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财报深度解读】建设银行,六大行中为何第一个向薪资开刀?

【業績深度解讀】建設銀行,六大行中爲何第一個向薪資開刀?

BT財經 ·  07/15 19:00

作 者 | Han

前有基金“退薪令”,後接券商“降薪潮”,銀行業也沒能逃得過大金融降本增效的趨勢。

銀行業“勒緊褲腰帶”早有傳聞,2024年初圍繞股份行展開。春節期間,浦發銀行( 600000.SH )用一封家書代替年終獎的內容衝上熱搜,但後來“家書抵萬金”被證不實;5月財聯社曝多名平安銀行( 000001.SZ )員工獎金縮水,信用卡、汽車金融等業務板塊甚至全員績效“六折起”。

降薪的趨勢,國有大行似乎也沒能逃得過,最先受到較高關注的是建行。

據《第一財經》等多家媒體報道,7月初,建設銀行進行大規模降薪,且子公司降薪幅度大多高於總行。細分來看,總部員工降薪至少10%,高管薪酬降幅可能更大;多數子公司減薪幅度比總行更高,但表現較優的業務降幅限制在個位數。

公司要求對此事三緘其口,卻意外進一步引發事態受關注。據《中國新聞週刊》7月5日發表的文章,當媒體向多位建行總行、分行的員工求證降薪事宜時,受訪人員均表示“較爲敏感”,公司已不允許員工回應此事。

如此遮掩,如同以紙包火,也讓不少金融從業者感到“薪”慌。

人均薪酬十年增長40%

從財務的視角而言,人均薪酬本是“冷暖自知”,它會隨着企業營收、利潤的變化而調整。是漲是跌,只要符合經營邏輯,其實也就無可厚非。

回顧近十年,據同花順數據,建行2014年以來“人均創收”和“人均創利”兩項指標分別從153.22萬元和61.19萬元逐年攀升,在2021年和2022年達到234.66萬元和92.10萬元的高點,此後有所回落。

“人均創收”從2022年開始連續兩年下降,“人均創利”在2023年小幅下滑到88.27萬元。

人均薪酬的走勢與上述創收、創利指標關聯波動,也在逐年攀升後在2022年達到了35.99萬元的峯值,並在2023年回落至34.32萬元。

從2014年的24.71萬元,到2023年的34.32萬元,十年間,建行的人均薪酬漲幅約爲38.89%。

人員數量的變化,也是影響薪酬變化的因素。2023年,建行在職員工數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同比增加2.4萬人至37.69萬人,增幅爲6.89%。增員過程裏,公司的利潤表現下滑——2023年,建行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速放緩至2.71%;記在負債表裏的“應付職工薪酬”從2022年的493.55億元增加至525.68億元。

另外,建行的經營壓力,在2024年第一季度繼續增加……

營收利潤雙雙陷入衰退

2024年一季度報告顯示,建行實現營收2009.28億元,同比下滑2.97%;歸母淨利潤868.17億元,同比下滑2.17%。開年首季營收、利潤就雙雙下滑,這幾乎是建行上市以來的頭一遭。

國聯證券5月9日發表的研報,分別分析了拖累建行營收和利潤下滑的因素。

營收的縮減,主要是中收(中間業務收入)拖累所致。2024年一季度,建行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錄得392.78億元,同比下降8.69%,增速較2023年下降8.40個百分點,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保險、基金等行業費率普遍下降。

利潤的縮減,問題主要出在生息資產規模與撥備計提上。2024年一季度建行生息資產規模、撥備計提對淨利潤的貢獻度分別爲9.20%和1.41%,分別較2023年縮減了3.61個百分點和2.32個百分點。

放在行業裏面看,營收和利潤雙雙下滑,也是整個銀行業、尤其是國有大行2024年一季度經營的縮影。當季六大國有大行營收全部同比下滑,歸母淨利潤也幾乎全盤皆墨。

存貸業務兩端,建行保持着身爲國有大行的穩健。當季建行利息淨收入爲1497.31億元,同比減少了2.19%,但增速較2023年反彈了1.92個百分點,這樣的改善主要是因爲息差拖累減弱。

2024年一季度末,建行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25.03萬億元,較2023年末增加了1.17萬億元,增長4.90%。對公業務在其中起到了支撐性的作用,公司類貸款和墊款較2023年末的增速高達10.37%。新增貸款投向圍繞“五篇大文章”,在普惠、綠色等方向均維持較大投放力度。

淨息差雖有改善跡象,但壓力依舊沉重。建行2024年一季度淨息差爲1.57%,同比下滑幅度是26個點子,與2023年30個點子以上的下滑幅度相比已經開始收窄。

資產端的收益率還在下滑,當季生息資產收益率走低至3.29%,上述國聯證券研報分析,這主要因爲2023年LPR多次下調導致重定價壓力增大、前期存量按揭利率調整影響仍需消化等。此外,建行負債端備受關注的存款定期化態勢也在一季度延續,季末該行活期存款的佔比下降到了42.87%。

