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同样做折扣超市,它为何走了一条不同于山姆、Costco的路

同樣做折扣超市,它爲何走了一條不同於山姆、Costco的路

聯商網 ·  07/17 21:21

出品/聯商翻譯中心

編譯/松柏

超市是普通民衆生活中的“必需品”,但也可以是“調味劑”。

近幾年,業內掀起了一股自有品牌之風,無論本土零售企業,還是外資零售巨頭,他們或是陸續佈局,或是繼續深耕,比如盒馬旗下的盒馬NB、叮咚買菜旗下的良芯匠人,又比如山姆旗下的Member’s Mark、開市客旗下的Kirkland。

但對於區域性、地方性超市而言,這條路真的好走嗎?未必如此,硬折扣鼻祖ALDI英國前高管保羅·福裏(Paul Foley)曾透露,爲了建立完整的自有品牌線,並且與知名品牌在品質和價格上一較高下,花費了十幾年的時間,甚至早期還要自己掏錢租賃機器給供應商用。

在美國,有一家區域連鎖超市另闢蹊徑,即Grocery Outlet,字面意思是“奧萊超市”或“食品雜貨直銷超市”。它不專注於研發自有品牌,反倒成爲專業的知名品牌“搬運工”。

截至2024年年初,該公司共運營468家門店,過去5年的年均新開門店數和銷售額趨於穩定。單店平均銷售面積約1300㎡,提供超過上萬個SKU,具有典型的傳統超市特色。但是,它的運營模式和商品組成十分“不傳統”,且正是這種“落差感”深受當地民衆喜愛。

Grocery Outlet到底有什麼魔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背後的故事。

01

創始人從賣“剩貨”起家

1946年,創始人吉姆·裏德(Jim Read)萌生了一個想法:在舊金山灣區以折扣價向市民出售平價食品。於是,他通過政府購買了大量二戰後軍隊剩餘的罐頭食品,並開設零售店以超低價賣給消費者。1959年,吉姆收購了灣區連鎖店“大紅利食品”(Big Bonus Foods),該店也銷售剩餘商品。賣“剩貨”的理念扎根於此。

隨着規模不斷擴張,生意蒸蒸日上,吉姆急需理順供應鏈和運營,確保公司能夠從零開始,穩紮穩打地發展。他不再只從政府採購,而是盯上了全國性品牌商。1971年,吉姆與德爾蒙特食品公司簽署了第一份大型供應商協議,1973年又與倫納德·唐斯簽署了運營商協議。可惜天有不測風雲,正當事業蒸蒸日上之際,吉姆病倒離世。

幸運的是,他的兒子史蒂文和彼得接管了公司,繼續拓展業務。在此期間,兄弟倆將公司從10家店擴張到100多家。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陸陸續續與全國各地的CPG公司建立了深度捆綁關係,進一步夯實了吉姆模式的基礎,並一直延續至今。

時間快進到2006年,公司任命了裏德家族的第三代,麥格雷戈·裏德(史蒂文的兒子)和埃裏克·林德伯格(彼得的女婿)爲聯合首席執行官。這不僅保持了家族經營公司的傳統,而且還實現了可觀的增長。

2009年,公司推出了“Grocery Outlet Bargain Market”業態,從此定位轉向“提供優質新鮮食品的社區超市”,也成了如今公司的中流砥柱。同年,伯克希爾合夥人有限責任公司收購了Grocery Outlet超市的多數股權。

2012年,Grocery Outlet收購了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家折扣雜貨連鎖店“Amelia’s Grocery Outlet”。這次收購幫助其將業務擴展到了美國東海岸。2014年,伯克希爾將其所有權益出售給私募股權投資者Hellman & Friedman,此後公司進入新的增長階段。

02

不同尋常的折扣超市模式

(1)獨立運營者+規模化小企業

獨立店主(Independent Operator,簡稱IO)是該公司運營模式的核心。

公司CEO埃裏克·林德伯格(Eric Lindberg)解釋道:“要想真正了解我們的經營模式,最好的方法就是親自走進一家店鋪,找到店主和他們聊聊。這與單純管理一家商店大不相同,而是在經營自己的事業。”

林德伯格表示,公司承擔了IO無法獨自完成的工作,比如採購商品、管理供應鏈和維護先進的技術系統。“而IO則履行了總部無法集中完成的事項,比如在當地招聘和管理員工,以獨特而真誠的方式回饋社區,生活在社區中,並在與顧客接觸的第一線做出決策。”

