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最高预亏55亿元,深陷周期“泥潭”的隆基绿能如何度过寒冬?

最高預虧55億元,深陷週期“泥潭”的隆基綠能如何度過寒冬?

環球老虎財經 ·  07/11 08:03

隆基綠能一份最高預虧55億元的公告引發市場熱議。

7月9日,隆基綠能發佈了2024年上半年的業績預告,其中指出半年度虧損高達48億元至55億元。而各類光伏晶硅環節在上半年均有少則45%多則60%以上的大幅度同比價格下跌,這直接導致公司產生大規模存貨計提減值金額高達45億元至48億元,成爲拖累業績的罪魁禍首。

“暴風雨業績來的太猛烈了!”有投資者相關平台如此感嘆。

2024年的光伏行業可謂舉步維艱,產能過剩,盈利壓力大是業內共識。那麼光伏企業如何度過寒冬?在部分企業掀起價格戰的時候,隆基綠能選擇押注BC技術新品。董事長鍾寶申直言,憑藉BC電池技術新品,2025年公司將先於光伏行業復甦,自此迎來“轉機”。

不過,爲了“押注”這一新技術,隆基綠能的光伏組件出貨量已被同行晶科能源所反超。而目前該技術相較主流的TopCon電池技術雖擁有一定效率優勢,但在應用場景層面其實尚不夠豐富。

上半年最高預虧55億元

隆基綠能可能要打破自2012年上市以來“中報不虧”的紀錄。

7月9日,隆基綠能公佈的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歸母淨利潤虧損48億元至55億元,上年同期淨利潤91.78億元,同比增速爲-159.3%至-152.3%。

換言之,在一季度已經虧損23.5億元的基礎上,二季度隆基綠能“續虧”24.5億元至31.5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下降144.21%至156.84%。

據隆基綠能描述,上半年公司組件銷量其實仍實現同比增長,但公司計提存貨減值金額45億元到48億元。

梳理隆基綠能過往業績及光伏產業鏈脈絡發現,公司的存貨主要包含原材料、在產品、庫存產品三類。其中,公司的在產品、庫存產品與主營密切相關,即組件及電池、硅片及硅棒;原材料則是以硅料爲主。

根據PVInfoLink及SolarZoom數據統計,截至6月28日,緻密料(硅料的一種)爲39元/kg,較去年同期下滑50%,單晶182硅片及電池單晶PERC182價格分別降至1.25元/片和0.3元/w,同比下跌幅度爲59.02%、61.54%;單晶PERC182組件(單面)達0.8元/W,同比下降45.58%。

因此,硅料、硅片、電池、組件輪番跌價催化公司實施大額計提。

除存貨減值外,隆基綠能還在公告中表示,光伏各環節主要產品市場售價大幅下降還使得其參股硅料企業的投資收益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在半年報不佳業績披露的當日,隆基綠能不跌反漲;這一現象的出現或源於二級市場對其定價在過去一段時間中已進行反應。

縱觀二季度至今,隆基綠能股價還未曾出現連續三個交易日的上漲;公司期間累計跌幅超30%,市值從期內最高處1535億元最低下滑至968億元。

而對於此次出現大額預虧後,二級市場的沸騰,業內人士表示,這次虧損是按照最新價格計提資產減值,一旦產業鏈價格回升,庫存可能將會變成利潤。

不過,從資金層面來看,顯然並不看好隆基綠能。公募基金更是早早撤離這隻曾經的“賽道股”。

Choice數據,2023年三季度時,合計有192只基金重倉了隆基綠能,合計的持股數量爲4.6億股,持倉市值爲125.4億元;到2024年1季度時,有132只基金重倉了該公司,合計的持股數量爲3.2億股,持倉市值爲61.6億元。

加速BC佈局

在近期舉行的投資者交流會上,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表示,目前光伏行業正步入深度調整階段,行業再次回到增長通道要由創新來解決;而憑藉BC技術新品,2025年公司將先於行業復甦。

據悉,早在2022年9月,隆基綠能已經決定採用BC電池技術。彼時,公司還預計該技術將在5年內成爲市場主流。

隆基綠能透露,目前公司已推出基於BC電池技術的Hi-MO 6組件、Hi-MOX6防積灰組件、Hi-MO X6雙玻耐溼熱組件、Hi-MOX6 Max系列組件;其中,Hi-MO 6組件等效功率比採用TOPCon電池技術的產品高1%。

