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港股概念追踪 | 国内电解铝产能接近天花板 供需缺口或持续存在(附概念股)

港股概念追蹤 | 國內電解鋁產能接近天花板 供需缺口或持續存在(附概念股)

智通財經 ·  07/23 19:00

7月23日,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聯合發佈《電解鋁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

智通財經APP獲悉,7月23日,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聯合發佈《電解鋁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其中提到,優化產業佈局和產能調控。嚴格執行電解鋁產能置換政策,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不再新增電解鋁產能。到2025年底,電解鋁行業能效標杆水平以上產能佔比達到30%,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行業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達到25%以上,再生鋁產量達到1150萬噸。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在6月18日,國家發改委表示,正在抓緊出臺電解鋁、數據中心、煤電低碳化改造和建設等其他重點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而後6月19日,鋁業股早盤普漲,中國鋁業(02600)漲3.44%;中國宏橋(01378)漲2.11%,報12.58港元。

中信建投此前指出,電解鋁消費與地產竣工掛鉤,地產標籤使市場對電解鋁板塊不抱預期或抱以悲觀預期。但是,2024年1-5月國內鋁消費增長7%,充分證明地產竣工對電解鋁的負向影響被新能源汽車輕量化用鋁、光伏邊框支架、高壓輸變電等領域高增有效對沖。該行指出,2024-2026年全球電解鋁供需缺口持續存在,超百萬噸的中國缺口利於推動行業高利潤。

據國泰君安期貨研究表示,以光伏和汽車行業爲代表的原鋁“新消費”預計能夠帶來全年3.2個百分點的增速貢獻,再疊加傳統“地基電”行業以及鋁材出口需求,2024年國內原鋁需求增速或可達3.6個百分點。相較上半年,今年下半年預計地產用鋁需求仍會有較大的減量拖累,基建需求則將繼續抬升,光伏消費亦仍會呈現季節性的環比增長,儘管對比去年同期的增量看可能將明顯放緩。

該機構表示,自2021年至今不斷在重申對鋁品種的長趨勢定性:這是一個供給側的穩定性已經在趨向下降的商品。2017年供改之年給到的電解鋁產能天花板,疊加2021年政策層面對高排碳產能的剛性約束切實落地(可視爲“雙碳”格局在政策維度真正確立的元年),以及近兩年越來越成爲一方重鎮的西南產區不斷上演的缺電減產,都在不斷夯實這一判斷。

今年國內市場整體依然處在低速增長的供應環境中,“低產”有一定的確定性,而今年5月23日國務院印發的《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亦進一步強調需要“嚴格落實電解鋁產能置換”,給到市場產能天花板的預期指引比較明朗。

產能方面,今年全年國內電解鋁產量或可達4300萬噸,同比增速接近3.5%(略高於去年的3.1%)。上下半年同比增速或分別在5.8%、1.4%,可見下半年產量增速相較上半年大概率呈現邊際下行。

受益於鋁價上行,截止到2024年6月11日,電解鋁平均利潤爲2803元/噸,同比增長8%。同時,多家鋁業公司上半年業績亮眼:

據披露,雲鋁股份(000807.SZ)7月10日晚間發佈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淨利潤24億元—26億元,同比增長58.42%—71.62%。天山鋁業(002532.SZ)預計上半年淨利潤20.7億元,同比增長103%。報告期內,鋁錠和氧化鋁生產成本和去年同期對比保持穩定,使得報告期內公司電解鋁板塊、氧化鋁板塊經營業績同比大幅提升。中國鋁業(601600.SH)公告,預計2024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人民幣65億元至人民幣73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人民幣31億元至人民幣39億元,同比增加90%至114%。

中信建投證券研報認爲,國內電解鋁產能接近天花板,供應缺乏彈性,海外電解鋁產能建設和投放低於預期,這意味着2024—2026年全球電解鋁供需缺口持續存在,超百萬噸的中國缺口利於推動行業高利潤。鋁板塊基本面紮實,不應被貼上地產標籤而被埋沒,預期差修正的力量不容小覷。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當前電解鋁需求韌性顯著超越預期。建築型材開工並未明顯下滑,工業型材和線纜開工處於近年同期新高水平,板帶箔產量同比微增且具備持續改善預期。短期供給衝擊之下顯性庫存下降驗證需求韌性。預計電解鋁供給年內雖然仍存增量,但增速將會下移。綜上,預計年內國內電解鋁行業將呈緊平衡態勢,鋁價以及噸鋁盈利將維持高位。看好鋁板塊佈局機會,維持鋁板塊“強於大市”評級。

相關概念股:

中國鋁業(02600):氧化鋁及電解鋁全球第一,公司氧化鋁產能2226萬噸,鋁土礦自給率52%,電解鋁產能800萬噸,預計24年電解鋁產量700萬噸,氧化鋁產量2200萬噸,歸母淨利129億,對應當前PE9.4x。

中國宏橋(01378):氧化鋁及電解鋁產量全球第二,公司氧化鋁產能1950萬噸,其中印尼200萬噸,鋁土礦自給率100%,電解鋁產能646萬噸,預計24年氧化鋁產量1950萬噸,電解鋁產量630萬噸,歸母淨利211億,對應當前PE4.8x。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