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44亿定增解禁,士兰微“套牢”14家机构

44億定增解禁,士蘭微“套牢”14家機構

環球老虎財經 ·  06/07 09:59

資金爭先競逐的士蘭微迎來上市後的第六次定增解禁。

6月3日,看究竟數據顯示,士蘭微2.48億的限售股正式上市流通,以上市首日收盤價計算,本次限售股解禁市值達44.22億元。

據了解,本次士蘭微解禁的限售股爲去年11月份定向增發的機構配售股份,股東入股價格爲20元/股,合計募集資金爲49.6億元。

不過,士蘭微的市場表現卻讓一衆參與定增的機構較爲失望。6月3日收盤,士蘭微股價報17.83元,高於定增發行價,這意味着,參與士蘭微定增的股東已浮虧超10%。

值得一提的是,股價表現平平的士蘭微熱衷於從市場上吸金。總體來看,自上市後,士蘭微已開展了六次定增,實際募資淨額近90億元。而最近這筆49.6億元的定增甚至已經超過了上市以來士蘭微所有年度的淨利潤總額。

14家定增機構被套

“吸金大戶”士蘭微限售股再次大額解禁。

看究竟數據顯示,本次共解禁士蘭微2.48億股限售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的14.9%。以上市首日收盤價計算,本次限售股解禁市值達44.22億元。

根據此前士蘭微發佈的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顯示,定增募集資金將用於年產36萬片12英寸芯片生產線項目、SiC功率器件生產線建設項目、汽車半導體封裝項目(一期)和補充流動資金。

彼時,認購士蘭微股份的投資者既有國家級基金,也有多家頭部公募基金與知名外資機構。其中,國家大基金二期、北京首鋼產業轉型基金、財通基金、諾德基金、天安人壽保險、中國人壽資管、摩根士丹利、UBSAG等14名對象獲配,限售期均爲6個月。入股價格爲20元/股,合計募集資金爲49.6億元。

不過,被一衆資金“搶籌”的士蘭微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卻乏善可陳。

倘若以上市首日17.83元/股的收盤價來計算,若不計入分紅,參與士蘭微定增的股東已浮虧超10%。

回溯來看,士蘭微自登陸資本市場來,已經通過定增募集了近90億元資金,而這其中,國家大基金、UBS AG、諾德基金、匯安基金等更是士蘭微的“忠實跟隨者”。

資料顯示,UBS AG不僅在去年耗資約3.4億元獲得1733.5萬股定增股份,在2021年其也通過定增方式6586萬元的價格獲配了483.2萬股。諾德基金和匯安基金也兩次登上了士蘭微的定增名單。

當然,各路資本中最受關注的即爲國家大基金二期,其本次解禁的股數是此次投資者中最多的,達6197.50萬股,佔到士蘭微本次總募資的25%。

而在參與定增前,去年5月國家大基金二期還以自有資金出資10億元增資成都士蘭,一躍成爲其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達23.90%,僅次於士蘭微。

去年8月,士蘭微再次發佈公告稱,爲加快“SiC功率器件生產線建設項目”的推進,擬與國家大基金二期、廈門海創發展基金共同出資12億元,認繳廈門士蘭明鎵新增註冊資本。其中,國家大基金二期以自有資金出資3.50億元。

也就是說,去年一年國家大基金二期已出資三次投向士蘭微,共計約25.89億元。

除了國家大基金二期,國家大基金一期也通過定增爲士蘭微提供了資金支持。2021年,士蘭微向國家大基金一期發行股份置換其持有的集華投資、士蘭集昕部分股權,本次定增大基金一期共耗資42.66億元,獲得了士蘭微約5.82%股權。

多輪增資助力擴產

除了通過定增募資外,士蘭微還通過對子公司增資擴股的方式,在不影響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同時,滿足資金需求。

以廈門士蘭集宏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士蘭集宏”)爲例。據了解,今年3月,該子公司由士蘭微以貨幣出資6000萬元設立。

僅成立兩個月後,士蘭微就官宣,與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廈門新翼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在廈門建設8英寸SiC功率器件芯片產線項目。

士蘭微表示該項目就是通過向士蘭集宏增資實現的。預計總投資約120億元,第一期項目總投資的資本金爲42.1億元,其中,士蘭微認繳10億元,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認繳10億元,廈門新翼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認繳21.5億元。

