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亚盛医药:中国Biopharma国际化进阶样本

亞盛醫藥:中國Biopharma國際化進階樣本

醫藥魔方 ·  06/24 19:55

6月14日,亞盛醫藥一連發出的三則公告,讓業內和市場看到了一個更爲進階的中國Biopharma國際化樣本。亞盛醫藥宣佈把奧雷巴替尼(耐立克)中國之外的全球權益許可給競爭對手武田製藥,亞盛醫藥則獲得1億美元選擇權付款,後期有望將獲得選擇權行使費加上分階段里程碑付款總計12億美元;

武田選擇以7500萬美金入股亞盛醫藥,併成爲第二大股東;亞盛醫藥遞交赴美上市申請,有望成爲中國第四家港美兩地上市的Biopharma。無論是從產品市場競爭格局、國際化還是資本市場的角度,亞盛醫藥絲滑三連招的背後意義都值得玩味。事實上,今年3月底的年報業績會上,亞盛醫藥董事長&CEO楊大俊曾表示:“BD我們一直在積極推進……也會通過各種路徑尋找最合適的合作伙伴,最好的條件……並考慮市值、股東的利益以及解決整個公司的長期資金需求。”如今,三連招落地,這家從成立之初就聚焦全球市場,蟄伏多年的中國Biopharma,終於厚積薄發,憑藉Best-in-Class創新藥奧雷巴替尼打頭陣,與同靶點First-in-Class創新藥的研發商業化大廠武田實現夢幻聯動。而如此強強聯合,不僅讓業界看到了一家中國Biopharma打造“十億美元分子”的潛力及創新的價值,也預示着亞盛醫藥邁出了國際化的嶄新一步。

強強聯合,打造下一個十億美元分子

亞盛醫藥最終與武田達成現象級合作,在業內看來頗爲意外。因爲在此之前,甚少出現擁有FIC的藥企把具有BIC潛力的競品納入麾下。但這場合作又在情理之中,一方面,武田看好奧雷巴替尼的全球BIC潛力,想以此接替其FIC產品;另一方面,同款適應症,對靶點同樣深刻的理解,加之武田已擁有成熟的全球商業化和臨床團隊,BIC和FIC的強強聯合,再合適不過。就在公告落地後,不少券商已對奧雷巴替尼給出了不小的預期。東吳證券預計,奧雷巴替尼海外銷售峯值有望突破10億美元。下一個“十億美元分子”的雛形已然浮現。2021年,亞盛醫藥原創1類新藥奧雷巴替尼在中國獲批上市,成爲中國首個且目前唯一獲批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劑。該藥用於治療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耐藥後並伴有T315I突變的慢性期或加速期的成年慢性髓細胞白血病(CML)患者,成功打破了此類患者長期無藥可醫的困境。兩年後,奧雷巴替尼再拓新適應症——用於治療對一代和二代BCR-ABL TKI耐藥和/或不耐受的慢性期CML成年患者,進一步夯實了其在CML領域的治療地位。有數據統計,CML的發病率佔所有成人白血病患者的15%,是中國慢性白血病的主要病種,佔白血病的71%以上。若從全球市場來看,有數據預計到2030年CML藥物市場規模將增至58億美元。龐大的市場空間,吸引着諸多玩家爭相入局。而得益於BCR-ABL TKI的開發,CML如今已幾乎變成一個慢病領域,需要長期用藥。只是,在此過程中,耐藥問題便不可避免。因此,能夠解決一二代藥耐藥問題的新一代藥物,便成了迅速補位的主角。目前,這一梯隊全球主要有三位玩家,除了亞盛醫藥的奧雷巴替尼、另外兩位分別是武田的泊那替尼和諾華的阿思尼布。其中,泊那替尼是武田於2012年推出的FIC產品,由於該藥存在“危及生命的血栓和血管重度狹窄”風險,導致其在後來的商業化過程中經歷多番曲折。而相較於此款FIC,後來者阿思尼布和奧雷巴替尼都展示出了更優的成績。全球市場競爭上,諾華的阿思尼佈於2021年獲FDA批准上市,直接與武田的泊那替尼正面競爭。不同於泊那替尼存在安全短板,阿思尼布憑藉療效迎來營收猛增——2023年,阿思尼布已實現4.13億美元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79%。在CML領域,從大名鼎鼎的一代藥格列衛起,諾華就一直有着不可撼動的地位。推出下一個重磅炸彈,於它而言並不難。諾華曾預期,阿思尼布銷售峯值會達到20億美元。於是,壓力給到了泊那替尼,該藥即將在2026年左右專利到期,而這個節點,也正是亞盛醫藥的奧雷巴替尼將登陸全球市場的時間。從臨床數據來看,奧雷巴替尼對泊那替尼、阿思尼布等耐藥或者無效的CML患者依然有效,且安全性大幅提升,具有BIC潛力。未來,奧雷巴替尼瓜分市場份額的潛力不容小覷。於是,當武田急需尋找下一個重磅產品接替,正準備尋找合作伙伴,走向全球市場的奧雷巴替尼,便進入了它的視野。最終,一場來自BIC和FIC的合作,驚詫了資本市場。與武田就奧雷巴替尼達成BD合作後, “十億美元分子”的故事已拉開序幕。但亞盛醫藥並不止步於此。CML領域之外,其仍在不斷挖掘奧雷巴替尼的治療潛力。去年7月份,該藥已獲CDE批准開展聯合化療對比伊馬替尼聯合化療治療新診斷費城染色體陽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Ph+ALL)患者的全球關鍵註冊性III期臨床研究。6月18日,亞盛醫藥更新的奧雷巴替尼治療慢性髓細胞白血病(CML)和費城染色體陽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Ph+ ALL)研究的中位1年隨訪數據顯示,對於經過多個TKI治療(包括對ponatinib或/和asciminib耐藥),伴有或不伴有T315I突變,奧雷巴替尼都表現出優異持續的臨床療效,患者長期藥物耐受性良好。在CML領域,奧雷巴替尼BIC的潛力疊加武田在血液病領域的全球商業化能力,已進一步抬高其銷售額天花板。而在Ph+ ALL領域,奧雷巴替尼卓越的療效和安全性,同樣有望在全球市場,爲泊那替尼或阿思尼布耐藥的患者提供一種全新有效的治療選擇。放眼全球,諾華的阿思尼布在Ph+ ALL領域只有兩項I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研究尚處於早期階段。而相較武田的泊那替尼,亞盛醫藥在EHA會議上公佈的數據顯示,中位隨訪16個月後,所有患者在接受1個治療週期後均獲得完全緩解(CR)。總隊列中,有90.3%在三個月內達到了CMR。這一比例已超過了武田的泊那替尼聯合化療方案,後者的數據爲75%。眼下,國內尚未有一線治療Ph+ ALL的TKI藥物獲批上市,如若進展順利,奧雷巴替尼將成爲國內首個TKI藥物。此外,奧雷巴替尼也獲CDE批准開展針對系統性全身治療失敗的琥珀酸脫氫酶(SDH)缺陷型胃腸間質瘤(GIST)患者的全球註冊III期臨床研究。這是亞盛醫藥在實體瘤領域臨床開發的重大里程碑。

