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苹果追着马斯克跑

蘋果追着馬斯克跑

雪豹財經社 ·  08/19 00:33

庫克可能又要與馬斯克踏入同一條河流了。

北京時間8月15日,彭博社知名蘋果分析師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爆料,蘋果正在開發一款家用機器人。

據古爾曼,這款機器人在形態上會將類似iPad的顯示器和機械臂結合;人員上由大名鼎鼎的蘋果技術副總裁凱文·林奇(Kevin Lynch)負責,他不僅管理過蘋果智能手錶和健康軟件的工程工作,還是此前蘋果汽車項目的負責人;具體計劃上,該機器人會把最新的Apple智能(Apple Intelligence)塞進去,預計在2026年或2027年亮相,售價1000美元。

蘋果要造家用機器人,這個傳聞並不新鮮,就算是桌面機器人這個細分概念,也在今年7月已經被曝光過,但此前的信息都非常模糊。

消息傳出後,蘋果當天的股價收盤上漲1.35%。市場缺乏熱情情有可原:庫克要搞新玩意,這個消息也不新鮮了。庫克在CEO之位已經13年,如今iPhone已經摸到增長天花板,他帶領蘋果研發的智能手錶和無線耳機雖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卻離成爲下一個iPhone還相去甚遠,蘋果的增長焦慮,依然伴隨庫克左右。

近兩年,蘋果「創新」加速,頻繁推出新產品,去年6月蘋果混合現實頭顯設備Vision Pro正式亮相併陸續在全球多地發售,今年2月底蘋果汽車項目解散,6月時Apple智能被官宣。

而機器人,是當下的又一熱門賽道,蘋果的身影雖遲但到,意料之中。十年汽車夢雖然折戟,但留下了一定的技術積累和人才儲備,Apple智能則是爲生態添彩的「大腦」,這些都可以爲家用機器人的項目輸送養料。

庫克選擇的路徑,與另一位陷入增長焦慮的硅谷大佬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不謀而合。

6月的特斯拉股東大會上,馬斯克甚至攜「擎天柱機器人」而劍指蘋果,稱未來擎天柱將助力特斯拉市值十倍於蘋果。並且,馬斯克創辦的xAI已經在業內嶄露頭角,大模型Grok更迭了好幾次,估值達到240億美元。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xAI的大模型,與擎天柱機器人可以互通有無,相互助益。特斯拉電動汽車銷售遭遇瓶頸,馬斯克也在積極尋找出路。

相似的焦慮,相似的配方,相似的路徑。不同的是,馬斯克總比庫克快一步。從汽車,到ChatGPT時代趕海人工智能,再到機器人,無不如此——庫克老爺子,頗有點追着馬斯克跑的意味在其中。

A

除了具體形態、負責人、計劃的上市時間和售價之外,這次古爾曼還爆料該項目早在2022年就已經通過,近幾個月正式啓動,加速推進。

之所以兩年間項目都沒啓動,是因爲蘋果內部對於該項目一直有所猶豫,包括工程團隊和營銷團隊的不少人,都擔心這樣的產品消費者不會買單。

其中,報道中明確指出的兩位支持者,一位是硬件工程主管約翰·特爾努斯(John Ternus),另一位便是CEO庫克。

也許是因爲今年6月官宣Apple智能後在市場和消費者中反響熱烈,若報道爲真,蘋果內部入局機器人的決心戰勝了擔憂。

從報道中的種種細節也可以看出這並非一個小項目。

除了林奇親自帶隊之外,林奇還招募了蘋果智能手錶的關鍵副手來幫忙,並且招募了知名的機器人研究人員和工程師(具體是誰尚未披露)。

機器人項目與蘋果的人工智能努力強相關,林奇將直接向蘋果人工智能主管約翰·詹南德雷亞(John Giannandrea)彙報。產品將主要由Siri和Apple智能控制。機械臂控制平板顯示屏的方向,可以在響應命令的同時轉向特定的方向。

此外,硬件工程組也參與其中。馬特·科斯特洛(Matt Costello)是蘋果HomePod智能音箱開發的負責人,負責監督該機器人項目硬件方面的工作。

在帶有機械臂的桌面機器人之外,蘋果內部也有討論人形機器人的可能性。後者一定程度上由機器人專家漢斯·沃爾夫拉姆·塔佩納(Hanns Wolfram Tappeiner)領導,約有100名前汽車團隊工程師向他彙報工作。

蘋果入局機器人,離不開此前在汽車項目上的多年積累。據彭博社今年4月的報道,蘋果的機器人項目最早正是生髮於汽車項目「泰坦(Titan)」。

彼時泰坦還由道格·菲爾德(Doug Field)負責,他借來了好幾位高管開展機器人相關的計劃,從幾乎無聲的無人機,到家用機器人都有涉獵。在菲爾德2021年離開蘋果之後,機器人相關的工作被轉移到了家用設備部門中。至少有一個來自汽車項目的前硬件團隊,也被調整到了家用設備和機器人領域。據熟悉這項工作的人士透露,汽車的操作系統——SafetyOS,理論上也可以爲機器人量身定製。

你還記得蘋果汽車項目爲什麼會走向覆滅嗎?

