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長錢長投」有了綱領性指導意見,兩部門給出三大舉措;②中長期資金入市障礙有哪些?如何破局?五大類資金各有新看點。
財聯社9月26日訊 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培育壯大「耐心資本」的綱領性文件落地。
9月24日,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近日將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資金入市堵點,努力提振資本市場。
同日,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正式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着眼於「長錢更多、長錢更長、回報更優」的總體目標,重點提出了建設培育鼓勵長期投資的資本市場生態、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着力完善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三方面舉措。
在業內人士看來,政治局會議的部署意義深遠,該指導意見是中長期資金入市的「行動綱領」。有分析人士指出,隨着上述舉措落地,將有利於提高中長期資金投資規模和比例,優化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強化投資行爲長期性和市場內在穩定性,有效提振資本市場。
機構也認爲,中長期資金由於資金來源穩定和投資運作專業化程度較高,能夠克服市場短期波動,是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石,中長期資金也能通過資本市場投資分享上市企業與國民經濟穩步增長的收益,實現長期保值增值。
對於險資、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各類養老金、理財等五大類長錢各有制度安排:
一是,從制度變革,允許保險資金、各類養老金等機構投資者依法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參與上市公司定增。
二是,研究優化或豁免ETF等機構投資者短線交易、舉牌等監管要求。
三是,建立健全保險資金、各類養老金等中長期資金的三年以上長週期考覈機制,完善考覈評估機制,豐富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模式。
四是,完善全國社保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政策制度。
五是支持企業年金個人選擇策略,允許管理人差異化投資。
此外,監管也提出,鼓勵銀行理財和信託資金積極參與資本市場,優化激勵考覈機制,暢通入市渠道,提升權益投資規模。
從生態、產品到制度,三大舉措打造「長錢長投」環境
近年來,中長期資金在A股佔比持續提升,發揮着重要的穩定器作用。截至2024年8月底,權益類公募基金、保險資金、各類養老金等機構投資者合計持有A股流通市值14.5萬億元,較2019年初增長1倍以上,佔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從17%提升至22.2%。
不過,中長期資金入市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資本市場中長期資金總量不足、結構不優、引領作用發揮不充分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長錢長投」的制度環境還沒有完全形成。
圍繞着資本市場生態建設、公私募權益基金髮展以及配套政策制度,此次《指導意見》提出三大具體舉措:
舉措一:建設培育鼓勵長期投資的資本市場生態。
多措並舉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鼓勵具備條件的上市公司回購增持,有效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嚴厲打擊資本市場各類違法行爲,持續塑造健康的市場生態。完善適配長期投資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完善中長期資金交易監管,完善機構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治理配套機制,推動與上市公司建立長期良性互動。
舉措二: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支持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穩健發展。權益基金是市場增量資金的重要載體。在《指導意見》中,監管給出權益基金、私募基金髮展的四大方向:
一是加強基金公司投研核心能力建設,制定科學合理、公平有效的投研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引導基金公司從規模導向向投資者回報導向轉變,努力爲投資者創造長期穩定收益。
二是豐富公募基金可投資產類別,建立ETF指數基金快速審批通道,持續提高權益類基金規模和佔比。
三是穩步降低公募基金行業綜合費率,推動公募基金投顧試點轉常規。
四是鼓勵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豐富產品類型和投資策略,推動證券基金期貨經營機構提高權益類私募資管業務佔比,適配居民差異化财富管理需求。
舉措三:着力完善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指導意見》指出,建立健全商業保險資金、各類養老金等中長期資金的三年以上長週期考覈機制。推動樹立長期業績導向。培育壯大保險資金等耐心資本。打通影響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制度障礙,完善考覈評估機制,豐富商業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模式,完善權益投資監管制度,督促指導國有保險公司優化長週期考覈機制,促進保險機構做堅定的價值投資者,爲資本市場提供穩定的長期投資。
完善全國社保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政策制度,支持具備條件的用人單位放開企業年金個人投資選擇,鼓勵企業年金基金管理人探索開展差異化投資。鼓勵銀行理財和信託資金提升權益投資規模。
如何掃除中長期資金入市障礙?五大類資金各有新看點
險資、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各類養老金等中長期資金來源穩定,負債期限長,具有發展長期權益投資的天然優勢,與資本市場具有較好的適配性。但是受限於現行考覈制度、評估機制等原因,上述中長期資金更爲偏向相對穩健的債市,在權益市場配置並不算高。