增資完成後,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廈門新翼科技和士蘭微三方對士蘭集宏的持股比例分別爲23.753%、51.0689%和25.1781%。

除了士蘭集宏,士蘭微旗下的還有多家子公司承擔“融資”職能。包括杭州士蘭集昕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士蘭集昕”)、杭州士蘭集成電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士蘭集成”)、成都士蘭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士蘭”)、杭州士蘭明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士蘭明芯”)、廈門士蘭明鎵化合物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士蘭明鎵”)。

其中,士蘭明鎵是士蘭微65億定增募投項目中“SiC功率器件生產線建設項目”的實施主體。2018年,由士蘭微出資3.81億與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出資8.89億元共同設立。

此外,士蘭微在廈門的另一大生產基地士蘭集科在2022年4月獲得士蘭微和大基金二期共同增資8.85億。去年3月,士蘭微還與大基金二期共同對控股子公司成都士蘭增資21億。

通過對子公司增資擴股的方式,士蘭微既獲得了充足的彈藥,也分散了自身的壓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士蘭集昕。

據了解,士蘭集昕作爲上市公司8英寸芯片生產線建設主體,其本身兼具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特徵,前期研發投入和財務費用支出較多,只有隨着後期產量逐漸提升才能覆蓋相應的支出。

2016年,僅成立兩年的國家大基金一期,出資6億元投向士蘭微,其中,對士蘭集昕增資4億元,佔註冊資本的48.78%;再對士蘭集昕的另一大股東集華投資增資認繳2億元,股份佔比48.78%。

通過大基金一期的入局,2016年,士蘭微對士蘭集昕的持股比例從99.85%下降至27.43%。

不過,隨着士蘭集昕的工藝技術水平和產能,已逐漸達到設計要求,該子公司的財務狀況開始逐漸好轉,士蘭微開始着手準備“接回”士蘭集昕。

2021年,士蘭微通過定增方式購買大基金一期持有的杭州集華投資有限公司19.51%股權,以及士蘭集昕20.38%股權,作價11.22億元。

經此,士蘭微對士蘭集昕的持股比例再次上升至68.35%,並在2023年上升至80.07%。

與此同時,士蘭集昕也開始盈利。2021年,士蘭集昕實現1449萬元淨利潤,2023年實現2700萬元淨利潤,一共爲士蘭微的歸母淨利潤貢獻了超3000萬元。

廣積糧的功率半導體IDM龍頭士蘭微

拿到大量資金後的士蘭微持續進行產業佈局。

在研發方面,截至2023年底,公司研發人員數量爲4005人,佔員工總數的43.09%。2021年至2023年,士蘭微的研發費用從5.87億上漲至8.63億,約佔總營業收入的9.24%。預計2024年公司研發支出將上升至10.55億元。

與此同時,士蘭微的產能也在不斷提高,截至2023年底,公司擁有12寸芯片產能46.4萬片,8寸芯片6萬片,小於6寸芯片221.74萬片。

不過,受消費電子終端需求冷淡的影響,士蘭微也難以獨善其身。

業績顯示,2023年該公司經營性虧損擴大。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非後淨利潤5890萬元,比2022年減少90.67%。

士蘭微對此解釋稱,2023年下游普通消費電子市場景氣度相對較低,造成其部分消費類產品出貨量明顯減少、其價格也有一定幅度的回落,對銷售和利潤增長造成一定壓力。

此外,士蘭微還面臨一定的庫存壓力。2023年,公司主要產品的庫存量均出現不同程度增長,截至年底存貨規模達39.62億元,佔總資產比重爲23.42%,同比增加25.06%。

除了建設半導體項目外,士蘭微還通過對外投資佈局半導體產業鏈,2021年、2022年該公司投資的安路科技、昱能科技相繼上市。通過這兩起IPO,士蘭微無意之間收穫近百倍“浮盈”。

不過,在資本炒作泡沫退去後,安路科技和昱能科技的股價一路下滑,尤其是微逆小巨頭昱能科技,在2023年市值大幅縮水九成,跌幅名列全A股倒數第四,這也直接導致士蘭微2023年非經常性損失增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業下行期,士蘭微也保持了謹慎態度。據該公司2023年度募集資金使用情況顯示,去年11月份的定增資金中仍有六成未使用。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