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再裁员1/4!市值从百亿到1亿,跌去99%后,明星Biotech“挥刀”续命

再裁員1/4!市值從百億到1億,跌去99%後,明星Biotech「揮刀」續命

E藥經理人 ·  09/28 09:12

沒錢,往往能遏住絕大多數Biotech脖子。正在渡劫進行時的藍鳥生物,爲續命,連連「揮刀」自救。

撰文| Qsher

一則裁員重組消息,再次將明星Biotech藍鳥生物推至聚光燈下。進入2024年,它情況似乎越來越糟糕。

近日,藍鳥生物宣佈,將裁員25%,以求節約20%的現金消耗,幫助公司在2025年下半年達到現金流平衡。截至6月底,藍鳥生物擁有375名全職員工,此次裁員意味着將有近百名員工離開。

早在年初JPM大會上,藍鳥生物已預警手頭現金或僅能維持到2025年Q1。截至今年6月底,藍鳥生物僅有約1.93億美元的現金餘額,其中包括4900萬美元的限制性現金。此番,通過裁員重組,通過「續命丹丸」將延長至2025下半年。

圍繞着這家明星藥企,太多的故事可講,它幾乎遭遇了Biotech所有可能遇到的難題:研發受阻、產品上市屢遇波折、商業化困境及內部管理動盪,多重因素交織,最終導致市值縮水99%。其興衰歷程令人唏噓,也讓人警醒。

從籍籍無名走至高臺

花了近30年,這家明星Biotech從籍籍無名走向高臺;可僅僅四年,又再次進入漫長的黑暗期。

回顧藍鳥生物的歷史,最早由兩位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創辦,自1992年成立後,與大多數靠着技術起家的Biotech一樣,沉寂多年,埋頭研發。2001年,在首席執行官Walter Ogier的帶領下,藍鳥生物開始專注研發名爲Lentiglobin的基因療法,治療領域爲鐮狀細胞疾病和β地中海貧血症這兩種全球最普遍的嚴重人類遺傳病。

十年間,憑藉這款基因療法,藍鳥生物一戰成名。2010年,《nature》發佈了一項臨床試驗結果,在藍鳥生物Lentiglobin基因療法的臨床試驗中,一位患有重型β地中海貧血的患者成功擺脫輸血治療,藍鳥生物自此聲名鵲起。

也是在2010年,藍鳥生物最大股東Third Rock Ventures投資公司的合夥人Nick Leschly出任CEO,該公司一路高歌猛進,此後三年連年獲得資本青睞。

一時間,站在潮頭上的藍鳥生物風光無兩,並於2013年順利登陸納斯達克。與此同時,在研發及合作上,藍鳥生物也頻頻獲得青睞,與新基、Lonza Houston、TC Biopharma、GSK、諾華等企業展開合作,還收購了基因編輯技術公司Pregenen。

步入2018-2019年,藍鳥生物直接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高光年份。2019年,藍鳥生物首個產品Zynteglo獲得歐盟有條件上市許可,用於治療β地中海貧血症,成爲首個遺傳性血液病的基因治療產品,並以177萬美元的售價,成爲「全世界第二昂貴的藥品」。業界對於該產品的商業化也抱以厚望,並被Evaluate Pharma列爲該年度最有價值的藥物之一。同年,藍鳥生物也被Fierce Pharma評選爲「最有可能被收購的十大併購標的之一」。

這就是藍鳥生物從籍籍無名走向高光的20多年。憑藉着自身積累,藍鳥生物成爲「提到基因療法」就繞不開的一大存在,被視爲基因療法先驅。

回看藍鳥生物的成長曆程,這典型反映了Biotech最爲普遍的發展路徑:先是科學家創業,再是投資人加入,不斷吸引融資;在錢、人到位後,後又在優勢領域推動產品上市,逐漸嶄露頭角。

然而,轉折點發生在2020年,不少難題一一擺在了藍鳥生物面前:商業化產品銷售遲遲難達預期、在研產品輪番受阻、高管頻頻變動、企業現金流持續緊張,股價和市值跌跌不休。

明星Biotech的隕落與自救

伴隨着產品上市,在商業化上逐漸凸顯的困境,讓藍鳥生物看見了市場的殘酷性。

先看首款商業化產品Zynteglo,進程便頻頻遇阻。一開始,由於生產規格及生產規範問題,藍鳥生物將產品上市時間推遲至2020年上半年。但新冠疫情的爆發,再次打亂了藍鳥生物的商業化計劃,該產品上市預期再次改變。此後又幾經變更,直到2020年7月該產品才重新開始推廣。

更致命的是,產品的市場銷售情況遠不及預期。背後主要原因在於,由於基因療法的特殊性,德國政府能接受的最高價格僅爲藍鳥預期一半左右,雙方價格無法達成統一,因此藍鳥生物於2021年選擇停止在德國銷售Zynteglo。