另外,運用HPBC二代技術的Hi-MO 9組件轉換效率可達24.43%,最高功率至660W,最新儲備訂單超過5GW。而HPBC二代產品可實現組件功率皆比同規格TOPCon組件高5%以上。

根據隆基綠能的規劃,未來三年公司BC電池將增產至100GW/年,單晶組件年產能將達到150GW;到2025年年底之前,BC電池技術生產成本將低於TopCon電池技術。

目前,TopCon與BC電池技術的“主流”之爭似乎仍有巨大分歧。在此前接受各路媒體採訪之時,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正泰新能、鈞達股份等大小組件廠商均表示TopCon電池技術仍是趨勢。另一邊,“吃定”BC電池技術的隆基綠能則認爲TOPCon電池技術過快地陷入同質化,因此對其予以保守投資。

不過,正是由於“押注”BC電池技術並“看淡”TopCon電池技術,使得隆基綠能近年來所產出的光伏組件量落後於同行晶科能源,被迫讓出“份額第一”的位置。

2023年,隆基綠能組件出貨67.52GW,同比增長44.4%;同一時期內,晶科能源組件出貨78.52GW,同比增長77%。與此同時,天合光能2023年售出組件65.21GW,同比增長51.3%,總量已與公司接近。

具體來看在2024年,晶科能源將出貨100至110GW組件,隆基綠能所產出的組件及電池數量之和則只有90至100GW。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隆基綠能所研發的BC電池技術效率似乎顯得比TopCon電池技術更高,但其最新雙面率僅有65%到70%,相較TopCon電池技術的80%-85%顯著偏低。

而正是受制於雙面率,隆基綠能BC電池技術所對應的組件產品或更多隻能運用在工商用屋頂等分佈式場景,暫時還無法大規模切入類似於荒漠、戈壁灘在內的地面大型電站等集中式場景。

綜合來看,致力於發展BC電池技術的隆基綠能若想借此進一步取得成果,那麼意味着公司不僅需要確保BC電池技術較TopCon電池技術在當下具備效率優勢、在未來具備性價比優勢,還應保證該技術的性能仍可以提升,以至於最終得以切入更多應用場景。

晶硅產業鏈的“最後門面”

7月10日低開高走後,隆基綠能市值重回千億關口。

然縱觀光伏晶硅產業鏈,除隆基綠能外,包括晶科能源、天合光能、TCL中環、晶澳科技等一系列曾經千億級別的光伏晶硅類公司最新市值僅有巔峯的1/3至1/6。

在市值持續縮水的同時,這些企業亦與隆基綠能一樣,遭遇業績大幅下滑。

其中,TCL中環中報預虧29億元至32億元,同比下滑163.93%至170.54%,而在2023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已經降至水下,達-49.9%;晶澳科技中報預告歸母淨利潤虧損8億元至12億元,同比下降116.62%至124.93%。

晶科能源及天合光能一季度雙雙實現“營利雙減”。前者Q1營收達230.8億元,同比減少0.3%,歸母淨利潤11.76億元,同比減少29.09%;後者Q1營收爲182.6億元,同比減少14.37%,歸母淨利潤5.157億元,同比減少70.83%。

歸根結底而言,光伏晶硅的低端產能過剩導致各環節產品下跌,是造成“全鏈條虧損”這一現象的“始作俑者”。

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在3月接受採訪時表示,光伏的良好前景吸引大量社會資本,而行業過去18個月的建設產能比過去18年還多。

不過,在行業較爲“困難”的背後下,亦有好消息傳來。目前,管理層已先後多次提出有關引導光伏企業減少擴產的相關政策。

日前,工信部就《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2024年本)》對社會各方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提出新建和改擴建光伏製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爲30%;在此前的5月17日,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議中曾提出“發揮好政府有形手的作用”,旨在推動產能有序建設。

往後看,光伏供給側改革仍是重中之重;對於隆基綠能來說,待行業問題好轉再疊加自身技術優勢展現之時,公司真正的“轉機”或可以進一步確定。

當然,光伏“出海”亦是隆基綠能創造“轉機”的另一舉措。2023年,公司在馬來西亞和越南的“2.8GW組件”、“3.35GW電池”項目按期逐步投產。

針對政策擾動至於光伏海外出口的憂慮,隆基綠能解釋道:公司在美國有合資組件廠,因此馬來西亞的電池產能有望繼續出口;而越南早期的電池和組件產能將被會關停,但印度、加拿大和土耳其等市場將會支持越南一半的產能繼續運行。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