每年雖然有超過上萬人提交申請,但月均僅15-20人能進入待選名單,而且要先接受40-60小時的評估。一旦被選中,流程就會變得更加嚴格,要扎根於一線門店,接受爲期4-6個月的培訓計劃。完成培訓後,申請者需要提交一份商業規劃,包括對當地市場的競爭分析、運營戰略、營銷行動和預估財務業績,通過最終考覈後才能成爲新的IO。

一旦錄用,總部就會對IO予以足夠的信任,不會對其工作進行過多幹預。這種方法在零售業中也算獨樹一幟。傳統上,大多數零售商都有熟悉的店鋪、地區和區域經理層級制度。根據組織規模的不同,可能還會有更多的高級副總裁和執行副總裁職位,他們都在緊握拳頭管理運營,以確保遵守總部制定的策略。相反,Grocery Outlet甚至連統一的貨架陳列圖都沒有。

林德伯格指出:“我們管理的範圍和IO管理的範圍之間有一條明確的界限。我們達成共識的是品牌標準,這是由我們決定的。”品牌標準涉及一套基本的要求,即店鋪乾淨明亮、商品陳列得當、庫存充足且標識清晰。IO控制所有與店鋪體驗相關的變量,負責訂購商品和管理庫存、進行本地營銷,以及招聘和培訓員工。

林德伯格說:“我們的地區經理稱爲DSM,其中的S代表銷售。他們不是監管10家店鋪,而是管理35-40家店鋪”“這與常規零售業大不相同。我們讓IO發揮主觀能動性,做他們認爲對顧客和社區最有利的事情。他們運用我們提供的工具,而我們都對品牌標準達成共識。”

IO最初投入資金建立自己的業務,但公司的利益保持一致,並最終與總部分享店鋪層面的毛利,形成了一種“規模化小企業”模式,這種模式難以被競爭對手複製。正因如此,企業的可擴展性強、固定成本較低,在行業逆風時提供了進一步的保護,順風時則水漲船高。

(2)機會性採購+尋寶體驗

該超市的採購有別於傳統商超,善於抓住機遇,以大幅折扣購入貨源,如短保期或臨期商品、生產過剩、訂單取消,以及包裝變更的產品,最終以低於傳統超市40%至70%的價格提供優質的名牌商品。由於大批量採購、收入原本浪費的庫存,該超市收穫了大批供應商的青睞。這種做法也稱作“機會性採購”,與品牌折扣鼻祖TJX的做法不謀而合。

其產品組合也包含了機會主義採購,並與按訂單生產(MTO)的常規採購形成鮮明對比,前者的採購比例在60%-70%,剩餘30-40%來自MTO。採購的機會主義產品越多,消費者的價格就越優惠,利潤也就越高。MTO採購更多集中在日常必需品,如牛奶、雞蛋、糖等,未來不排除會針對這些品類開發自有品牌商品。

可以想象,雖然能以低價出售商品,但不可避免地導致了供應的“不穩定性”。某一週可能有一種產品大量剩餘,而接下來幾周就從貨架上消失。喬氏超市(Trader Joe’s)和開市客(Costco)的產品陣列中也有此類商品。有趣的是,忠實顧客理解並喜歡這種不穩定性。

雖然每個品類中都有“常備產品”,但鑑於獨特的採購模式,這些商品的品牌每週都會變化。這可能會讓追求品牌一致性的顧客望而卻步,但也會吸引另一批專門爲這種獨特的“尋寶”體驗而來的顧客,他們每週甚至每天都會來店裏。前商品總監阿曼達·奧倫(Amanda Oren)將這些顧客描述爲“便宜貨獵人”。

Grocery Outlet設有總部採購團隊,包括採購和庫存規劃小組,擁有經驗豐富的採購員,以及有着長達數十年合作關係的CPG公司。採購團隊在評估機會時高度挑剔,保持嚴謹但又注重解決問題的方法。爲了持續提供讓顧客眼前一亮的產品,公司不斷與新的供應商接觸,維持關鍵產品類別的充足庫存。

(3)靈活配送體系+內部操作系統

一旦與供應商達成採購協議,Grocery Outlet就會迅速行動,接收、處理並分發貨物。公司打造了一套獨立的操作系統,讓IO能實時查看所有庫存,大幅縮短了上架時間。IO通常每週訂購多次,這帶來了更高的庫存週轉率,更低的損耗率,以及貨架上頻繁更新的產品。

