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健之佳接待16家机构调研,包括兴业证券、华安证券、浙商医药等

健之佳接待16家機構調研,包括興業證券、華安證券、浙商醫藥等

金融屆 ·  07/12 05:24

2024年7月12日,健之佳披露接待調研公告,公司於4月26日接待興業證券、華安證券、浙商醫藥、中信建投、東吳證券等16家機構調研。

公告顯示,健之佳參與本次接待的人員共3人,爲董事長藍波,董事會秘書李恒,證券事務代表李子波。調研接待地點爲健之佳總部辦公大樓,北京、深圳、上海。

據了解,健之佳公司在2024年面臨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和消費市場低迷等挑戰,導致一、二季度的經營情況弱於預期和預算。公司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應對,包括調整經營策略、降低醫保依賴、加強處方藥和非藥品類的銷售等。同時,公司也在積極應對醫保政策的挑戰,通過與互聯網醫院合作、推進“診所+藥店”模式等方式,降低醫保依賴,提升經營效率。

在門店拓展方面,公司將原定的年度拓展計劃進行了調整,將更多資源聚焦於存量門店的業績提升,確保存量老店和新店的穩健增長。對於嚴重虧損的門店,公司將及時止損,減少對經營管理和業績的壓力。此外,公司還在積極推進唐人醫藥的整合工作,以提升整體業績。

在醫保合規方面,公司高度重視醫保合規風控體系建設,通過系統管控等方式積極主動合規。公司已投入資金開發了“醫保二維碼掃碼付系統”和“內部醫保稽覈系統”,以提升醫保結算合規性和效率。同時,公司也在積極配合監管部門,持續提高醫保風控管理意識和能力。

在稅收方面,公司收到了《大企業稅收風險提示函》,要求開展自查工作。公司正積極與稅務機關溝通,了解行業稅收風險事項的具體要求,並根據公司實際情況開展自查。目前,相關事項的性質確定及影響評估尚存在不確定性。

總的來說,健之佳公司在面對外部環境的挑戰時,正通過調整經營策略、加強合規管理、優化門店佈局等措施,積極應對並尋求穩健發展。同時,公司也在密切關注政策變化,與監管部門保持溝通,以確保公司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調研詳情如下:

一、公司基本情況介紹

二、投資者交流情況

1、公司近期經營業績情況?

2024年面臨經濟發展的諸多不確定性,消費市場低迷、醫保個賬減少、門診統籌醫保政策推進不及預期等政策等,公司2024年一、二季度的經營情況弱於預期和預算;二季度各月較較一季度改善不明顯,“618”不涉及醫保結算的線上業務亦低於預期。

客單價較上年同期小幅下降並逐步穩定,交易次數較同期下降。

新店和次新店受醫保政策影響較小,增長穩定且接近拓展模型。但醫保個賬減少、門診統籌醫保政策推進不及預期等政策及外部市場因素,導致醫保佔比較高的冀遼等部分地區經營受到影響,營業收入同比下降,西南地區營業收入尚有韌性但增長放緩,部分老店出現分化、營業下降。

原因主要是短期內,在醫保個賬及門診統籌改革政策的探索期,各省市探索、細化並持續完善政策、落地執行,存在不確定性和滯後性。

中長期,醫藥分業改革起步、推進,將更有力提高行業集中度和連鎖化率,對大型連鎖醫藥零售企業長期利好的趨勢不變。

公司審慎應對風險、迅速調整短期經營策略,在前期減緩二季度新店拓展目標的基礎上,結合行業及公司數據趨勢,6月初全面調降公司年度拓展計劃,確保存量老店有力應對行業競爭、存量新店和次新店穩健增長,強化降租、控費,中後臺部門全面凍結編制,嚴控資本性支出項目,以保障現金流健康和資金安全,確保公司業務和業績穩定,有能力應對行業短期危機和中期轉型挑戰。

公司將危機轉化爲降低醫保依賴,向健康品類及專業化服務、全渠道營銷深入轉型的契機,在提升合規運營水平的基礎上,推動業務加快轉型調整。

爲應對門診統籌醫保政策障礙,公司通過推進與互聯網醫院合作、通過“診所+藥店”模式依靠基層醫療機構開展門診統籌業務等形式應對。同時,公司逐步降低醫保依賴,加強受醫保影響小的處方藥、OTC,以及不受醫保影響的非藥品類的規劃、引進和銷售;充分挖掘專科門店、O2O等現有優勢渠道的業績提升機會點。調減門店擴張計劃,重點強化存量門店業績的提升,提升經營效率,提質增效、控費增效。

2、2024年的門店拓展計劃及進展?

(1)面對2024年的嚴峻挑戰,公司將原謹慎樂觀態度調整爲審慎,將年初“自建+收購”不低於2023年數量、其中自建門店830家的目標,先下調至600-800家自建、減緩二季度新店拓展目標。

在此基礎上,6月全面、大幅調降年度拓展計劃,將更多資源聚焦於存量門店的業績提升,確保存量老店有力應對行業競爭、存量新店和次新店穩健增長,特別是上年度新開800餘家門店和本年自建300家門店的培育;

對於嚴重虧損且短期內扭虧無望的門店及時止損,騰籠換鳥,減少對於經營管理和業績的壓力,釋放人力資源、管理精力至其他門店。

(2)醫保政策影響下,行業競爭激烈,大量接觸的中小連鎖企業業績波動或出現下滑,有出售意向但期許的估值水平仍較高,公司及同業上市公司市場估值水平下降。

收購方面持續推進原有項目整合,新增項目以現有區域優質且併購後整合壓力較小、能夠儘快帶來增量業績的項目爲主。

在不確定性高、政策尚未落地的區域,二季度起收購項目盡調評估、洽談更審慎,維護股東權益,避免高估值收購。

3、近期同行企業受到國家醫保局的約談,公司醫保合規情況如何?