據多個外國媒體報道,蘋果汽車項目之所以十年一夢,最終折戟,是因爲蘋果內部的分歧、庫克的搖擺不定、技術挑戰以及汽車行業的嚴峻現實。在初開啓汽車項目時,蘋果曾抱着一步到位的態度,想要開發一款有L5自動駕駛技術、沒有方向盤、外形頗具未來感的「遙遙領先」的汽車。

汽車項目解散之後,不管是Vision Pro、Apple智能,還是如今的家用機器人相關爆料,蘋果似乎已經在吸取教訓之後扭轉了之前完美主義的傾向,不再追求「一步到位」,在尋求增量的路上愈發實際。

Apple智能僅在汽車項目之後幾個月就官宣了,沒有像外界猜測的那樣上「超大杯」,而是用小模型,通過調整以期對生態的加持最大化。傳聞中的機器人項目,更具難度的人形機器人雖然已有討論,但率先啓動的是更好落地的桌面機器人。

退一步講,尋找增量的蘋果盯上的機器人賽道,如今本身就已是熱門。也許庫克已經明白,再好的主意不落地也不行,燒100億美元也不行。

B

庫克踏入的河流裏,馬斯克已經在玩水。

在傳聞中蘋果桌面機器人「項目通過」的前一年,2021年8月,特斯拉首次提出人形機器人計劃,次年的特斯拉AI Day上,「擎天柱」原型機真的登上了舞臺,首次亮相。如今,擎天柱已經迭代到第二代,而且據馬斯克說已經有多個擎天柱進入特斯拉工廠「實習」。

今年6月,馬斯克在特斯拉股東大會上乘着560億美元薪酬案投票通過的春風,在臺上一再強調特斯拉已經成爲機器人行業的領導者,並且在未來將會比全球最高市值的公司高10倍,當然,這指的是彼時市值3.3萬億的微軟和蘋果。

馬斯克曾誇下海口,擎天柱3年量產5年商用,售價不超過2萬美元。

沒達成前,這些絢麗的數字只能算馬斯克(一如既往地)給世人畫餅。更實際的進展是,目前市場還在等待明年擎天柱的「限量生產」,也就是小規模量產。

根據交付報告,特斯拉汽車已經連續兩個季度出現銷量同比下滑。此外,根據業績,特斯拉第二季度的汽車收入也同比下滑,毛利率走弱,曾經以「單車盈利1萬美元」在業內一騎絕塵的優勢,也正在被銷量不振一步步吞噬。

在二季度的營收中,汽車業務的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高達78%。電動汽車過去是,目前還依然是特斯拉的主要營收支柱,馬斯克自然着急。

目前,擎天柱、Dojo超算、Robotaxi、廉價車型都是馬斯克頻頻提起的特斯拉新星。除此之外,還有馬斯克創辦的人工智能公司xAI,雖然不屬於特斯拉旗下,但已與特斯拉有人才流通、算力資源分配等來往,此外,馬斯克還考慮過讓特斯拉爲xAI投資50億美元。

這些業務的一大特點是四散枝葉,但又相得益彰,馬斯克在挖增量的渠,並期待最終匯河成海。

蘋果也同樣在自己的支柱iPhone上受到了挫折。蘋果8月初剛剛發佈的2024財年第三財季(對應2024年二季度)業績顯示,雖然其營收和淨利潤同比都有所增長,但作爲其核心硬件產品的iPhone,卻成爲一衆產品中位數不多收入同比下降的業務,微跌1%。另一個收入同比下滑的是可穿戴、家居和配件業務,也是庫克上任13年以來主要的「創新」所在,當季收入僅有82美元,同比下降2%。

此外,蘋果還面臨一個重要市場——中國——的增長失守。蘋果在中國市場遭遇的連續第四個季度的收入下滑。華爲高端機型的強勢回歸,進一步使得蘋果在中國高端手機市場的吸引力下降。

馬斯克的豪言壯志足以「啓發」庫克——二者不僅都手握造車的經驗(雖然這部分特斯拉的經驗更有實操價值),而且都有人工智能的多年積累,更重要的是,二人都有相似的「增量焦慮」。

