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Recursion宣佈與Exscientia達成收購協議,交易金額爲6.88億美元。這兩家企業是分別在2013、12年成立的AI製藥元老。這一AI製藥界最大的併購案,預示着AI製藥行業在繼續沉澱。
縱觀Exscientia的發展和商業模式,從靶點發現到藥物臨床的自有管線開發,讓這家初代AI製藥企業註定面臨更長的戰線、更高的成本和風險;同時,Exscientia在D輪前的8年間僅融資1億多美金,似乎錯過了最好的成長機會。它在最早的幾條管線經歷關停、臨床遇挫後終於躺平在沙灘上,現有管線移交Recursion。
看起來,Recursion可能成爲大贏家。
合併之後的新公司,預計在未來18個月內,進行10次臨床數據讀出。只要其中某一次臨床數據超預期,可能就會成爲AI製藥的「奇點」時刻。並且,現有的合作,還能給新公司在未來兩年內帶來約2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合作期間超200億美元的潛在銷售額的分成。也正因此,市場對這起併購交易持謹慎樂觀態度。
製藥本就是長週期的賭局。按行業「十進一」的臨床成功率計算,首個可以成功上市的AI藥物分子可能早已經進入臨床,上市只是時間問題。
令人唏噓的是,初代元老Exscientia,則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走下了牌桌。
/ 01 /期望沒有崩塌
大家都在等待AI藥物成功上市的「奇點」,但這不是檢驗AI製藥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
創新藥九死一生,在逆摩爾定律的趨勢下,只會越來越難。這一趨勢下,藥企對AI有更樸素的期望:創新,增效,降本。
事實上,AI技術平台創造產生創新分子的能力,早已得到了驗證。波士頓諮詢(BCG)的一項近期發表在《Drug Discovery Today》的研究報告表明,AI分子已經展示了超越行業平均水平的臨床成功率:
AI生成的藥物分子在I期臨床試驗中,成功率高達80%-90%,而在以往,成功率僅爲50%,AI在設計或識別具有藥物特性的分子方面展現出強大的能力。BCG預測,總體上新藥的研發成功率將從目前的5-10%提高到9-18%
AI製藥在研發效率提升方面,肉眼可見。按照BCG報告的說法,AI賦能下製藥行業可以將研發週期縮短約50%,換句話說,研發效率實現翻倍。
無獨有偶,麥肯錫在今年1月發佈的報告中指出,生成式AI在藥物發現早期階段,每年能夠創造 150-280億美金的經濟價值,核心邏輯就在於能夠顯著提升效率,包括不侷限於:
大分子設計速度提升超過三倍;
化學化合物活性模型性能最多提高2.5倍;
在識別新線索所需時間上的速度提升超過四倍(從數月縮短至數週)。
也正因此,過去十年裏,每年使用AI發現的分子數呈指數級增長,年複合增長率超過60%。這表明藥企正真金白銀地爲AI買單,將AI分子輸送進昂貴的臨床實驗,不斷通過監管審批和臨床數據一步步獲得驗證。
事實上,寒意依舊,但市場對於AI製藥的期望,並沒有坍塌。
從英偉達去年以來一口氣投10多家AI製藥企業,到今年Xaira開局即爲王者的10億美元種子輪融資,看起來產業界仍堅信AI製藥蘊含巨大機會。
資本市場也不例外,AI+機器人藥物和新材料研發平台晶泰科技作爲港交所18C第一股成功上市,股價逆勢上漲,並於日前被納入恒生指數(9月9日生效),也論證了市場對晶泰科技的期待。
當然,整體來看,如今市場對企業的評估也更加謹慎和理性。隨着AI領域技術的突飛猛進和與生物技術的持續融合,AI製藥在退燒中優勝劣汰,平台的起點也在提高,技術與商業模式持續演化。
AI+Biotech的技術在繼續升級、複合化。就當前而言,雖然距離贏下比賽仍有許多變量,但換把好槍一定可以提高打靶成績。
與此同時,國內biotech領域的後起之秀也正在迅速露頭,帶着更新的技術和更具野心的管線,比前輩們更早拿到里程碑數據,在行業對AI 技術的質疑聲中加快發展腳步。
而中國AI賦能創新藥起步更晚,但冰山一角已經浮出水面。隨着時間推進,AI賦能的管線也將越來越多地披露。
/ 02 /讓「光」繼續飛
以Exscientia爲代表的初代AI製藥企業及一些失敗的管線命運,並不會影響行業對AI製藥技術未來前景的共識。核心邏輯在於,我們對AI製藥的觀測和認知,存在「滯後」。
如果將藥物管線比作星辰,目前我們觀察到的僅是數光年之外最初的塵埃,這些塵埃或許已經孕育出新一代的恒星,而它們的光仍飛在路上,地球觀測結果還需要時間。僅憑最早的管線結果就對AI製藥下定論,是不全面的。
