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出人意料的强势买盘!

出人意料的強勢買盤!

格隆匯 ·  06/11 05:26

大資金盯上了這個方向

今天又是保衛3000點的一天。

經過小盤股的狂風暴雨後,A股的大盤股也玩起了蘿蔔蹲。寧德跌,寧德跌完,茅台跌,茅台跌完……

看似又是全軍覆沒的一天,但國家大基金概念股、存儲芯片、光刻機、半導體等硬科技板塊逆勢走高。

big

資金目前的交易邏輯是什麼?

1

貴州茅台重挫3%

今日,A股的“定海神針”不太穩。貴州茅台跳空低開,放量收跌3%,市值一日蒸發630億元。

這股價崩得都驚動茅台管理層了,回應稱:“已注意到股價波動,目前生產經營正常。”

至於下跌的原因,還是老生常談的茅台批發價持續下跌,就連端午佳節也無助於事。今年端午節前後,茅台酒(53度 500ml)批價持續下跌。據今日酒價數據,今年以來,茅台酒批價已從年初2700元/瓶左右,跌至2445元/瓶左右。

對於批發價的持續下跌,貴州茅台的回應只有五個字:“會實時關注”。

價格的持續下跌本質就是供大於需,誰的需求下降了?

對於消費公司而言,保證自身業務能有持續的用戶增長是核心。“年輕人不喝白酒”歷來是白酒行業爭論不休的問題,疊加新時代轉折點來臨,“性價比”逐漸成爲消費者衡量的因素之一,於是市場也開始擔憂起了存量客戶可持續性。

端午假期依舊延續旺丁不太旺財的趨勢,內需的恢復仍有待觀察。全國國內旅遊出遊1.06億人次,同比增長32.3%,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2.8%;實現國內旅遊收入373.10億元,同比增長44.5%,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4.9%。

貴州茅台雖然依舊貴爲公募第一大重倉股,但已有機構選擇撤退。機構持有貴州茅台的股數連續兩個季度下降,合計減持913.18萬股。持股的機構數量從去年四季度的2139家收縮至1557家。

big

Wind數據顯示,今年食品飲料主題ETF無一有資金淨流入,截至6月7日,7只相關的ETF合計淨流出18.94億元。

big

(本文內容均爲客觀數據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

硬科技方向一枝獨秀

儘管今日市場情緒不佳,但硬科技相關的板塊卻一枝獨秀。早盤10:30左右,正是市場最拉胯的時候,一片綠油油中,突兀出現兩個頑強硬紅的指數——科創50和科創100。

big

截止收盤,科創100指數收漲2.84%,領漲寬基指數,科創50指數不遑多讓,收漲2.43%。

big

相關半導體主題ETF更是強勢霸屏漲幅榜,科創芯片ETF南方、嘉實基金科創芯片ETF分別漲5.09%和4.98%。

big

今日主力資金增倉的個股清一色的科技向,寧德時代、比亞迪、中芯國際和紫光國徽分別淨流入8.43億元、8.21億元、5.07億元和4.77億元。

big

觀察ETF資金上週的變化,半導體/芯片資金繼續流入力度居前,延續前兩週流入態勢。

big

具體來看,國聯安基金半導體ETF和國泰基金芯片ETF上週分別淨流入3.12億元和3.37億元。

big

此外,這兩隻ETF上週也獲得融資淨買入,國聯安基金半導體ETF和國泰基金芯片ETF上週分別獲得融資淨買入728.46萬元和109.24萬元。

3

“科特估”爲何火熱?

資金爲何在此時盯上了硬科技方向?

科技興國的重要性無需贅言,我們亟需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期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鑑於此,A股的融資就要起到資源調配的基礎作用,向新質生產力方向傾斜。

時隔3個多月,第一家IPO企業終於出現了,是預備在科創板上市的的是存儲企業,第一家獲批再融資的也是NPU企業。

big

再看第三期大基金的成立也別有深意,不僅這次註冊資本3440億元人民幣,超前面兩期之和,反映出國家層面解決半導體卡脖子的決心。且這回出資人是六大銀行,合計拿出1140億。信用的錨從房地產到半導體,一線資金的轉向已經很明顯了。

從半導體產業的動態來看,市場開始逐步定價行業將走出週期底部。一方面是台積電暗示可能要漲價,作爲該公司的重要客戶英偉達也表示認可漲價。據悉,雙方將針對明年晶圓價格進行議價,有望進一步推升台積電營收及毛利率水準。

另一方面WSTS最新預測上調202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至6112億美元,同比增長16%,預計2025年將繼續增長12.5%至6874億美元。

從中國5月的出口的細分數據也可看出,集成電路5月出口金額同比增幅高達28.47%,增幅位列第二,僅次於船舶(57.13%)。

“全球金絲雀”韓國芯片5月出口金額達113.8億美元,同比增長54.5%,連續7個月保持增長。

這也是爲何近期儘管行情萎靡,市場仍在熱議“科特估”行情。

方正證券認爲,“科特估”是最終目標,實現民族復興的根本仍在於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要素生產率的再次騰飛;短期來看,科技股的行情仍需等待明確的流動性寬鬆或政策強加碼。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