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西财财政税务学院学子“三下乡” 见证大足铁山振兴画卷

西財財政稅務學院學子“三下鄉” 見證大足鐵山振興畫卷

環球網 ·  07/25 05:33

來源:環球網

2024年7月8日到12日,西南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多財鐵山行實踐隊”前往重慶市大足區鐵山鎮開展了爲期5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圍繞大足區“一主兩輔”鐵山鎮四大特色產業,對當地黑山羊養殖、中藥材白芷種植及加工和“稻+漁”水產養殖情況深入田間和企業,進行了實地走訪與調研。

鐵山鎮農業中心與實踐隊座談

政策引領上樓圈養,代際分明優育黑山羊

7月8日,實踐隊在鐵山鎮農業中心周林主任的帶領下,探訪了坐落於鐵山鎮雙橋村的瑞豐黑山羊養殖基地。一群全身純黑、耳朵細長的大足黑山羊,以它獨有的魅力,引領着鐵山鎮村民走向致富路。在基地調研時,養殖負責人向實踐隊自豪地介紹:“與國內普遍一年一胎、一胎一羔的山羊相比,大足黑山羊平均兩年三胎,每胎可產兩到三隻,最多一胎六隻,繁殖能力強”。

爲進一步提升養殖水平,基地積極響應中央一號文件關於推廣“科技小院”的號召,創新性實施種羊上樓養殖模式,走出了一條科技引領、產業化發展的新路子。目前,該基地已被西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選定爲教學科研基地,實現了企業與高校之間的深度合作與互利共贏。

步入基地內部,實踐隊員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養殖區域被巧妙地設計爲四層樓,每一層都根據山羊的不同種系進行了嚴格的分欄管理。公羊與母羊、不同代際的山羊被分別安置在不同的欄區內,有效避免了近親繁殖的風險。更令人稱奇的是,每一隻山羊都佩戴着屬於自己的“羊標身份證”——電子耳牌。這些耳牌顏色各異、易於區分,詳細記錄了山羊的代際信息和所屬種系,爲種羊的精細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基地負責人向實踐隊介紹黑山羊養殖情況

經過多年發展,鐵山鎮的黑山羊產業已實現由“小弱散”向“大強專”的華麗蛻變。截至2024年4月,全鎮已培育出黑山羊龍頭企業1家、微型企業及家庭農場103家、專業合作社9家會員1120戶。現有規模養殖戶達到了433戶,其中建有市級種羊場1家、一二級擴繁場26戶。全鎮黑山羊存欄量高達2萬隻,年出欄量達到了2.8萬隻,年產值突破5000萬元。

人才聚力中藥企業,科技振興白芷種植

7月9日上午,陽光正好。實踐隊邁進了重慶祥源中藥集團的大門,開啓了一段別開生面的探訪之旅。

步入包裝車間,一股濃郁純正的中藥香氣充盈鼻息,隊員們看到傳統的人工操作仍佔據主導地位,智能化轉型的足跡尚淺。負責人解釋道:“當前,我們正處於產業鏈的初加工階段,此階段工序相對基礎,人工操作不僅能夠有效控制成本,還能積極促進當地就業。”

車間工人包裝中藥材

午後,北京市中醫藥協會負責人來到鐵山鎮,對中藥材種植與加工進行了深入考察與指導。山路崎嶇,抵達山頂,眼前豁然開朗,種植的白芷如同翠綠的織錦鋪展在大地上,點點白花鑲嵌其間,繪就一幅生動的田園詩畫。

截至目前,鐵山鎮建立了12箇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創新性地推行了“公司+合作社+種植戶”的合作模式。全鎮中藥材種植面積已突破11000畝,其中白芷種植面積高達8000畝,稻藥輪作(川芎)面積達到2000畝,其他中藥材面積1000畝,年交易量穩居4000噸以上,交易額突破億元,產品遠銷河北、山東等全國各地。

“人無我有”差異化養殖,大足冬蝦帶來致富“錢景”

7月10日上午,實踐隊踏入了大足冬蝦產區良種場的懷抱。穿過稻香四溢的田埂小徑,可以看到一排排潔白的塑料桶整齊排列,內部滿載充滿活力的蝦苗。

養殖負責人韓永琴向實踐隊員們介紹:“依託我們精心培育的蝦苗,大足冬蝦能夠在寒冷的12月提前端上餐桌,比傳統養殖週期縮短了兩個多月。”據悉,大足冬蝦比湖北量產大區還提前一個半月搶在春節前上市,價格能賣到80-150/斤。

下午,實踐隊隨同鎮農業中心迎接上級農業專家視察指導,專家對冬蝦養殖中可能面臨的近親繁殖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建議政府發揮引導作用,攜手企業與科研機構,共同開展控制變量實驗,深化產學研用融合,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攻克這一技術難題,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繁殖基礎。

實踐隊了解“冬蝦”養殖情況

鐵山鎮憑藉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優勢,巧妙運用“冬春賣全國,夏秋品鮮蝦”的差異化養殖,成功塑造了一個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大足冬蝦”品牌。全鎮小龍蝦養殖規模達到10000畝,其中標準化示範養殖基地總面積達到4000畝。(文/汪鈺玲 榮語萱 張峻碩 圖/李佳謠)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