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在电商围剿战中,拼多多拿出了 100 亿元的弹药

在電商圍剿戰中,拼多多拿出了 100 億元的彈藥

極客公園 ·  08/28 03:21

在數個季度用極爲出色的業績,讓市場驚豔、股價飆升後,這一季度的拼多多業績表現卻一反常態。

8 月 26 日,拼多多發佈截至 6 月 30 日的 2024 第二季度業績,實現營收 971 億元。其中,主要爲國內主站廣告收入的在線營銷收入達 491 億元,包含跨境電商業務 Temu 佣金收入、多多買菜交易費用的交易服務收入達 479 億元,後者增速高達 234%。不過,此次營收未達分析師預期。

表現較好的是利潤,拼多多實現調整後運營利潤 360 億元,同比增長 139%,實現連續第六個季度經調運營利潤超預期。但在拼多多管理層在電話會上多次提醒投資者,接下來爲了應對激烈的競爭、不確定的外部環境,公司需要增加 100 億元的投資、扶持優質商家,利潤逐漸下降的大方向是不可避免的。

同時,拼多多也拒絕回購和分紅,和近期積極回購的阿里、京東、騰訊等大公司態度迥異。拼多多董事長兼聯席 CEO 陳磊表示,目前公司仍然處於投入階段,進行回購或者分紅是不合適的,「在我們管理層可預見的未來幾年,我們也覺得沒有這方面的必要。」這挫傷了投資者的信心。

業績發佈之後,拼多多股價下跌 28%,市值蒸發近 550 億美元,創下自 2018 年在美國上市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爲什麼一向作爲資本市場寵兒的拼多多這次會如此強硬,冒着股價大跌的風險,也要拿出 100 億元、犧牲利潤來做商家扶持?拼多多此次重注背後,是電商行業越來越激烈的競爭排位賽,作爲一直被挑戰的那方,這次拼多多決心反擊。

電商競爭加劇,拼多多一季度營收增速下降

如果說,去年電商行業集體在學習拼多多,今年則是全力圍攻拼多多,競爭變得前所未有的激烈。

剛剛結束的 618 購物節,被行業人士稱爲「電商行業有史以來競爭最激烈的一次購物節」。各大電商平台都在極致比拼低價,比如京東宣佈追加 100 億元用戶補貼,淘寶隨後也宣佈追加 100 億元「驚喜紅包」,抖音則小規模內測「自動改價」,把價格作爲一級指標之一。同時各家也着力提升消費者體驗,比如淘寶宣佈取消預售、京東主推直播等新形式。

投行高盛的報告稱,在爲期一個月的購物節中,各大電商平台讓利程度都比較大、不同平台上多數商品價格相近,且都更加註重消費者的體驗。618 當天,淘寶/京東在多個 SKU 上的定價基本與拼多多持平。

這反映出幾大電商平台做大成交額、推動增長、以及搶佔市場份額的決心。面對強勁增長的拼多多,阿里、京東的一把手親自指揮作戰,想要打贏這場電商之仗。

它們取得了一定成績。高盛稱,618 期間,以淘天、京東爲代表的傳統電商平台,從 GMV 來看正在逐漸站穩腳跟。其中,淘天總 GMV 實現了兩位數同比增長,京東 GMV 則再創新高(預計同比個位數增長)。而抖音電商 GMV 保持着 20% 以上的高增速,但增速已經開始回落。

在激烈競爭中,拼多多也面臨更大的挑戰。在此次業績電話會上,拼多多聯席CEO趙佳臻表示,隨着整體競爭環境的不斷加劇,拼多多的的營收增速可能會放緩。比如剛剛過去的二季度,拼多多的收入增速就有顯著的下滑。

據《晚點 LatePost》報道,拼多多在今年二季度調整了業務重點,將 GMV、而不是商業化和利潤列爲第一目標。這家公司轉變了自 2022 年起,以商業化和貨幣化率、而非 GMV 作爲核心指標的路線。

在這樣的背景下,拼多多決定反擊。這也是此次拼多多決定拿出 100 億元,想要完成的目標。

給優質商家讓利 100 億元,是拼多多的競爭之道

如果說其他電商平台對拼多多的圍剿是主攻低價、甚至這種低價策略的成本主要由商家支付,那麼拼多多的反攻則不在一個維度,它是反過來給商家讓利 100 億元、以打造一個更好的商家生態。

拼多多表示,在供給側,將大幅度地減免優質商家的交易手續費,未來一年預計會減免 100 億元。比如,最近拼多多已先後向商家推出「資源位技術服務費」、「推廣軟件服務費」可退權益。以技術服務費爲例,用戶在活動期間取消、退款的訂單,以及確認收貨後的退款訂單,商家均可享受上述服務費退返權益。

另外,對於不良商家,平台也會加大生態治理。比如,拼多多優化了商家入駐和商品上架的流程,通過技術手段嚴格把關商品質量,打擊不法的作弊商家——通過激勵好的、淘汰壞的,拼多多希望打造一個更健康的商家生態,從而提升平台供給側的質量和效率。

拼多多這麼做的原因是,它認爲「強供應鏈」是服務好消費者的前提,而抓住消費者一直是拼多多的競爭核心。「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回歸根本,在供應鏈上努力創新。」趙佳臻表示。

而所謂優質商家、產業帶——拼多多對其定義是,認真做生意、具有產品和技術創新能力的商家和產業帶。

就比如亳州花草茶產業帶,在 5 年時間內,當地商家從初級農產品的組合加工,慢慢完成以酸梅湯、冰糖雪梨、奶茶平替等固體飲料的產業升級,產業規模攀升近十倍;又比如仙居的楊梅產業,當地農戶通過電商繞開了多層經銷商體系,在掌握自主定價權、獲得更高收入的同時,也通過提升流通效率和電商的規模效應持續降本,做大了生意規模;又比如平度的假睫毛產業帶,通過技術和產品創新,湧現了「夢鹿」、「睫天使」等睫毛品牌,用短短四五年時間走完了外貿代工四十年的路。

它們的共性是,通過生產和流通效率的提升、產品和技術創新、以及建立品牌信任等,爲消費者帶來更多了低價實惠、好產品、以及好服務。或許在拼多多看來,相比於一時的低價補貼、甚至是讓商家放血的補貼,只有驅動供給側的效率改革才能實現根本讓利,不在消費者和商家間「顧此失彼」,從而實現平台的健康、持續發展。

此外,拼多多也通過更優的平台政策,吸引了越來越多傳統日化、家電、食品等品牌加入。過去,它們一般只做傳統經銷渠道,不輕易進入電商平台。而它們也持續擴大了拼多多的低價供給。

比如在 618 首周,拼多多投入 10 億元補貼家電頻道,很多新品牌、老國貨因此實現超額增長。成立 36 年的老國貨廠牌創維,通過銷售爆款冰箱、彩電,入駐平台兩個月內就賣出了 1 億元。

趙佳臻在電話會上表示,在這個過程中,犧牲短期的利潤是必須的,「管理層已經達成共識,願意爲長期的健康付出巨大的當下代價。」

面對電商越來越殘酷的競爭、以及對手的持續圍攻,拼多多終於變得激進。但它似乎並不想進入對方的戰場,而是走了一條自己的路,以一種更健康和長期的方式。拼多多一直是這樣的風格,相比於關心對手在做什麼、投資者愛聽什麼、以及業績和股價短期會得失什麼,它一直知道什麼是更重要的。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