEW、Haizea、SeAh、BSC有相關擴產計劃,預計到26-28年歐洲單樁供給分別爲136/166/184萬噸,相應供需缺口分別爲10/24/81萬噸。

內部競爭要素:

1)業績背書:有海外業務經驗的企業在產品品質、服務能力等方面更受國際客戶認可,更了解國外業主需求,相關認證程序節奏也更快,進而更容易打入歐洲海風基礎市場。

2)碼頭/運輸:隨着單樁等產品直徑越長、體積越大,對碼頭要求越高,而碼頭資源本身相對稀缺,具備碼頭資源的企業更具競爭力;同時,具備自有碼頭能夠保障海運出貨確保訂單的按時交付,並有效降低廠商的運輸成本。

3)關稅:目前歐美對中國鋼製塔筒產品徵收不同程度的反傾銷稅,但對海風基礎產品(單樁、過渡件等)暫無相關規定,出口單樁產品等並不受反傾銷稅限制,一定程度上利好單樁出海。

4)成本優勢:國內企業原材料價格相對海外企業具有顯著優勢,同時熟練技術工更多、成本更低,生產效率較高製造費用也更低。

風險提示:海外海風裝機需求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導致盈利下滑;地緣政治風險導致國內樁基企業出口受到阻礙:數據測算偏差風險:參考信息帶後風險。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