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雷军不是造梦师,小米不是梦工厂

雷軍不是造夢師,小米不是夢工廠

雪豹財經社 ·  07/21 23:21

雷軍的第五次年度演講,主題詞是勇氣。

雖然不少信息之前都在網絡上以不同形式傳播過,但這的確是雷軍第一次在千萬觀衆面前,完整講述一個關於勇氣、關於後來者成功坐上牌桌的故事。

最近幾年,我們時常會聽到這樣一種論調,“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的”“只要肯吃苦,就會有吃不完的苦”。它像一股股冷風,試圖吹滅我們心中的火焰,讓我們對奮鬥和夢想產生懷疑。

雷軍年度演講的不凡之處在於,他本人和小米公司的成長曆程,就是一個後進者通過不斷努力、不停吃苦而實現逆襲的勵志故事,包裹在一層由勇氣和夢想織就的美麗外衣下面。

創新和勇氣,小米都有,但不是它做得最好的事,也不是雷軍帶領小米一往無前的源泉。

雷軍造車,在決策的過程和節奏上,跟十年前小米進入智能手機行業幾乎如出一轍。

在蘋果發佈第一代iPhone之後和小米發佈第一代手機之前(2007-2010 年),一些品牌和產品已經嶄露頭角:

HTC聯合谷歌推出全球第一款安卓手機HTC G1、三星誕下了Galaxy系列、魅族的第一款智能手機M8問世,LG、摩托羅拉、黑莓等廠商也開始出手。連後來一直被惋惜或嘲弄“未能及時跟上智能手機潮流”的諾基亞和黑莓,也在2008年分別推出了自己的首款觸屏手機。

初代iPhone開啓了智能手機的新紀元,也激發了其他公司對智能手機研發的熱情。

不管是盲目跟風、亡羊補牢還是順勢跟進,這一時期,市場上出現了形形色色的產品,推動了智能手機的發展與普及。

那幾年的造夢者,是喬布斯。

雷軍做手機,穩紮穩打。用他自己當年的話說:“你做一件事情肯定要了解同行做到什麼程度了,要做充分的市場調查。”

充分的市場調查,背後就是一個不斷梳理籌碼、計算勝率的過程。多算勝,少算不勝。

小米官宣造車是在2021年,此時距離特斯拉發佈Model S也過去了差不多十年。站在這個節點上,雖然還存在一些爭議,但汽車產業的未來是新能源汽車,這個判斷已經具有較高的共識度,也得到了市場數據的印證。

所以,不管雷軍有沒有“在70天裏進行85場200多人的訪談”,都不影響他得出最後的結論:“智能電動車是大勢所趨。”“造車,必須幹。還要做長期投入的打算,至少投100億美元。”

想幹翻特斯拉的不在少數。但即便到了眼下,特斯拉都還沒遇到過一個像樣的對手。從企業經營的角度,到2022年底,國內的蔚小理都沒能在10萬輛這個門檻上迎來扭虧爲盈的轉折點。質地更脆皮的PPT造車公司們紙上談兵,新勢力小透明們勉強量產又賣不動,它們都在淺吻了一下新能源的羅曼蒂克後迅速消亡。

在新能源汽車這個行業裏造夢的人,是馬斯克。他給華爾街造的最新的夢,是2.5萬美元的入門級電動車Model 2。

雷軍,既不是造夢者,甚至也不是最早的趨勢追隨者。

智能手機時代,起勢者iPhone,“首席順勢者”HTC、三星。電動車時代,起勢者特斯拉,“首席順勢者”蔚小理。

但雷軍的長處是,一旦認定了一件事,他會是那個擰乾毛巾裏最後一滴水的人。狠起來的時候,還可能會把毛巾擰斷。

正如雪豹財經社在兩年前的一篇文章中的判斷,“新富顛覆舊貴的故事聽起來很美,但在真實的商業社會,更多的是巨頭後發制人、新公司成爲探路石的冰冷現實。”

從這一點上,小米的策略很像善於後發制人的騰訊:在市場競爭中採取跟隨者的角色,觀察並學習市場上的先行者,然後通過自身的優勢快速迭代,最終實現超越。

今年的演講,雷軍又帶火了一本書:《人類群星閃耀時》。最近還有一本《鄉下人的悲歌》,據說金融圈的人集體捧讀。

大概兩年前,他們還追捧過另一本書:《納瓦爾寶典》。

在這本書的結尾部分,知名硅谷天使投資人納瓦爾推薦了十幾本書,但他又特別強調,這不是他閱讀源泉的全部:

我在分享書目的時候,大概有2/3的書是不會說的。之所以不說,是因爲我覺得不好意思,這些書聽上去不像好書,談論的話題似乎微不足道或傻里傻氣。所以我不會把自己讀的所有書都跟人分享。我什麼書都讀,包括被別人視爲垃圾的書,甚至別人認爲應該受到譴責的書。我也讀那些跟我觀點完全相反的書,以此啓發自己思考。

德魯克說,每一個成功的組織背後,都曾經有人作過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

我們好奇的是,對雷軍來說,關於造車,那個最難的決定是什麼?他在舞臺上袒露的那些苦、難和迷茫,都太淺了。

雷軍年度演講就像納瓦爾的書單一樣。他只說了一半,而無法言表的那一半,有可能藏着更重要的祕密。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