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Keep 推出运动手表,能否挑战 Garmin 和 Apple Watch

Keep 推出運動手錶,能否挑戰 Garmin 和 Apple Watch

極客公園 ·  08/14 06:03

從「走一萬步」到「跑馬拉松」,這既是過去十年人們運動習慣的改變,也是 Keep 發展道路的象徵隱喻。

作者 | Jesse

編輯| 鄭玄Keep 也發佈「智能手錶」了。

時機似乎有些微妙,整個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已經結束了「從 0 到 1」的創業期。技術走向成熟,迭代速度放緩。包括蘋果在內的頭部廠商,銷售數據不再有明顯增勢。回到 10 年前,Apple Watch 發佈之初,不少人曾認爲它將是「下一個 iPhone」,智能手錶將最終取代手機。而現在,毫無疑問,這一夢想已經破滅。一個已經走向成熟穩定的品類,還有機會嗎?但市場並未因此淪爲一潭死水。實際上,隨着技術鏈條的成熟,用戶需求的悄然改變,反而讓智能手錶領域出現了更多「小創新」的機會,而這些積累的創新,正在帶動一場新的「垂直革命」。這既是 Keep 想要抓住的新機會,也是它在不斷服務用戶道路上邁出的又一步。

01

智能手錶

「大夢想」的破滅

從最初,智能手錶就揹負了巨大的期望。這甚至可以追溯到它誕生之前,早在上個世紀,就有很多科幻作品,描繪了各種「多功能智能手錶」,那是智能手機都沒有出現的時代,人們就開始想象「將一臺計算機戴在手腕上」。畢竟手錶的歷史比手機要悠久得多。等到 2014 年,Apple Watch 推出時,不少人都認爲這個時刻終於到來,蘋果終於推出了它的「下一個 iPhone」。

早期 Apple Watch 將通訊作爲其核心功能來打造早期蘋果也是這樣去規劃 Apple Watch 的。第一代產品上,蘋果先着重介紹了 Apple Watch 的通訊、支付、運動、信息顯示等核心功能,之後又推出了針對 Apple Watch 的 App Store,顯然就是希望復刻一次 iPhone 的歷史,由先進硬件帶動第三方應用創新。但 10 年過去,Apple Watch 走出了一條成功的產品發展道路,但它顯然沒能復刻 iPhone 的成功,更沒有替代、超越 iPhone。其他任何智能手錶產品也是一樣,到今天,沒有任何一個廠商的任何一塊手錶,實現了「完全脫離手機工作」。智能手錶上的第三方 App 也從未成爲主流。這是手錶沒能成爲下一個智能手機的根本原因,它並不具備手機那麼強的交互性,存在性能上的諸多限制,採集的數據也常涉及用戶隱私……留給開發者發揮的空間很小。智能手錶最終變成了一個相對更封閉,功能主要由硬件廠商定義、主導的產品,沒有成爲很多人想象中的「戴在手腕上的通用計算機」。這也是爲什麼像 Keep 這樣,做 App 起家的軟件服務公司,必須要做自己的可穿戴硬件。在手機上做一個 Keep app 是完全可行,且被驗證成功的事情。但想在智能手錶平台上開發一個 app,深度利用手錶的各種傳感器和硬件功能,打造出獨特且具有優勢的應用體驗,相對就非常難,目前還沒有成功案例。儘管可穿戴設備在市場規模上遠不及智能手機,但它並不像智能手機市場那麼集中。一部分人認爲可穿戴設備市場已經走向成熟甚至固化,其實新的變化一直在積攢、醞釀。

02

從「一萬步」到馬拉松

過去幾年,單純看市場調研數據,整個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並沒有激烈的波動變化。但如果將視野拉近,有一個明顯且具體的變化是:「半專業運動裝備」開始越來越流行。從 Garmin、高馳這樣的運動手錶,到昂跑、Hoka 這些專業跑鞋,再到 Strava 這樣的運動數據記錄分析軟件,都在打破過去的核心圈層,走進更多普通人的生活。看起來非常不合邏輯,特別是 Garmin 的運動手錶,推出時間比 Apple Watch 等智能手錶早得多。在手錶領域,Garmin 簡直就像是「功能機」。iPhone 當年只用短短几年時間就迅速幹掉了諾基亞,爲什麼 Apple Watch 沒有做到?反而讓「運動手錶」實現了二次的興起和發展?