BCG的研究發現,自2015年以來,已有75個由AI發現的藥物分子進入臨床試驗,其中67個分子截至2023年仍在臨床試驗中,這意味着答案只揭曉了很小一部分。
在傳統藥物研發中,平均每10個進入臨床管線的分子中,只有1個能夠成功上市。即便是按照這個比例,首個能成功上市的AI藥物分子也已經進入臨床。更何況,AI技術還有望顯著提高藥物研發的成功率。
實際上,我們已經能夠看到,越來越多的創新藥企,通過AI技術平台賦能,持續取得超預期的進展。
自晶泰科技在港交所成功敲鐘上市以來,從希格生科、劑泰醫藥,到萊芒生物、默達生物、溪礫科技,五家與其有研發合作的AI生物科技企業或是披露管線里程碑進展,或是順利拿到用於將管線推進臨床的高額融資。
其中,進展最快的劑泰醫藥,於6月份剛剛完成1億美金的C輪融資,累計融資近3億美金,首個小分子三期臨床正在進行,mRNA 管線也將在今年進入臨床。希格生科和默達生物則分別在6月和7月宣佈管線獲得FDA的IND批件、兒科罕見疾病資格認定,即將邁入臨床階段。萊芒生物則憑藉 IIT 臨床數據拿下5000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補充融資,其正在進行IND申報的代謝增強型CD19 CAR-T細胞治療(Meta10-19),以1%-5%的極低劑量就成功使20餘位實體瘤、血液瘤患者達到完全緩解(CR)並出院。而這四家公司,分別成立於2020-21年。
對於僅成立3年左右的生物科技公司來說,這些成果絕對是亮眼的成績,也是晶泰科技作爲AI製藥平台的有力驗證。
AI+Biotech的組合,前途日益清晰。不自營管線的晶泰科技,持續向臨床輸送藥物分子,一再證實平台產出創新骨架、理性設計藥物候選的實力——不僅拿下輝瑞、禮來等全球排名前20藥企中16家的研發訂單,也在與創新企業挑戰全新靶點、實現臨床轉化中,交出不錯的成績。大藥企有更高的交付要求,而早期生物科技公司試錯的機會成本更高。作爲橫跨多個疾病領域、藥物模式的研發平台型企業,意味着晶泰科技的技術與平台需要經過更嚴苛的考驗。
未來,由AI參與的潛力分子的誕生,速度還有可能會越來越快。
藥物研發的生物學挑戰和工程技術挑戰構成一個二維座標系,在這個座標系當中,晶泰科技的核心能力更多地體現在工程技術方向,在解決藥物研發分子設計及活性優化、化學合成中,如果能將創新能力與合成路徑設計轉化爲工程學問題,就可以嘗試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
在定位上,晶泰科技以量子物理、AI和機器人的研發平台切入,幫企業解決的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器」的問題。藥企客戶則承擔生物學和醫學挑戰,選定靶點、制定研發目標,以及後續的開發、臨床、上市策略。
對於AI製藥企業來說,未來的競爭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誰能以更低成本、更高的通量拿到高質量、結構化的數據。
晶泰科技以平台爲定位,進行廣泛合作的好處,是AI+機器人相互驗證、相互知會的平台具有成長性:用高精度、結構化、真實世界的正負樣本數據不斷餵養算法。自動化實驗室產生的大量標準化數據,持續反饋給智能模型,實現研發的「小步快跑」迭代,解決AI藥物研發的數據短板問題,最終轉化爲平台分子創新、化學合成的效率和交付能力。
換句話說,晶泰科技對抗醫藥研發「反摩爾定律」的破局之策,是藉助AI和機器人的驗證迴路最終形成正反饋:
「研發合作企業越多-技術越好、邊際成本越低-研發合作企業更多」。
/ 03 /超預期回報或提前兌現
當越來越多的AI分子進入臨床開發環節,產業預期的兌現或許會提前降臨。
正如上文所說,AI分子上市是必然結果,但並非一定要一家企業把AI分子送上市,才算是AI製藥模式的成立。在拿到AI新分子後,無論企業是選擇自己繼續推進管線臨床還是與大藥企進行收購或授權交易,都可以獲得相應甚至足夠豐厚的回報。
只要其在臨床中拿出潛力數據,就有可能獲得大藥企的青睞,階段越晚,藥企獲得的回報越高。2022年底,AI製藥Saas平台薛定諤持股的Nimbus,就將尚處於臨床2期階段的NDI-034858出售給武田,交易達60億美元,首付款更是達到40億美金。
即使是更爲臨床早期的分子,價值也頗爲可觀。比如2022年底,科倫博泰與默沙東就7 款臨床前ADC分子達成百億美元的合作,其中,僅首付款爲1.75億美元,算下來單個分子平均價值也接近1.8億元人民幣。