理財子公司利潤跌幅較大

銀行業一度希望把中收打造爲“第二增長曲線”,但這條路想要走通並不容易。正如前文說到,中收是拖累建行2024年一季度營收的主要原因,而這樣的拖累已經由來已久。

從2023年起,建行的中收就開始增長乏力,尤其是資管業務表現不佳。2023年,建行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同比下滑0.29%,而前三季度還能保持小幅增長。資產管理業務收入爲106.80億元,比2022年大幅減少了34.01%、55.05億元。據財信證券發表於2024年4月18日的研報分析,最主要的原因仍是理財及信託產品規模下降,相應收入下降。

橫向比較來看,因爲權益市場表現低迷、投資者風險偏好變化等多重因素,大衆理財興致低迷,成爲了全行業面臨的問題。但是2023年建行理財子公司(下簡稱“理財子”)的表現,還是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據《第一財經》和《新京報》等多家媒體梳理,2023年,隨母行業績披露2023年業績的14家理財子中,有九家淨利潤出現縮減,佔比超過六成,其中有八家降幅爲兩位數,建行理財子“建信理財”就是其中利潤降幅最大的兩家之一。

天眼查數據顯示,建信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由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2023年建信理財淨利潤同比減少53.42%,由28.40億元降至13.23億元,座次排名也因此大幅下滑。從總體盈利情況來看,上述14家銀行理財子2023年淨利潤同比降幅接近19%——顯然幾乎“腰斬”的建信理財沒有摸到這個行業平均水平。

建信理財的走頹之勢已有兩年。在2021年規模摸高到2.19萬億元后,建信理財已經連續兩年規模回落,在2023年末縮水到1.5萬億元。昔日四大國有銀行理財之首的建信理財,如今規模卻已經低於其他三大國有銀理財子。

市場普遍將建信理財的規模縮水歸因於競爭激烈的行業問題,但是與此同時,建信理財頻頻被罰的消息也不斷傳來——這或許也意味着,建信理財需要在合規性上繼續自我完善,來重獲投資者的選擇。

幾乎每個月都在收罰單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在6月下旬發佈了多張行政處罰信息,公開內容顯示,建信理財、平安理財等5家銀行理財子(公司)被罰共計2900萬元。其中,建信理財被曝在業務存在未能有效穿透識別底層資產、信息披露不規範等違法違規行爲,被罰400萬元。

南方週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發現,建信理財是唯一一家2023年和2024年兩年連續被罰的理財子

不只是在理財子方面,最近幾乎每個月,建行都會因爲被罰而受到關注。2024年7月初,國家金監總局天津監管局開出罰單,來自建行的兩名員工被終身禁業,其中一人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6月6日,建行鄭州直屬支行被國家金監總局河南監管局行政處罰,原因是貸前調查未盡職、違規發放個人住房貸款。5月24日,建行河南省分行等四家分支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爲被開罰單,合計罰款470萬元……

在暴力催收方面,建行亦有負面被曝光。據央廣網5月報道,多位向建行借款、但無法按時還款的消費者遭遇了騷擾家人或暴力催收。該篇報道調查發現,建行信用卡中心的電話外呼催收業務,以及地方分行的部分信用卡逾期催收業務,都外包給了催收公司。更值得關注的是,這類消費金融領域暴力催收亂象背後,隱匿着個人信息被違法出售的問題。建行雖然沒有參與到亂象環節,但是更審慎合規的經營,以及防範聲譽風險,都是必須重視和思考的命題。

催收背後,2023年建行信用卡貸款、個人經營貸款的不良率都出現了明顯增長。其中個人信用卡貸款不良率從1.46%上升至1.66%,個人經營貸款不良率從0.65%上升至0.95%。

好在建行整體資產質量保持平穩。2024年一季度末,建行不良率爲1.36%,較2023年末壓降了1個點子。季末撥貸比、撥備覆蓋率分別爲3.24%、238.17%,較2023年末分別下滑了5個點子和1.68個百分點,顯示撥備計提與整體風險抵補能力維持在較充足水平。資本也有能力支撐後續擴表,2024年第一季度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爲14.11%。

近些年,建行的“其他非息”表現也較爲突出,2023年同比增長了53%,錄得367.57億元。具體來看其中,投資收益168.87億元,較上年增加22.44億元;匯兌收益在匯率波動、外匯業務相關受益的影響下大幅增至32.47億元,比上年增加了27.52億元。公允價值變動損失了36.15億元,損失額收窄。

在金融界業內,建行的薪酬調整無疑是一件“紙包不住火”的事情,從業者擔憂降薪蔓延,大衆與投資者“吃瓜”參與。不過這件事情之外,市場更期待建行展現國有大行的責任感和擔當。

在全行業迎接轉型和變革的時代,建行深厚的市場根基和強大的品牌力量,是不確定性的行業趨勢裏,愈加顯眼的標杆。降薪的“瓜”終究會過去,更重要的是在困境之中,建行如何找到新的發展動力,通過創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來優化資產結構、加強風險管理、增強抗週期能力、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趨勢——這才是市場對建行展現國有大行領導力、帶領行業穿越週期的關鍵期待所向。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