下一個重磅產品已箭在弦上

於一家創新藥企而言,首款上市產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是技術平台實力的驗證,也是一家Biopharma發展潛力的體現。憑藉BIC潛力,拿下與MNC合作的奧雷巴替尼,的確不負衆望。它不僅成功叩開了亞盛醫藥走向國際化的大門,也爲後續更多重磅產品實現國際化鋪平道路。一方面,來自MNC武田的背書,讓亞盛醫藥在全球市場上積攢了實力口碑,爲後續潛在合作創造更多可能性;另一方面,按照協議,亞盛醫藥將獲得1億美元的選擇權付款,並有資格獲得最高約12億美元的選擇權行使費以及額外的潛在里程碑付款。一些投資者認爲,奧雷巴替尼作爲成熟產品,促成交易兌現的可能性很大。對於亞盛醫藥推進產品開發而言,這筆資金無疑是尤爲可觀的保障。眼下,繼奧雷巴替尼之後,亞盛醫藥的下一個潛在重磅炸彈產品APG-2575也已箭在弦上。自2010年成立起,亞盛醫藥最爲突出的標籤便是“細胞凋亡領域領先者”,而APG-2575便是亞盛醫藥在細胞凋亡領域的一大力作。APG-2575爲亞盛醫藥自主研發的新型口服Bcl-2選擇性抑制劑,通過選擇性抑制Bcl-2蛋白,恢復癌細胞的正常凋亡過程,從而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與奧雷巴替尼相較,APG-2575進入全球III期註冊臨床的時間更早,覆蓋的適應症也更廣。不難看出,亞盛醫藥在APG-2575身上寄予的厚望。醫藥魔方數據顯示,全球佈局Bcl-2靶點的藥企共有41家。在研發進展上,亞盛醫藥和百濟神州是可以與MNC比肩的兩家藥企。其中,亞盛醫藥的APG-2575是首個在中國進入臨床階段的、本土研發的Bcl-2選擇性抑制劑。眼下,它也即將率先進入商業化階段。據亞盛醫藥2023年年報,APG-2575預計將於2024年在中國遞交治療R/R CLL/SLL的上市申請,有望成爲全球第二個申報上市的Bcl-2選擇性抑制劑。

