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财报风暴来袭!全球巨头们能否打破经济阴霾?

業績風暴來襲!全球巨頭們能否打破經濟陰霾?

智通財經 ·  05:40

本週,全球財經界的目光將聚焦於一系列重量級企業的業績發佈。

智通財經APP獲悉,本週,全球財經界的目光將聚焦於一系列重量級企業的業績發佈,包括科技巨頭蘋果(AAPL.US)、微軟(MSFT.US)和三星電子,汽車行業龍頭日本豐田汽車(TM.US),能源領域的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XOM.US)和殼牌(SHEL.US),以及歐洲的零售巨擘歐萊雅(L’oreal)和阿迪達斯(Adidas)。然而,在全球消費者信心受到利率上升和經濟疲軟等因素的打擊下,衆多企業不得不下調了全年的銷售和利潤預期,這一趨勢遮蔽了它們最新一季盈利增長的亮點。

即使是一些家喻戶曉的公司,如麥當勞(MCD.US)、汽車製造商日產和特斯拉(TSLA.US),以及消費品的領頭羊雀巢和聯合利華(UL.US),它們的業績表現也未能達到投資者的期望。目前,約有40%的美國和歐洲公司已經公佈了業績,雖然它們的盈利情況大致上符合預期,但在全球股市經歷一輪強勁上漲之後,僅僅“符合預期”已經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Zacks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客戶投資組合經理Brian Mulberry對此評論道:“從已經公佈的業績來看,本季度的表現可以說是喜憂參半。我們開始感受到長期高利率環境對企業施加的壓力,這影響了它們持續推動盈利和收入增長的能力。”這一番話反映出市場對於企業未來增長潛力的擔憂,以及對當前宏觀經濟環境的密切關注。

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者和分析師們正急切地尋求那些能夠在挑戰中保持強勁增長的企業,同時也在評估那些表現不佳的公司是否能夠迅速調整策略,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條件。隨着更多企業的業績即將揭曉,市場將更加清晰地了解全球經濟的健康狀況,以及哪些行業和公司能夠引領下一輪增長浪潮。

全球企業盈利現分化

倫敦證券交易所的數據顯示,美國公司的每股收益迄今較上年同期增長了近12%,是過去10個季度中表現最強勁的一個季度。美國銀行證券公司表示,歐洲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長了4%,略高於市場預期,也是歐洲公司自2022年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

然而,各行業都出現了消費疲軟跡象,指引下調的幅度也越來越大。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的數據,截至週五,美國企業已將第三季度的同比增長預期從7月初的8.6%下調至7.3%。

美國銀行分析師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儘管第二季度的業績總體還不錯,但本季度的消費者壓力跡象仍令市場感到恐慌。”

雀巢和聯合利華兩家公司均報告上半年銷售增長低於預期。歐元區兩大經濟體的企業越來越悲觀,引發了人們對歐元區復甦乏力的擔憂。

雀巢首席執行官馬克·施奈德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消費者存在追求價值的行爲。存在壓力,尤其是低收入人群。”

此外,汽車公司也在美國面臨困難,高庫存和物流問題損害了福特汽車(F.US)、Stellantis以及日產的利潤。同時,電動汽車領導者特斯拉的業績令投資者感到失望,許多人仍然認爲該公司的估值過高,而且電動汽車銷售正在放緩。

電動汽車電池公司LG Energy Solution爲特斯拉和現代汽車提供電池,預計由於全球電動汽車需求放緩幅度超過預期,今年該公司營收將下降20%以上。其更大的競爭對手是中國的寧德時代,公佈第二季度營收下降13%。

儘管盈利消息並非全是壞消息,谷歌母公司Alphabet雲計算收入的增長對本週晚些時候其他科技領頭羊來說是個好兆頭。工業集團3M(MMM.US)的業績使其股價接近兩年來的最高點,而汽車製造商通用汽車以及製藥巨頭強生公司公佈強勁盈利,銀行巨頭摩根大通表示,其利潤創下歷史新高。

亞洲芯片製造商對需求前景變得更加樂觀,因爲他們受益於全球人工智能的熱潮,這幫助其抵禦了疫情導致的電子產品需求逐漸減少的影響。台積電(TSM.US)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魏哲家在業績會議上表示:“人工智能非常熱門;現在每個人,我所有的客戶,都想將人工智能功能融入他們的設備中。”台積電股價自2024年以來已上漲56%。

儘管預測樂觀,但亞洲主要芯片製造商的股價仍面臨壓力,難以跟上不斷上升的預期。人工智能領導者英偉達的表現也體現了這一點,其市值在今年早些時候飆升至 3 萬億美元以上,隨後在夏季回落。

BNK Investment & Securities分析師李敏熙表示:“投資者的預期太高,可能很難滿足,短期內股價可能不會上漲太多。”

總結

廣泛的MSCI國際指數今年迄今已上漲11%,在本月初達到峯值,隨後遭到拋售,部分原因是投資者預期聯儲局將在其他央行採取類似舉措後開始減息。Cherry Lane Investments合夥人Rick Meckler表示:“如果未來減息仍是普遍觀點,分析師不太可能下調明年的整體盈利預測。”

綜上所述,儘管一些公司表現強勁,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和消費者信心的下降,使得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的盈利前景持謹慎態度。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