公司還有專門的團隊處理需要重新包裝或貼標的特殊情況。這些商品可能包括沒有UPC標籤的產品、貼錯地區標籤的商品,或包裝受損的庫存。爲了控制成本,公司依靠自己的配送和運輸網絡,包括卡車、海運和鐵路,以及時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將商品送到配送中心和門店。既可以從配送中心發出,也可以直接從供應商發出。

截至2024年1月,Grocery Outlet通過八個主要配送中心分發庫存,其中三個由公司自己運營,五個由第三方運營。公司擁有自己的運輸車隊,同時與運輸合作伙伴保持着牢固的關係,確保爲門店提供穩定可靠、按時送達的服務。

關於內部操作系統,公司下了很大的功夫,基本上滲透到了前端後端所有環節,如銷售點系統、倉庫管理、人力資源規劃、供應商跟蹤和線索管理、店鋪通信、房地產租賃管理以及財務規劃和分析系統。

(4)紐帶關係+用心服務

前文提到,每一家門店的員工由IO負責招聘,且往往是選自當地社區。所以每當一家新店開業時,店主會邀請附近的居民親臨現場,爲當地社區捐助善款,並組織大家參與特別活動,例如限時搶貨比拼,看誰在固定時間內往購物車裏塞滿了更多的商品。諸如此類,很大程度上拉近了與社區居民的距離,營造了和諧的氛圍,有效地減少了零元購的現象。

傳統上,折扣超市負責把價格打到最低,顧客服務從來都不是核心。以美國ALDI和LIDL爲例,顧客進店後基本上是全自助,下意識都會自己搞定一切,就連買單後也是推車到固定區域裝袋。但Grocery Outlet不一樣,公司的使命是“讓生活更美好”,並且強調客戶服務是運營的核心。在這裏,員工和顧客更像是好朋友,甚至是親人。

說到這裏,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有趣的故事。在近400個零售點中,位於內華達山脈的山麓地帶的門店屢次成爲Grocery Outlet表現最佳店鋪之一。該店選址加利福尼亞州格拉斯谷,因路途崎嶇、位置偏遠、人口密度小,很多連鎖店對這裏“避而遠之”。甚至有人將格拉斯谷稱爲“食品沙漠”。

提到食品沙漠,人們可能會聯想到城市貧困地區,但像格拉斯谷這樣的鄉村地區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因爲那裏的食品店稀少,而且很少銷售優質食品。Grocery Outlet的到來改變了當地居民的生活。該公司並沒有因爲這裏配送困難就刻意提高商品單價,而是維持了整體的價格水平,並且根據當地居民的需求採購商品,獲得了消費者的信任和青睞。

03

最大的優勢往往也是最大的劣勢

該連鎖超市的優勢之一在於,機會性採購的理念源自創始人,並根植於公司內部,所以在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在積累資源,蓄積強大的供應鏈池。但這種模式(即銷售積壓品、瑕疵品等)限制了選擇,也因此縮小了目標客群。

目前,基本上沒有供應商與其簽訂長期合同協議,也就意味着不存在獨家供應、按指定數量和價格供應。雖然忠實顧客知道同樣的商品可能只能買到一次,但一些品類可能會以不同品牌的形式多次出現,一旦顧客形成習慣,就得想方設法找到替代品,隱形中增加了採購難度和風險。

據其年報顯示,“在可比門店銷售額連續多年增長之後,我們在2021財年出現了同比下降,”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便是供應鏈被打斷。雖然2022、2023財年立馬有了回升,但該零售商還是透露了對大環境的擔憂。

另外,競爭格局是高度分散和本地化的。當下,Grocery Outlet的客戶最常提到的超市還是沃爾瑪和Safeway,這是因爲它們的門店地區分佈重合度非常高,也意味着消費者會將其進行對比。但未來,隨着ALDI和LIDL等折扣超市的擴張,西海岸的競爭會變得愈發激烈。雖然Grocery Outlet雄心壯志,揚言有潛在可能將門店數提升至4800家,但這意味着它必須打入中部或大舉進軍東海岸,可謂困難重重。

究其原因,該連鎖超市十分依賴IO模式,而這又不是可以輕易複製的。雖然前期保持“嚴進”,但在品牌形象和具體的門店運營上,很難保持一致性。儘管公司採用放權制,但可比門店銷售額至關重要,決定了總部能否長期走向成功。加強擇機採購、精選生活必需品、優化庫存管理、保證門店環境、維護顧客關係等,所有這些都需要在不受“監管”的情況下有條不紊地進行。

換句話說,成也IO,敗也IO。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