難以攻克的支付問題,讓這款備受期待的產品幾乎慘淡收場。剛上市之際,Zynteglo被Evaluate Pharma評爲年度最具價值的藥物之一,預估2024年的銷售額將達18.7億美元。然而到了2023年,Zynteglo才賣了1670萬美元,距離預期時間僅剩一年,這一高預期幾乎難以達成。

繼首款產品商業化遇阻後,藍鳥生物第二款基因療法Skysona仍延續了頭款產品的「慘淡」,2023年銷售額僅爲1240萬美元。要知道,諾華的基因療法Zolgensma也在2019年同期首次獲批上市,到2022年,銷售額就已經突破10億美元大關。

再看於2023年底推出的第三款基因療法Lyfgenia,同樣遭遇了商業化難題。一面是,這款用於治療鐮狀細胞病(SCD)的產品,以310萬美元再次刷新了最昂貴藥物定價,再加上鐮狀細胞病市場規模本身就極爲有限,市場預期並不高,在該產品上市當日股價便大跌40%。根據GlobalData數據顯示,美國的鐮狀細胞病市場僅有不到10億美元。

隨着上市產品商業化接連遇阻,藍鳥生物的商業化能力難免受到了質疑。除了已上市產品,還有多款在研產品臨床同樣面臨諸多不順,不少管線只得夭折。

除此之外,伴隨着藍鳥生物成長的一批老臣也接連出走,「沒錢沒人」的局面使該公司步履更爲蹣跚。據不完全統計,原首席執行官Nick Leschly,首席科學官Philip Gregory、首席財務官Chip Baird、首席運營官兼腫瘤學業務部門負責人Joanne Smith-Farrell、首席醫療官David Davidson醫學博士先後離開了藍鳥生物。

進入2024年,藍鳥生物所面臨的現實情況越來越糟糕,市值不足1億美元,股價也再創新低,跌破1美元/股,退市風險逼近。

成立30多年來,藍鳥生物始終未走上憑藉自身造血,實現可持續創新之路,不免讓人唏噓。爲了自救,如大多數Biotech一般,藍鳥生物選擇不斷揮下「拆分剝離、裁員」的大斧頭,以降本保現金流。

站在當前,從備受投資者追捧,到被投資者統一拋棄,又留給了Biotech哪些警醒與啓示?或可從以下幾點來看。

一是,更好的管理資金儲備及流動性。回想藍鳥生物在股價巔峯時期,疊加此前融資情況,資金儲備看似無憂,卻未能預見並有效應對隨後而來的多重危機。更爲關鍵的是,藍鳥生物在股價反彈的寶貴時機,未能把握融資窗口,缺乏足夠的未雨綢繆。

二是,專注於細胞基因治療領域的藍鳥生物,成爲了該領域的箇中翹楚,但也應該知道,這一細分市場本就狹小,目標患者群體有限,高昂的定價策略,完全可能會限制產品的市場滲透率。另外選擇自主商業化的它,並未在海外市場更好地拓展。特別是在德國市場的定價失誤,不僅未能成功打入醫保體系,反而引發了負面反響,最終不得不退出德國市場,甚至影響了整個歐盟市場的佈局。

而今,面對現金流愈發緊繃的現實困境,藍鳥生物雖然通過裁員試圖延長企業現金流週期,但藍鳥生物最終能否脫困、何以脫困,仍有待觀察。

一審| 黃佳

二審| 李芳晨

三審| 李靜芝

精彩推薦

CM10 |集採| 國談 | 醫保動態 | 藥審 | 人才 | 薪資 | 榜單 | CAR-T | PD-1 | mRNA | 單抗 | 商業化 | 國際化 | 獵藥人系列專題|出海

啓思會 | 聲音·責任 | 創百匯 | E藥經理人理事會 | 微解藥直播| 大國新藥 | 營銷硬觀點 | 投資人去哪兒 | 分析師看賽道 | 藥事每週談 | 醫藥界·E藥經理人 | 中國醫藥手冊

創新100強榜單 | 恒瑞 | 中國生物製藥 | 百濟 | 石藥 | 信達 | 君實 | 復宏漢霖 |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醫藥 | 和黃醫藥 | 東陽光藥 | 榮昌 | 亞盛醫藥 | 齊魯製藥| 康寧傑瑞 | 貝達藥業 | 微芯生物 | 復星醫藥 | 再鼎醫藥| 亞虹醫藥

跨國藥企50強榜單 | 輝瑞 | 艾伯維 | 諾華 | 強生 | 羅氏 | BMS | 默克 | 賽諾菲|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學| 禮來 | 安進 | 諾和諾德 | 拜耳 | 莫德納 | BI | 暉致 | 再生元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