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的導火索是隔夜公佈的美國兩個PMI數據,分項指數中,新訂單/庫存比率跌至衰退期水平,同時價格指數重拾升勢預示CPI反彈,傳遞出滯脹的隱憂…
英偉達暴跌、主要股指全線下挫、「恐慌指數」飆升….「9月魔咒」正在美股上演。
幾十年來,美股市場上一直流傳着「9月效應」的諺語。近一個世紀內,9月是美股唯一一個平均回報率爲負的月份,甚至一些黑天鵝也偏愛在9月降臨,例如1931年的美國沙塵暴和大蕭條、2001年著名的「9·11」恐襲、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產……
今年「9月魔咒」也應驗了!週二,交易員們從「美國勞動節」假期回歸,卻迎來“開局暴擊“,不僅大盤股Mag 7帶領標普500和納指重挫,小盤股也沒能輪動護盤,價值代表道瓊斯也從高位跌落。
而這場暴跌不僅侷限於股票,大宗商品全軍覆沒,今年以來連創新高的黃金也未能免遭拋售,油價抹去全年漲幅。只有美債在暴跌中發揮了避險作用,必選消費、公用事業和醫藥等防禦性板塊也相對抗跌。
暴跌的導火索是隔夜公佈的美國兩個PMI數據,分項指數中,訂單下降和庫存上升被認爲是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令人擔憂的信號之一,同時價格指數重拾升勢預示CPI反彈,傳遞出滯脹的隱憂…
「9月魔咒」橫掃美股
9月3日,美股主要指數均創8月5日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標普500跌 2.4%,納指跌超3%,創過去一年中第三大單日跌幅,與經濟週期密切相關的道指高位回落,跌回 41000 點以下。
美股領頭羊Mag7集體下跌,其中英偉達收跌9.53%,跌至逾三週低點,市值蒸發2790億美元,成爲美股的個股歷史上最大單日市值損失,拖累半導體板塊創下2020年3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雖然科技股遭受重創,但隔夜美股沒有出現輪動,小盤股代表羅素2000暴跌3%,這也是8月5日以來的最大跌幅。
“恐慌指數“VIX 狂拉40%,從15飆升至盤中高點 21.99。
慘敗並不侷限於股票,大宗商品也遭受重創,布倫特原油下跌近 5%至 74 美元/桶以下,抹去了 2024 年的所有漲幅。
現貨黃金一度跌1%失守2500美元關口,唯一真正起到避險作用的是美債,美債收益率全線下行,兩年期美債收益率盤中最低下行7個點子,10 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跌近10個點子。
暴跌「罪魁禍首」:PMI數據指向衰退和滯脹
隔夜先後公佈的兩個PMI數據引爆了市場對美國經濟的擔憂。
ISM製造業PMI中,新訂單指數44.6,爲2023年6月以來最糟,7月前值47.4;庫存指數爲50.3,較上月大漲5.8個點,7月前值44.5;製造商的支付價格指數從7月的52.9上升至54。
Markit製造業PMI和ISM分項數據趨同,並傳遞三大重磅信號:
一是就業指數較7月明顯回暖,表明本週五的非農就業報告將強於預期;
二是製造商的支付價格指數重拾升勢,表明商品通脹降溫可能已經結束,甚至已看到本週期CPI低點;
三是新訂單/庫存比率跌至衰退期水平,表明製造業問題嚴重。
而Markit報告中的評論,更是暗示美國經濟要面臨的不僅僅是衰退,而是製造業蕭條:
PMI 進一步下滑表明,製造業在第三季度中期對經濟的拖累作用加大。前瞻性指標表明,這種拖累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加劇。
銷售低於預期導致倉庫堆滿未售出的庫存,新訂單的匱乏促使工廠自 1 月以來首次減產。由於擔心產能過剩,生產商今年還首次減少了工資單數量,並減少了投入品的購買量。
訂單下降和庫存上升的結合發出了一年半以來最悲觀的生產趨勢前兆,也是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令人擔憂的信號之一。
儘管原材料需求下降減輕了供應鏈的壓力,但工資上漲和高運費仍被廣泛報道爲推高投入成本的因素,而投入成本目前正以去年 4 月以來最快的速度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