越來越多用戶開始關注運動表現,專業運動數據分析軟件、工具開始變的流行這正是問題所在。Apple Watch 等手機廠商做的手錶要面向廣泛的全民受衆,這些產品在設計功能時,並不會將運動健康放到最首要的優先級上。在設計運動相關功能時,也常常以「督促用戶開始運動」爲主要目標,並不會特別專注於用戶的運動表現。就像當年蘋果最早在 iPhone 6s 上搭載了一顆協處理器,實現了「計步」的功能,之後這一功能在智能手機上迅速普及,很多用戶都開始將每天「走一萬步」定爲運動鍛鍊的主要目標之一。而實際上,用戶建立起初步的運動習慣之後,下一步往往就會開始尋求提升表現。今天開始涉足到半專業領域的運動愛好者,有不少可能就是 3-5 年前開始建立習慣的「一萬步」用戶。僅從跑步這一個項目就很能說明問題。根據相關報告,2023 年全國有超過 64.2 萬人完成了「全馬」比賽,同比增加了 14.2 萬,增長 28%。而且,即便馬拉松賽事舉辦次數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依然不能滿足跑者們的熱情,報名人數增長更快,較爲火爆的馬拉松賽事的中籤率甚至只有個位數。不僅是馬拉松,從游泳、騎行,到滑雪、越野、徒步,各種運動項目都在變得更加流行。人們討論的話題也不再侷限於鍛鍊身體,而是變得更加具體,跑者們討論配速、步頻,游泳要參考擊水次數,騎行要看輸出功率,健身要談訓練容量……如果說 10 年前由智能手機計步功能帶動的,最流行的全民健身口號是「每天走一萬步」,10 年後的今天,已經越來越多的運動者,開始進入到半專業的領域,追求自我運動表現的強化和突破。在這樣的背景下,在運動領域更專注的產品,當然就能靠着自己積累的專業性,俘獲一批用戶的心。就像 Garmin 沒有被蘋果降維打擊,反而是在 Apple Watch 佔據市場主流的大背景下,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間和發展道路。這是一種和智能手機截然不同的產品邏輯,不是「通過先進的技術創造新的需求場景」,而是「圍繞用戶的需求打造更垂直更專注的產品」。對 Keep 來說,它想要抓住的也正是這樣一個機會。成立於 2014 年,Keep 順應了過去十年「全民健身」的潮流,用十年時間培養一批覈心用戶養成了運動健身的習慣。這部分用戶形成習慣後,逐漸在運動這件事上更加深入,開始需要一款更專業、更貼合他們運動需求的手錶產品。

03

做產品的「目標導向」

過去幾年,不僅是智能手錶,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幾乎所有硬件,銷售都出現了增長乏力的跡象。原因也不難理解。硬件技術本身的迭代放緩,新產品不再像過去那樣能展現出壓倒性的性能優勢,而用戶也開始變得「疲勞」,各種軟硬件已經完全支配甚至過度支配了我們的時間,換機動力顯著變弱了。很多人都開始反思:我們到底是應該先買一個產品,去給它找使用場景?還是應該先建立一個明確的生活目標,再通過對應的軟硬件來實現這一目標?智能手機時代,前一種邏輯佔據了絕對的上風。我們當年第一次購買智能手機的時候,根本想象不到它會像今天這樣,覆蓋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對於手錶以及生活中更多的事物來說,後一邏輯才更加合理。回顧 Keep 的發展史,幾乎就是這樣的過程,它的核心和終極目標是「幫助用戶通過運動健身,獲得更健康的生活」,無論是做 App、服務,衍生周邊產品和智能硬件,都是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在做手錶之前,Keep 已經做了 5 年的手環,就是爲了將 App 和服務延伸到更深處。通過四代產品的開發迭代,已經驗證了用戶的需求所在,收穫了初步的價值認可。通過收集用戶反饋和相關數據,也積累了智能手錶開發中核心的硬件、算法技術。比如從第三代產品開始,Keep 手環就搭載了「六軸的運動傳感器」,實現更精準的運動識別。

而這次發佈的 Keep Watch Pilot 1 上,類似的技術還有很多。從雙頻全星的定位系統,即便在複雜有遮擋的環境裏也能精準定位;到慣性導航算法,在 GPS 信號完全丟失時也依賴傳感器獲得的慣性信息進行定位判斷,以及信號質量更好更穩定的圓極化天線。單就針對戶外跑、越野、徒步場景下的定位這一個功能點,Keep 就做了多項技術優化。產品設計上,Keep 也下了很多功夫。比如運動中非常關鍵的心率數據,Pilot 1 不只是搭載了雙燈 8 通道的心率傳感系統,還專門設計了一顆「心率指示燈」。對戶外跑,特別是夜跑用戶來說,只需要通過餘光,就能夠判斷當前的心率區間是否符合自己的目標強度,而不需要頻繁地抬手確認心率區間。類似的設計,並不是技術上難以實現。關鍵還是在於,只有像 Keep 這樣,積累了足夠的用戶數據和反饋,對需求足夠了解,才能確信這個硬件加上去對用戶是有用的,而不是「徒增實體」。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硬件廠商都在努力把產品做得更簡潔。但實際上,如何把一個產品做複雜且保證它有用,是一個更難,卻很有意義的事情。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的存量時代,想要把用戶的廣度做大已經變得越來越難。對 Keep 來說,做智能手錶並不只是要開拓業務,更多是服務好當下已經在用 Keep app 的這部分用戶的核心需求,把業務做得更深。過去幾年,Keep 手環的最主要銷售渠道就是 Keep app,也是通過用戶行爲的分析,才實現了快速迭代。這一整套產品之間的反饋、協同機制,幫助 Keep 取得了成功。從「走一萬步」到「跑馬拉松」,這既是過去十年人們運動習慣的改變,也是 Keep 作爲一家企業發展道路的象徵隱喻。而智能手錶的發佈,對 Keep 來說,將是又一個新的開始。

*頭圖來源:Keep本文爲極客公園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極客君微信 geekparkGO

極客一問垂直領域的專注是否能成爲智能手錶市場的新增長點?

熱點視頻馬斯克:人口問題不是人太多了,而是生育率瘋狂下降。

點贊關注極客公園視頻號觀看更多精彩視頻

更多閱讀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