近期,國家醫保局就醫保定點藥房存在串換藥品、超量開藥、爲暫停醫保結算的定點零售門店代爲進行醫保結算、藥品購銷存記錄不匹配、處方藥銷售不規範等問題,造成醫保基金損失,醫保局約談同行企業。

針對上述醫保問題,公司按照雲南省藥監局等監管部門要求,進行對照自查,並已提交自查方案、自查結果以及完善方案。6月末國家醫保局開始對公司開展飛檢,尚未形成最終意見。公司積極配合,將飛檢作爲學習、提升醫保管理合規水平的重要機會。

公司高度重視醫保合規風控體系建設,通過系統管控等方式積極主動合規。2016年公司自主投入400餘萬元與醫保信息服務機構共同開發了“醫保二維碼掃碼付系統”,將POS系統銷售數據真實、完整、及時傳遞給醫保系統,在大幅提升門店醫保結算合規性的同時,提升醫保結算效率。該系統在公司各省區門店逐步推行。

2024年初,公司在醫保部門支持下,與醫保信息服務機構共通過開發“內部醫保稽覈系統”。公司上傳的醫保數據次日回公司與ERP系統數據對比勾稽,及時發現可能的差異和異常線索情況,及時監督反饋醫保違規的風險。目前,該系統內取得了較好的合規管控效果,若各省區醫保部門認可,將在各省門店實施。

公司將積極與監管部門溝通,持續提高醫保風控管理意識和能力,在公司內部管理制度、員工培訓、日常監管、信息技術等方面不斷完善。

長期來看,醫保強監管有利於行業集中度和連鎖化率的提升,有利於合規程度高、規範經營的主體的長期發展。

4、同行業披露的接受稅收輔導事項,公司是否存在類似情況?其影響如何,是一次性影響嗎?

2024年初,公司收到《大企業稅收風險提示函》,要求公司結合醫藥零售行業稅收風險管理情況開展自查工作。

其中涉及總分支機構管控模式下的業務,在商業零售、服務、金融、電信等各行各業普遍存在,需稅務機關進一步確定規範標準和要求。公司積極與稅務機關溝通,了解其提示的行業稅收風險事項在具體業務管控、財務覈算等方面,系行業共性還是企業特例,了解稅務機關對其性質、稅法依據的初步思路。根據公司實際情況積極開展自查,將公司對行業特點、涉稅徵管環境、業務規範情況、與行業相似或不同的經營管控情況、自身財務及稅務處理情況、稅收法律法規依據等逐步整理,充分向稅務機關彙報、積極溝通交流,並提交自查報告。

稅務機關正認真了解、評估公司及同業企業的業務實質與稅法認定。

相關事項的性質確定及影響評估,尚不具備條件,其影響存在不確定性。

5、公司所處區域門診統籌政策的進展?

公司所處6個省市,因處方來源、流轉涉及醫院、醫生的深層次改革,涉及本省“互聯網醫院”的設置及診療監管標準的確定等,各地政策的推行仍在前期探索階段,無較大進展。

爲應對門診統籌醫保政策障礙,公司積極配合監管部門主動確保醫保合規,協調促進政策落地。通過推進與互聯網醫院合作爭取通過醫保平台獲取流轉處方、“診所+藥店”模式依靠基層醫療機構開展門診統籌業務等形式應對。同時,公司逐步降低醫保依賴,加強受醫保影響小的處方藥、OTC,以及不受醫保影響的非藥品類的規劃、引進和銷售;充分挖掘專科門店、O2O等現有優勢渠道的業績提升機會點。調減門店擴張計劃,重點強化存量門店業績的提升,提升經營效率,提質增效、控費增效。

6、唐人醫藥整合及整體收購方案推進情況?

(1)公司於2024年5-6月完成唐人醫藥20%少數股權的收購,唐人醫藥成爲公司全資子公司。

(2)在前期遼寧地區前期已完成整合的基礎上,公司將於2024年7月底對河北地區進行更深入的整合,按省級區域規劃,分立、整合爲批發+零售主體的經營管理模式,完成組織架構調整、信息系統、內控、管理等對標統一工作。

(3)2024年,唐人醫藥所處的河北、遼寧區域醫保個賬減少,門診統籌醫保政策推進不及預期等政策及外部市場因素,導致醫保佔比較高的地區經營受到影響,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除積極協調推進門診統籌政策落地等措施外,公司內部積極組織營運、商品、採購研討會,剖析問題點,唐人醫藥營運幹部逐漸轉變工作思路,嚴格執行公司營運規範、標準,拿出有針對性的改善措施,統一按集團模式推進績效改革,業績逐步穩定。

7、回購公司股份進展?

公司使用自有資金2,000萬元~3,000萬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部分股份,用於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截止6月30日,公司已回購股份85.55萬股,回購金額2,371.37萬元。

從市場來看,在消費低迷,醫藥行業政策調整、醫保個賬減少及統籌醫保落地滯後、醫保強監管、行業稅收風險重大不確定性等影響,行業競爭激烈,行業營業收入、利潤均出現較大壓力,疊加多重不確定性因素的情況下,同行業企業市值仍面臨持續下降壓力。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