C

庫克已經不是第一次和馬斯克踏入同一條河流,而且慢一步。

早在蘋果汽車項目初期,特斯拉就被當作主要競爭者及阻礙。蘋果的汽車夢最早可以追溯到喬布斯時期,根據《喬布斯傳》,喬布斯本身就喜歡汽車,而且在2007年去掉公司名稱中的電腦二字後,就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提出造車的想法,他將汽車和iPhone做類比,認爲「汽車有電池、電腦、引擎和機械結構,iPhone也有這種東西。」

但彼時美國汽車工業處於低谷期,且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資金萎縮。等到2014年,也就是喬布斯去世三年時,接棒CEO之位的庫克才帶領蘋果開啓了將維持十年的汽車項目。

但那個時候,馬斯克已經掌管特斯拉6年,且已經有Roadster和Model S兩款量產車型在售,Model X也即將開始交車。而自動駕駛已經成爲硅谷爭相入局的熱賽道,包括谷歌。

當時的蘋果剛交卷了庫克在位的首個新品類——智能手錶,而蘋果已經預計,未來幾年的iPhone銷售將放緩,面向廣闊的消費級市場且客單價矚目的汽車,似乎是一個理所當然的選擇。

有趣的是,根據《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庫克當時批准該項目,還有部分原因是爲了防止工程師外流到特斯拉。不過庫克也已經意識到蘋果入局得有點晚,畢竟從研發到上市少說也得有兩三年,到時候特斯拉已經佔據市場主導地位好幾年了。

事實證明,庫克的擔憂並沒有成爲現實,但是事實更加殘酷:十年後,特斯拉真的主導市場多年,但蘋果汽車燒了100億美元,連樣車都沒有造出來。

在這漫漫造車路上,庫克也帶領蘋果做了其他的嘗試,其中最令人期待的就是混合現實頭顯設備。蘋果頭顯最初計劃在2019年宣發,並於2020年公開發售,但時間一改再改。外界也從2021年就有關於這個蘋果「下一件大事」的爆料,2022年媒體還猜測這款產品「最快今年發佈」。

但後續情況我們都知道了,一直到2023年年中蘋果WWDC上,蘋果頭顯設備Vision Pro才正式發佈,又過了許久,今年2月,才在美國上市,6月面向全球更多國家和地區發售。

而這是少有的庫克與馬斯克尋找增量路上的分歧。馬斯克不僅沒有涉足混合現實頭顯設備的領域,而且對此頗爲不屑。早在2021年底,馬斯克在談及頭顯設備時就大呼不理解,認爲這就是「戴在眼前的電視機」,而他對於虛擬現實給出的方案是腦機接口。果然,在Vision Pro發佈後,馬斯克就極盡嘲諷,稱花3500美元買它,不如花20美元買包致幻菇。

雖然使用體驗讓數碼評測的博主直呼「開眼」,但Vision Pro在中國大陸地區售價29999元起,幾乎註定是小部分人的玩具。根據IDC前不久發佈的數據,Vision Pro僅在發售時短暫引發熱潮,尚未在一個季度售出10萬台,且有下降趨勢,並預測全年全球銷量不會超過50萬台。此外,Vision Pro還曾有退貨率高(很多人買來體驗過後就退貨)的傳聞。可以說,至少從目前來看,蘋果用四五年的時間,細心打磨了一個「美麗廢物」,暫時對公司做不了太多貢獻。

在Vision Pro之後,庫克就很巧合地再次出現在馬斯克奔跑的身後。

2022年11月底,蘋果還在跳票新品頭顯,OpenAI發佈ChatGPT,一舉掀起全球AI趕海潮。與一開始就抓着浪尖的微軟、很快就投身戰鬥的谷歌,以及從一開始就在前線怒斥OpenAI的馬斯克都不同,蘋果在最初的幾乎一年時間裏都相當低調,幾乎不談人工智能。

2023年7月,和OpenAI「罵仗」許久的馬斯克,突然一個轉身成立自己的初創公司xAI,也加入到大模型的戰局中去了。今年1月底,xAI就掏出了首款自研大模型,並在其後不斷迭代,並且完成了60億美元融資,估值達到240億美元。

也是在這一時期,蘋果在人工智能競爭中的態度漸漸明朗,先是在2月底突然解散汽車團隊,還將很多員工轉移到人工智能團隊中去。不久之後,今年6月,蘋果向世界介紹了Apple智能,和此前的汽車項目、Vision Pro項目相比,這個速度堪比神速。

樂觀地說,蘋果造家用機器人,也很有可能不求完美而求落地,以輕巧的身姿開拓新品類。

悲觀地說,家用機器人的領域此前還尚未有量產且在消費端實現規模盈利的產品,亞馬遜此前推出的家用機器人Astro表現平平,甚至知道的人都不算多。

在增量焦慮的槍響後,庫克與馬斯克一後一前跑上同樣的分叉路,只是這路既無路燈也無路牌,通往死衚衕還是康莊大道,就未可知了。

*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站觀點。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