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美股前瞻 | 三大股指期货齐跌,特朗普和哈里斯首次正面交锋来袭

美股前瞻 | 三大股指期貨齊跌,特朗普和賀錦麗首次正面交鋒來襲

智通財經 ·  09/10 07:19

9月10日(週二)美股盤前,美股三大股指期貨齊跌。

1. 9月10日(週二)美股盤前,美股三大股指期貨齊跌。截至發稿,道指期貨跌0.07%,標普500指數期貨跌0.02%,納指期貨跌0.15%。

big

2. 截至發稿,德國DAX指數跌0.33%,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59%,法國CAC40指數漲0.16%,歐洲斯托克50指數漲0.09%。

big

3. 截至發稿,WTI原油跌0.86%,報68.12美元/桶。布倫特原油跌0.75%,報71.28美元/桶。

big

市場消息

美國總統候選人賀錦麗和特朗普將於週三北京時間上午9點進行辯論。週三(9月11日)北京時間上午9點的辯論很可能會成爲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政治生涯中最重要的夜晚。前總統特朗普抱着在經歷了艱難的夏季後翻開新一頁的希望來參加辯論。自從取代拜登總統成爲民主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以來,賀錦麗已縮小了與特朗普的民調差距。週三可能是特朗普在美國人開始提前投票之前竭盡全力扭轉這個趨勢的機會之一。賀錦麗助手和支持者們希望她能刺激這名前總統發出語無倫次的咆哮。特朗普競選團隊希望他將話題轉回到他們認爲能贏的三個領域:經濟、移民,及全球的混亂狀態。

高盛送來「定心丸」: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很低,美股不太可能陷入熊市。高盛策略師表示,美國股市不太可能暴跌20%或更多,因爲經濟衰退的風險仍然很低,而聯儲局預計將減息。以Christian Mueller Glissmann爲首的團隊表示,儘管美國股市可能會因估值上升、經濟增長前景喜憂參半和政策不確定性而在年底前下跌,但股市進入熊市的可能性很小,因爲經濟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健康的私營部門」的支撐。此外,高盛策略團隊的一項歷史數據分析表明,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商業週期延長、宏觀經濟波動性降低和央行的「緩衝」,標普500指數跌幅超過20%的情況已經不那麼頻繁了。

美國大型科技股如何重回漲勢?高盛指明方向:需要「神奇」時刻助力。高盛資深科技分析師Kash Rangan表示,要讓美國大型科技股再次走高,需要「神奇時刻」的強勢助力。該行指出,這一神奇時刻的公式是聯儲局穩步減息,再加上一系列創新的爆發,從而推動盈利增長超過20%。「我們必須讓這個行業的增長率從11%恢復到20%-30%,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進行新的創新,」Rangan在週一的高盛通訊與技術會議上表示。Rangan看好微軟(MSFT.US)和賽富時(CRM.US),他表示科技行業必須在客戶追加銷售和貨幣化等領域,在人工智能方面有所作爲。「當你把這種創新與較低的利率結合起來時,奇蹟就會發生,」Rangan稱。

法興銀行:美國非農低於預期,但市場有理由減少押注減息50個點子。法國興業銀行表示,美國8月非農就業報告公佈後,聯儲局本月減息50個點子的可能性上升,但隨後消退,表明交易員認爲聯儲局在開始減息時幾乎沒有大幅減息的意願。法興銀行表示,就業增長低於預期,但不是災難性的,工資增長略有回升。毫無疑問,美國經濟正在放緩,但同樣沒有理由將其稱爲『硬着陸』。根據CME聯儲局觀察工具本週一顯示,聯儲局在9月份減息50個點子的可能性爲27%,減息25個點子的幾率爲73%。相比之下,上週在8月份喜憂參半的就業報告公佈後,該比例從上週四的40%躍升至上週五的50%左右。

美國消費貸款意外增長255億美元,創2022年末以來最大增幅。7月份美國消費者借貸創下2022年11月以來的最大增幅,反映出非循環債務和信用卡餘額的大幅增長。聯儲局週一公佈的數據顯示,未償還信貸總額增加了255億美元,這一增幅超出了對經濟學家調查的所有預測。包括信用卡在內的未償還循環債務增加106億美元,爲五個月來的最高水平。非循環信貸,如汽車購買貸款和學費貸款,在一年多的時間裏激增了148億美元。這些數據沒有經過通脹調整。借貸的增加幫助推動了7月零售額自2023年初以來的最大增幅。其中包括機動車購買量的增加。然而,如果消費者變得更加謹慎,揹負更大的信用卡餘額和高利率貸款將對支出構成風險。

傳美國大型銀行資本金要求將減半,華爾街大行「先漲爲敬」。據知情人士透露,在監管機構同意對擬議的一攬子規則進行全面修改後,美國大型銀行面臨的資本金增幅要求降至9%,這與原計劃相比大幅縮減。聯儲局、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和美國貨幣監理署最初的計劃要求美國銀行(BAC.US)和摩根大通(JPM.US)等八家美國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資本金增加19%,以緩衝意外損失和金融衝擊。大幅降低資本金要求更有可能安撫銀行,去年該提議出臺後,銀行展開了最激烈的遊說活動之一。修訂草案還可能有助於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實現獲得聯儲局委員會廣泛支持的目標。鮑威爾已向銀行明確表示,他也希望避免一場漫長的法律戰。

