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英伟达一夜暴降1.4万亿

英偉達一夜暴降1.4萬億

投資界 ·  07/31 20:21

股價狂飆兩年後,AI芯片巨頭也面臨了“困境”。

7月31日消息,蘋果公司日前發佈的一份研究論文顯示,蘋果的 AI 大模型技術主要依靠谷歌TPU,英偉達GPU芯片進行訓練和構建其即將推出的AI工具和功能套件。

與此同時,英偉達CEO黃仁勳日前拋售24萬股英偉達股票,總價值2700萬美元。過去一個月內,黃仁勳7月份進行了多次大規模股票賣出交易,總金額超過2.5億美元。另外,投資者對於微軟、谷歌、OpenAI業績不佳引發的 AI 泡沫化擔憂逐步升級。

受上述消息影響,截至美股7月30日收盤,英偉達(NASDAQ:NVDA)股價收跌7.04%,至103.73美元/股,市值減少約19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962.78億元),創5月以來收盤新低。

而相比一個月前的股票價格高點,英偉達已暴跌23%,市值蒸發近7500億美元。

那麼,英偉達是否迎來了至暗時刻?

英偉達爲何大跌:AI企業業績不佳、競爭對手收入大增

ChatGPT風靡全球近兩年之後,華爾街對未來 AI 的商業化前景感到憂慮。

7月30日,美國AI巨頭微軟公司(Microsoft)發佈最新業績,2024自然年第二季度公司總營收同比增長15%,達到647億美元;淨利潤220億美元,同比增長10%。

儘管微軟最近一個財季的整體銷售和利潤增長超過預期,但處於該公司AI戰略核心環節的Azure雲業務收入增長29%,這低於上一財季31%的增幅,根據FactSet的數據,這也不及分析師給出的增長30%的預期。

受此消息影響,30日盤後,微軟股價下跌4%,表明華爾街對於微軟 AI 戰略的核心雲業務感到失望。

Stifel Financial的分析師Brad Reback表示,投資界有一部分人高度關注Azure業務的微小變化。

在與分析師召開的一次電話會議上,微軟首席財務官Amy Hood表示,由於一些歐洲市場對非人工智能服務的需求疲軟,以及人工智能相關硬件的限制,Azure的增長速度位於該公司預期區間的低端。

“我們在人工智能能力方面受到了限制,正因爲如此,我們……與第三方簽約來幫助我們,”Hood說。她介紹了微軟與其他人工智能供應商建立的合作伙伴關係。“你確實可以看到我們在構建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這樣我們就可以回到一個更加平衡的位置。”

不僅是下游 AI 應用公司的業績較弱,而且英偉達的老對手AMD更是給了下跌的“助攻”。

7月30日,AMD(NASDAQ: AMD)公佈2024年第二季度營業額達58億美元,毛利率爲49%,經營收入2.69億美元,淨收入2.65億美元,攤薄後每股收益爲0.16美元。其中,數據中心事業部營業額創季度新高,達28億美元,同比增長115%、環比增長21%,主要得益於AMD Instinct GPU出貨量的大幅增長和第四代AMD EPYC CPU強勁的銷售和出貨增長。

AMD 董事長、CEO蘇姿豐(Lisa Su)表示:“我們在第二季度實現了強勁的營業額與收入增長,這得益於數據中心事業部創紀錄的營業額。我們的AI業務繼續加速攀升,在Instinct系列,EPYC(霄龍)和Ryzen(銳龍)處理器的市場需求帶動下,AMD爲下半年營業額的強勁增長已做好了充分準備。生成式AI的快速發展推動各個市場對計算能力的更高需求,隨着我們將*的AI解決方案貫穿所有業務線,這爲我們創造了重要的增長機遇。”

AMD 執行副總裁、首席財務官及財務主管Jean Hu表示:“AMD在第二季度執行得非常好,營業額超過我們的業績指引中點,這得益於數據中心和客戶端事業部的強勁增長。此外,我們擴大了毛利率,實現穩健的收入增長,同時增加了在AI領域的戰略投資,爲未來增長奠定基礎。”

AI企業業績不佳、競爭對手收入大增等一系列因素,甚至黃仁勳頻繁出售英偉達股票,直接導致華爾街對於英偉達本身出現擔憂想法,賣出規模遠高於買進規模。

Mapsignals 首席投資策略師Alec Young表示:“最令人擔憂的是,所有 AI 基礎設施支出的投資回報率在哪裏?投入的資金相當驚人。也許幾年後就能收回成本。但我認爲投資者意識到回報需要時間才能實現,而超大規模企業的收入在短期內會因投入巨額資金而受到損害。”

早前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警告,芯片製造都聚集在亞洲地區,對於美國來說有國家安全風險。

而這一警告直接導致英偉達和其他半導體類股大跌。

福布斯認爲,本月,英偉達在華爾街遭遇的困境並非由單一事件導致,而是幾項較小的趨勢累積而成。隨着投資者和基金經理兌現利潤並調整投資組合,股票在持續上漲一段時間後下跌是常態——英偉達股價今年迄今仍上漲 110%,截至 2022 年底已上漲 610%,對於如此規模的公司而言,這確實帶來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回報。如果賣出的人多於買入的人,股價當然會下跌。加大英偉達還受到半導體類股暴跌的打擊,隨着投資者爲 2020 年以來首次減息做準備,英偉達或許是大盤從大型科技公司轉向落後小型企業的最明顯受害者。