以保險資金爲例,現行會計覈算制度下,股價波動會即時影響其當期利潤,再加上考覈週期過短,會進一步影響公司績效,如何破局?業內反饋來看,此次《指導意見》圍繞着這幾類類重要中長期資金類型,均有不同的安排。
首先,從制度變革,允許保險資金、各類養老金等機構投資者依法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參與上市公司定增。
業內指出,允許保險資金、各類養老金等機構投資者依法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參與上市公司定增,可以有效提升保險資金、各類養老金等機構投資者參與資本市場的積極性和穩定性,有利於中長期資金通過相關機制增厚長期收益。
早在去年8月,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就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答記者問,向市場告知全國社保基金可以作爲戰略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定向增發。今年9月,國投電力向社保基金會發行5.5億股A股股票,成爲全國社保基金首次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參與上市公司定增的先例。
其次,研究優化或豁免ETF等機構投資者短線交易、舉牌等監管要求。
目前,ETF等專業機構投資者在投資運作過程中受到短線交易、大額持股披露等機制約束,但隨着ETF管理規模和市場影響力不斷擴大,部分ETF產品已接近5%的單隻股票持股上限。對此,監管指出,研究對堅持長期投資且不謀求控制權的專業機構投資者,優化或豁免相關規定,符合《證券法》立法本義,也有利於避免對其正常投資運作造成擾動,增強其投資便利性。
第三,建立健全保險資金、各類養老金等中長期資金的三年以上長週期考覈機制,完善考覈評估機制,豐富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模式。
年金基金、保險資金等均存在短期考覈問題,影響投資穩定性和獲取長期投資回報。其中,年金基金短期考覈問題比較突出,代理人、受託人考覈壓力層層傳導,投資管理人求穩心態突出,投資組合難以承受市場短期大幅波動。一直以來,受限於會計覈算、績效考覈、償付能力等方面要求,保險資金在權益投資方面還面臨一定現實困難,難以實現「長錢長投」。
此外,保險資金在未上市企業股權、上市公司股票投資方面普遍存在短期考覈問題,抑制了保險公司權益投資的積極性和穩定性,難以發揮其長期資金的屬性。2023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明確對國有保險公司「淨資產收益率」實施「三年週期+當年度」相結合的考覈方式,有助於提高保險公司權益投資的積極性和穩定性,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仍存在「當年度利潤」指標考覈權重過重、中長期考覈指標權重較低的問題,短期市場波動仍對保險公司績效產生較大影響。
嚴格的考覈限制,也讓保險公司在實際投資中不得不預留較大空間,進一步影響保險公司權益投資積極性。2023年9月,經國務院同意,金融監管總局調降了保險公司投資滬深300指數成分股、科創板上市普通股票等股票的風險因子,但調降範圍和幅度較小,與市場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
《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建立健全保險資金、各類養老金等中長期資金的三年以上長週期考覈機制」「打通影響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制度障礙,完善考覈評估機制,督促指導國有保險公司優化長週期考覈機制」等舉措,解決保險資金權益投資面臨的制度障礙,促進保險公司做堅定的價值投資者,爲資本市場和科技創新提供穩定的長期投資。
此外,監管還通過擴大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範圍、探索推出更多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模式,有利於支持保險資金克服績效考覈、會計覈算、償付能力監管等方面入市障礙,降低權益投資對保險公司的資本佔用,減少短期市場波動對保險公司投資業績、工資水平的影響,有利於推動提高保險資金權益投資的規模和比例,增強投資行爲穩定性,增厚長期收益。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發佈公告,共同出資500億元設立私募基金管理人間接開展長期股票投資,開啓了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在業內看來,隨着試點順利落地,未來不排除更多大型險企以私募證券形式直接投資A股、港股市場。
第四,完善全國社保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政策制度。
針對全國社保基金權益投資比例上限,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考覈機制有待完善、市場化運作程度不高等問題,上述《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完善全國社保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政策制度」。通過努力擴充全國社保基金資金來源、優化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模式、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市場化運作水平,推動形成養老保障體系和資本市場良性互動。
第五,支持企業年金個人選擇策略,允許管理人差異化投資。
作爲中長期資金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年金投資政策也迎來優化。《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支持具備條件的用人單位放開企業年金個人選擇」,用人單位可以根據自身需要設置不同風險收益偏好的投資策略選項,職工個人在充分了解策略差異和個人風險承受能力的情況下,有針對性地選擇更適合自身的投資策略,此外,「鼓勵年金基金管理人探索開展差異化投資」,通過鼓勵各參與方自上而下地開展差異化投資,可以有效改善投資趨同和定力不足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社保、保險之外,理財資金入市也在此次政治局會議上被提及。行業機構表示,理財資金潛力巨大,優化激勵考覈機制,暢通入市渠道,能有效提升理財資金的權益投資規模。
編輯/e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