個股消息

甲骨文(ORCL.US)Q1盈利超預期,雲基建營收同比增45%。甲骨文Q1營收同比增長7%至133億美元,符合分析師平均預期。在Non-GAAP會計準則下,運營利潤同比增長14%至57億美元,好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55.9億美元;每股收益爲1.39美元,好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1.33美元。雲營收(IaaS+SaaS)在Q1同比增長21%,至56億美元,符合分析師預期;其中,雲基建營收同比增長45%至22億美元,好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21.8億美元。剩餘履約義務(RPO)同比增長53%至990億美元,創下該公司紀錄新高。展望未來,甲骨文預計,第二季度Non-GAAP每股收益爲1.45-1.49美元,營收將同比增長8%-10%,其中雲營收將同比增長24%-25%。

智能手機市場復甦、AI芯片需求火爆,台積電(TSM.US)8月營收大增33%。台積電上月營收增長33%,這對押注智能手機市場復甦和對英偉達(NVDA.US)人工智能芯片需求持續大幅增長的投資者來說無疑是一個積極信號。數據顯示,8月銷售額達到2509億新臺幣(78億美元),不過,較上月45%的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分析師預計,第三季度台積電的總營收規模將增長約37%,延續從新冠疫情之後需求低谷時期中強勁復甦的勢頭。雖然這只是一個月的情況,但這一結果可能會緩解人們的擔憂,即市場是否高估了英偉達AI GPU主導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支出的持久性。9月3日,英偉達市值蒸發約2790億美元,股價創下單日最大跌幅。

蘋果(AAPL.US)推出全新iPhone 16系列:圍繞AI設計,搭載全新A18處理器。9月9日星期一,蘋果(AAPL.US)舉辦了其年度最重要的產品發佈會,推出了全新iPhone 16系列及其他一系列新品。此次發佈會的主題是「高光時刻」。今年最受矚目的新品是iPhone 16系列智能手機,蘋果還對Apple Watch和AirPods進行了重大更新,並推出了全新的Apple Intelligence,這是基於Siri的升級版。這場發佈會對蘋果意義重大。公司正逐步擺脫近年來最長的銷售低迷期,期望通過新產品爲核心業務注入新的活力,這些核心產品佔蘋果年收入的60%左右。同時,蘋果也在加大力度推動消費者在其服務產品上的開支,這已成爲公司越來越重要的收入來源。

歐盟法院駁回谷歌母公司Alphabet(GOOGL.US)的訴訟。谷歌因濫用購物服務而被歐盟處以創紀錄的24億歐元罰款,谷歌母公司Alphabet提起上訴,但遭到歐盟法院駁回。歐盟法院認爲谷歌非法利用其在搜索引擎上的主導地位,爲自己的產品列表提供更高的排名。

涉及130億歐元!蘋果(AAPL.US)巨額避稅案被判敗訴。蘋果在一場涉及130億歐元(144億美元)愛爾蘭稅收法案的官司中敗訴,這進一步推動了歐盟對各國向大公司提供特別優惠的打擊。位於盧森堡的歐盟法院支持2016年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裁決,即愛爾蘭違反了國家援助法,給予蘋果不公平的優勢。法院週二裁定,蘋果在下級法院的勝訴應該被推翻,因爲法官錯誤地認定委員會的監管機構在評估中犯了錯誤。這一裁決對歐盟反壟斷專員Margrethe Vestager來說是一個鼓舞。2016年,Vestager把矛頭指向蘋果的稅收安排,引發了大西洋彼岸的憤怒。她命令愛爾蘭收回130億歐元,這筆錢一直存放在一個託管帳戶中,等待最終裁決。

壞消息不斷!Mobileye(MBLY.US)決定終止內部激光雷達開發。Mobileye Global已決定終止用於自動駕駛和高度自動駕駛系統的下一代調頻連續波(FMCW)激光雷達的內部開發。激光雷達研發部門將於2024年底關閉,影響約100名員工。2024年,激光雷達研發部門的運營費用估計約爲6000萬美元。終止內部激光雷達開發的決定基於多種因素,包括該公司基於EyeQ6的計算機視覺感知取得實質性進展、其內部開發的成像雷達性能提高,以及第三方飛行時間(ToF)激光雷達的成本持續降低。雖然這一舉措預計不會對Mobileye 2024年的業績產生重大影響,但卻可以避免未來的激光雷達開發支出。

重要經濟數據和事件預告

北京時間20:55:美國截至9月2日當週紅皮書商業零售銷售年率(%)。

次日北京時間凌晨00:00:EIA公佈月度短期能源展望報告。

次日北京時間凌晨04:30:美國截至9月6日當週API原油庫存變動(萬桶)。

北京時間22:00:聯儲局理事巴爾就巴塞爾協議III發表講話。

次日北京時間凌晨00:15:聯儲局理事鮑曼就銀行壓力測試發表講話。

次日北京時間09:00:美國總統候選人賀錦麗和特朗普在ABC新聞進行辯論.

業績預告

週三早間:遊戲驛站(GME.US)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