值得一提的是,另外三家市值超過 2 萬億美元的公司蘋果、微軟和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的股價均較本月早些時候創下的歷史高點下跌逾 7%。

另外,7月24日晚,The information報道,OpenAI 今年可能虧損 50 億美元,如果後續融資進展不順利,可能12個月後就面臨現金枯竭。其中,OpenAI招聘1500名員工(包括在職和外包)投入15億美金,而租用微軟服務器就高達40億美金,而收入僅爲35億美元。

隨後,7月24日單日,包括英偉達、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內的納斯達克100指數暴跌逾3%,爲2022年10月以來的*單日跌幅,整個指數市值單日蒸發超過1.1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26萬億元),創下歷史記錄。

今,一夜之間,1.4萬億市值灰飛煙滅,這一股AI“泡沫論”在市場中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可,並且令英偉達乃至整個美股深陷到了回調時刻。

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的不樂觀態度。

高盛負責科技行業的分析師Jim Covello在報告中提出,儘管代價和投入高昂,但至少目前AI技術距離真正有用還有很長的距離。“過度建造這個世界還沒準備好的東西,通常結局都很糟糕。”

巴克萊分析稱,到2026年,科技巨頭公司每年投入到 AI 方面的支出高達600億美元,但每年獲得的相應收入僅爲200億美元——AI 難以盈利或將成爲現實。

下一步:構建更堅固的NVIDIA生態

當前,英偉達一方面遇到了OpenAI、微軟等客戶的“圍剿”,另一方面也面臨資本市場日益高漲的擔憂情緒。

早前,黃仁勳在斯坦福商學院SIEPR經濟峯會上表示,英偉達的GPU非常好,即使是AMD等競爭對手的AI芯片是免費的,但它也不夠便宜,也是無法擊敗英偉達。黃仁勳強調,就AI數據中心的總擁有成本(TCO)而言,英偉達GPU的定價並不重要,我們的TCO要比競爭對手好很多。

實際上,當前英偉達擁有一張非常致命的牌:CUDA。當前,大多數的AI公司都奠基於英偉達CUDA軟件平台構建工具,一旦建成,這些人不太可能重建他們的模型和應用程序以在其他公司的芯片上運行,至少在短期內是這樣。而英偉達的策略就是讓平台衍生出龐大的軟件生態,讓後者難以突破。

如今,英偉達的合作伙伴和客戶遍佈數十個垂直行業,雖然並非所有這些都全力支持英偉達,但它仍然表現出對英偉達有利的巨大勢頭。

簡而言之,英偉達目前地位的防禦能力取決於軟件生態系統的固有慣性。公司投資於軟件——編寫代碼、測試它、優化它、對員工進行軟件使用教育等等——一旦進行了投資,他們將非常不願意更換。

SIEPR前Trione主任、斯坦福大學Charles R. Schwab經濟學名譽教授John Shoven問道:“你們製造了完全先進的芯片,這是有可能的嗎?你將面臨足夠好而且便宜得多的競爭,這是威脅嗎?”

黃仁勳表示:“我們的競爭比地球上任何公司都激烈,在某些情況下,甚至英偉達的客戶也是競爭對手。此外,英偉達還積極幫助正在設計替代 AI 處理器的客戶,甚至向他們透露了即將推出的英偉達芯片路線圖。”

黃仁勳稱,英偉達以“完全開放的方式”運作,同時與業內幾乎所有其他人合作。買賣芯片的人會考慮芯片的價格,而運營數據中心的人會考慮運營成本。當然,公司會很清楚總體擁有成本,這基本上意味着英偉達的優勢,如部署時間、性能、利用率和靈活性。即使競爭對手的芯片是免費的,它也不夠便宜。黃仁勳在結束對 Shoven 的回答時強調,英偉達的目標是“以*的TCO保持*地位”。

黃仁勳在2010年接受《紐約時報》的對話時指出,英偉達的核心價值包含兩項要素,首先是“承擔風險的容忍度”和“從失敗中學習的能力”。第二個則是“知識的誠實”,能夠直言不諱地指出公司或個人犯下的錯誤,並從中汲取教訓,迅速調整。

黃仁勳認爲,英偉達的企業性格就是,你有好點子,以前也沒有人做過,那就放手去嘗試,如果失敗了,就從中去學習和調整,每一次的失敗都是一點點的進步。首先要能愛上某樣你感興趣的東西,然後擁有冒險和犯錯的能力,最後像孩子般去看待世界。

“所有偉大的想法都肇基於此。”在黃仁勳帶領下,下一個 AI 時代當中,英偉達如何發展,仍值得期待。

按照規劃,英偉達將於8月28日公佈NVIDIA 2025 財年第二季度財務業績。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伙伴鈦媒體授權發佈,本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