BCL-2靶點在全球的研發進度情況在此之前,艾伯維的Bcl-2選擇性抑制劑Venclexta(維奈克拉)已於2016年上市,隨後迅速實現放量。2023年,維奈克拉銷售額已達22.88億美元。然而,已上市的Bcl-2抑制劑仍存在不良反應發生風險較高、劑量爬坡速度緩慢等挑戰,也因此,安全有效的新一代已成爲臨床急需。從臨床數據看,具備BIC潛力的APG-2575有望解決上述難題。2023年年底的ASH年會上,亞盛醫藥的一份報告顯示,APG-2575在治療R/R CLL方面,總緩解率(ORR)達73.3%;完全緩解/完全緩解伴血細胞未完全恢復(CR/CRi)率爲24.4%,且CR/CRi率隨劑量增加呈上升趨勢;安全性方面,則保持着與前期研究結果相當的低腫瘤溶解綜合徵(TLS)的發生率。這進一步證實了該藥的高應答率、長期安全性以及爲CLL患者帶來長期生存益處的潛力。眼下,扎根中國市場之外,APG-2575亦有多項全球臨床正在開展,以推進其國際化進程。年報顯示,APG-2575已獲批在中國、美國、澳洲及歐洲進行21項Ib/II期臨床研究,涉及的適應症包括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多發性骨髓瘤(MM)、華氏巨球蛋白血癥(WM)及實體瘤等。有超過800例患者已接受APG-2575治療,其中超過400例爲CLL/SLL患者。廣泛佈局血液腫瘤適應症的背後,是亞盛醫藥勢要在全球舞臺角逐,抓住40多億美元的市場機遇。

厚積薄發,國際化漸入佳境

而在奧雷巴替尼打響國際化第一槍後,亞盛醫藥的國際化版圖已徐徐展開。事實上,在業內熱議BD出海浪潮的當下,亞盛醫藥與武田的BD交易,並非爲了BD而BD,而是從產品研發之初,就已瞄準全球市場。這是亞盛醫藥歷經十餘年深耕研發,得以在時機成熟時發出三連招,進軍國際化的關鍵。2010年,亞盛醫藥成立後,便將自己定位爲一家立足中國、面向全球的生物醫藥企業。隨後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出於對解決中國乃至全球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的深刻理解,亞盛醫藥堅持國際標準,以終爲始,逐步打造了一套全球化的研發、生產質量體系。研發方面,依託自主構建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靶向藥物設計平台,亞盛醫藥搭建了9個具有“First-in-class”與“Best-in-class”潛力的高價值產品管線。這些產品管線目前正在中國、美國、澳大利亞、歐洲及加拿大開展40多項臨床試驗,其中6項爲全球註冊III期臨床研究。在中國新藥研發領域裏,亞盛醫藥一直穩居全球前沿。亞盛醫藥產品管線

默沙東、阿斯利康、輝瑞等領先的生物技術及醫藥公司、學術機構達成全球合作關係。生產質量體系方面,2023年,爲更好地將創新產品輸送至全球市場,亞盛醫藥獲得了由歐盟質量受權人(Qualified Person, QP)簽發的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符合性審計報告,公司全球產業基地零缺陷通過歐盟QP審計。雙管齊下後,是亞盛醫藥在2024年年中憑藉奧雷巴替尼打開局面,成功躋身國際化Biopharma行列。眼下,在達成高達13億美金的合作後,武田還選擇以7500萬美金入股。公開信息顯示,武田已成爲亞盛醫藥第二大股東。從現金流來看,來自武田的兩項合作已經直接將亞盛醫藥拉出水面,從更長遠的時間來看,武田的加持和賦能,將助力亞盛醫藥的國際化之路走得更爲穩當。也是在同一時間節點,亞盛醫藥宣佈了向美國納斯達克遞交上市申請,正式開啓赴美IPO之路。2024年,在資本寒冬尚未消散,國內IPO暫緩之時,遠赴納斯達克上市已然成了一些創新公司的首選。一個原因是,過去半年時間裏,美股市場已有回暖復甦跡象,但相較於此前,市場避險情緒依舊明顯,擁有臨床後期管線或已有商業化產品的Biopharma將更受青睞。亞盛醫藥,顯然符合當下市場的審美:擁有已商業化的產品,且該產品有MNC加持,不久後將在美上市銷售。另外,如若最終順利敲鐘,亞盛醫藥將成爲繼百濟神州、和黃醫藥和再鼎醫藥之後,第四家實現港美兩地上市的創新藥企,爲其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更好融入全球生物醫藥資本市場鋪路。可以預見,從過往的低調行事、深耕研發,到如今憑藉三則公告一鳴驚人,亞盛醫藥的國際化進程將漸入佳境,未來可期。Copyright 2024 PHARMCUBE. All Rights Reserved.歡迎轉發分享及合理引用,引用時請在顯要位置標明文章來源;如需轉載,請給微信公衆號後臺留言或發送消息,並註明公衆號名稱及ID。免責申明:本微信文章中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不可直接作爲決策內容,醫藥魔方不對任何主體因使用本文內容而導致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