再比如,日前默沙東13億美元買走了同潤生物CD3xCD19雙抗CN201管線的全部權益,其中首付款高達7億美元,一個首付款抵得上一個IPO。考慮到CN201處於臨床Ib階段,尚有不確定性與風險,這樣的回報足夠豐厚。
這樣的故事,還在繼續。
正如上文提及的晶泰科技,其合作伙伴希格生科、劑泰醫藥,到萊芒生物、默達生物、溪礫科技等一系列里程碑節點的實現,實際上也意味着晶泰科技距離收穫節點越來越近,並且回報可能超出市場預期。
仔細研究不難發現,這些企業在衆多新靶點、新機制的重病領域,已經卡住身位。
默達生物有望成爲自免領域的超新星。作爲全球僅次於癌症的第二大治療領域,以11 年連續蟬聯「藥王」的 Humira修美樂爲代表,自免市場的熱度居高不下。默達生物則專注新一代免疫代謝機制的療法研發,在晶泰科技的加持下,全面投入自免FIC管線的研發,在研的 3 條管線項目中首個一期臨床計劃於2025年上半年在澳大利亞開展。其對標的同類型企業Rheos Medicine 和Sitryx已經分別與羅氏、禮來建立價值8億和 9億美元的研究合作協議。修美樂專利懸崖之後,多個新興的免疫代謝療法正加速奔赴臨床,以期成爲自免市場中的下一個重磅藥。
希格生科的首創新藥sigx1094 作爲首款獲得 IND 的瀰漫性胃癌(DGC)靶向藥,對應的是約20億美元的市場。Sigx1094通過希格類器官模型的活性評估,有望早日彌補全球瀰漫性胃癌的治療空白。胃癌有效療法稀缺,因此市場對突破性藥物的預期向來較高,參考僅能覆蓋不到20%胃癌患者的Zanidatamab,市場給出的銷售峯值預期已經超過20億美元。
而sigx1094針對的DGC,患者比例更高(佔所有胃癌病例的30%)、患者預後更差(五年生存率不足10%),理應有更好的市場表現。另外,sigx1094還在臨床前展現出治療卵巢癌、三陰性乳腺癌及胰腺癌等惡性腫瘤的潛力。
萊芒生物則可能成爲下一個「傳奇」。國內獲批的 CAR-T 產品共有5款,價格在 99 萬-129 萬之間。而萊芒生物的極低劑量CAR-T以1%於常規治療的劑量實現了更好的療效,生產成本和週期具有明顯優勢,有機會後來者居上,讓萊芒生物的CAR-T售價進入醫保的射程範圍,解決CAR-T療法的「天價」挑戰。同時,極低劑量也使得其毒副作用足夠低,可拓展更多適應症。目前兒童白血病可用的 CAR-T 療法僅有諾華的Kymriah一款,並未進入中國。而萊芒生物代謝增強型 CAR-T的首例兒童惡性血液瘤患者已在治療後完全緩解並出院,值得持續關注。
溪礫科技瞄準的是下一代基因療法與罕見病的交叉賽道,管線聚焦漸凍症等多種無藥可治的遺傳性神經系統相關罕見病與癌症。其針對遺傳性疾病開發的「可口服的基因療法」給藥難度低、患者可及性高,且治療相對可逆、風險較低。據悉,溪礫科技與晶泰在靶向RNA的小分子藥物研發合作上已形成管線成果,隨着近期3000萬美元A輪融資的完成,將向臨床推進。
劑泰醫藥則兼顧小分子與mRNA兩大市場,自研和合作管線雙管齊下。與晶泰同樣出自 MIT,劑泰醫藥由美國工程院院士、連續成功創業的科學家陳紅敏參與創立,已成功打造全球領先的AI藥物遞送平台,並在肝靶向領域擁有BIC實力,遞送效率超越行業巨頭20倍以上。基於當前核酸藥物的蓬勃發展,其平台應用前景可期,公司自研管線也進展順利。
儘管新藥臨床研發仍有不確定性,但上述企業如果能夠實現突破性進展,晶泰科技將會兌現服務費之外的超額收益。這也體現了Recursion、晶泰科技所代表的平台型商業模式的性感:
分子交付後,直至藥物轉讓或成功上市,還可以收取可觀的銷售分成,分享合作方豪賭之下的豐厚勝利果實。對於深度合作的創新企業,晶泰科技還有可能追加投資,通過早期的風險共擔與附加值更高的研發服務,參與管線的後續銷售分成。
這些野心勃勃的 FIC、BIC 背後,AI 製藥正持續兌現其商業價值,幫助這些初創生物醫藥企業突破新靶點、拿到FDA批文和理想臨床數據,接下來,AI管線可以在關鍵里程碑待價而沽,大藥企擴充臨床管線,創新公司也能在動輒幾億美金的交易中實現回血。
質疑AI製藥的聲音,總在強調AI分子尚未獲批上市。但上市不是唯一的商業化目標,AI賦能獲得IND、進入臨床一至三期的管線已經可以達成高額交易。而溪礫科技3000萬美金、劑泰醫藥1億美金的融資,也再次驗證了AI製藥所創造的價值。
不論來自大廠還是創新藥企,AI 製藥管線仍在前仆後繼地奔向臨床,而廣泛押注的晶泰科技,也在靜待其藥物研發業務兌現服務費之外的超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