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 香港報道 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連跌5個月,街上閒置店鋪隨處可見。
曾被譽爲購物天堂的香港,在經濟不景及旅客消費額大減等因素夾擊下,零售市道前景是否堪虞?
據港府公佈的數據,今年首七個月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比去年同期下跌7.3%。單計7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爲291億港元,同比下跌11.8%,連跌五個月,跌幅較6月擴大2.1個百分點,市場原先預期下跌8.6%。
政府認爲,7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同比進一步下跌,主要是受到消費模式轉變及港元匯率高企的持續影響,同時較多市民在暑假外遊亦有影響。
不單如此,除了港人北上消費影響零售市道之外,長途旅客復甦步伐緩慢及訪港消費額下跌,均影響整體市道。
2023年,中國內地過夜旅客在香港的人均消費爲6495港元,比2019年增加8.4%,但入境不過夜旅客在香港人均消費比2019年減少了37%,僅剩1383港元。而長途地區旅客於今年7月錄得21.57萬人,對比2019年7月的33萬人仍有距離。
萊坊亞太區研究主管李敏雯(ChristineLi)表示,中國內地中產階級旅客在香港的消費減少,可歸因於經濟放緩,這始於房市低迷、消費模式轉變、就業前景挑戰和旅遊偏好改變,讓內地旅客更着重於儲蓄。
加上疫情過後,消費者更重視體驗而非物質,這種價值觀的轉變使得高價奢侈品銷售疲軟。她認爲,內地旅客減少奢侈品的花費,對香港零售業造成深遠的影響。過去高度依賴內地旅客購買高價手錶、手袋和珠寶的香港零售業,如今正面臨重大挑戰。
有外媒亦引述第一太平戴維斯集團亞太區研究及顧問諮詢部區域主管盛世民(SimonSmith)的分析指,香港零售市場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這就是現況。就連香港居民也越來越常到鄰近的深圳購物,從香港搭高鐵僅需14分鐘就能抵達。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則表示,今年春節後,市況一直向下。即使5月黃金週,但數字按月只上升3.4%。而6月則爲傳統淡季,數字跌到300億元下。7月暑假開始,但是比6月再跌2.5%,反映整個階段,看不到旺季、淡季分別。8月人流雖較7月略有改善,但港人北上消費、外遊和其他因素影響,市道沒有顯着起色,協會會員對9月的銷情不表樂觀。
她預計零售數字會持續下跌至年底甚至明年初,因去年環境比今年好,基數較高所致。
但萊坊對後市相對樂觀,認爲雖然香港零售總額及餐廳營業額受到許多當地居民北上出行習慣的負面影響,整體零售市場仍面臨挑戰。
而投資者預期近期會減息預計更多資金流入,活躍市場。展望未來,隨着國慶節和其他假期的臨近,預計旅遊活動將會增多,吸引更多的客流量和消費。
香港傳真 | 一座城市裏的漫遊和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