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银香港私人银行副总经理邓祖禹:中国绿色金融大有可为,中银香港三大战略支持可持续发展

中銀香港私人銀行副總經理鄧祖禹:中國綠色金融大有可爲,中銀香港三大戰略支持可持續發展

財聯社 ·  10/07 23:09

財聯社10月8日訊,近日,由上海報業集團指導,財聯社、陸家嘴管理局聯合主辦的「2024上海全球資產管理年會」成功召開。在圓桌論壇四「中國綠色金融發展機遇與挑戰」中,中銀香港私人銀行副總經理鄧祖禹分享了他的精彩觀點。

鄧祖禹從三個方面分享了中銀香港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關鍵舉措以及近期行業發展重點領域趨勢。

首先,可持續發展是中銀香港長遠的發展戰略,在2023年完成了《2021-2025年可持續發展規劃》中期檢討後,將五年規劃的目標調整爲「基礎與發展並重,邁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新階段」,並制定了「一大目標、三大戰略、五大抓手」的戰略框架,以支持未來高質量發展。我們將這一戰略落實到年度規劃中,圍繞產品與服務、政策與流程、人才與文化、系統與營運、披露與品牌五大抓手,制定具體行動計劃及量化目標,以確保穩健發展與風險管控並行。這些措施將爲中銀香港邁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鄧祖禹提到近年綠色金融業務高速增長。在產品與服務方面,中銀香港在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創新上取得了顯著成效,包括積極參與內地地方政府的綠色債券發行,如助力深圳市人民政府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在香港發行綠色債券,這些債券項目不僅獲得了國際第三方認證,還幫助內地綠色項目獲得了全球投資者的支持,促進了綠色金融的國際化發展。此外,中銀香港也積極通過可持續掛鉤貸款幫助內地企業籌措轉型資金。例如,中銀香港爲大灣區一家造紙企業提供了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該企業只要達成減少水資源使用及減少污染排放等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目標,即可享受貸款利率優惠。這些舉措都顯示出中銀香港在綠色金融創新方面的領先地位,並進一步鞏固了香港作爲區內綠色金融樞紐的角色。

中銀香港持續優化政策與流程,已將ESG相關風險融入日常風險管理政策及細則之中。同時,亦已建立一套機制去識別、管理、緩釋及報告貸款涉及的氣候風險。人才與文化方面,鄧祖禹表示,爲進一步推動企業文化建設及落實ESG戰略,中銀香港針對不同職能的員工,度身訂做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相關培訓,包括舉辦董事會專題培訓,分享可持續發展最新行業趨勢及戰略部署,爲業務部門提供針對性的「綠色與可持續金融證書」在線培訓課程,面向全體員工推出「綠色金融學院」,打造綠色金融一站式在線信息平台,提升全體員工對可持續發展的認識和攜手實現2030年或之前實現自身營運碳中和的目標。近日該行的兩幢標誌性建築物—中銀大廈及中銀香港私人銀行總部中國銀行大廈,同時獲得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旗下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和香港品質保證局頒發碳中和認證,爲香港首家在自有物業實現碳中和的商業銀行。

談及近期行業發展重點領域趨勢,鄧祖禹指出,全球綠色金融市場正在快速發展,隨着各國和地區制定各自的綠色金融分類標準,這些標準逐步走向相互包容和協調,以促進全球一致性和互操作性。過去一段時間,ISSB的標準與歐盟、美國、中國內地、中國香港等的可持續發展披露標準進行協調,各標準體系之間的兼容性和互聯性不停提高,這種趨勢不僅有助於全球綠色金融市場的一致性和透明度,也爲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持。未來,隨着更多國際合作和標準對接的推進,全球綠色金融標準的包容性預計會進一步增強。

關於國內私人銀行客戶可持續投資的觀念演變,鄧祖禹提到,過去十年整個金融市場對於ESG最關注的是機構投資者,他們非常重視ESG投資概念。最近三到五年,私人銀行客戶和家族辦公室對綠色金融的興趣日益濃厚,特別體現在對產品廣度與深度的需求上。首先,這些投資者對產品選擇的廣度有較高期望,他們不再滿足於傳統的綠色債券和基金投資,而是更加關注創新型金融產品,例如可持續掛鉤貸款、綠色信託及專注於生態保護的私人股權投資。鄧祖禹表示,高淨值人士對產品的深度要求也日益增強。他們不僅注重投資回報,還十分重視產品對環境的影響及其可持續性。這些投資者希望了解所投資項目的具體環保成效,並要求金融機構提供明確的ESG數據支持。

爲推動大灣區上市企業實現多項氣候轉型目標,鼓勵區內上市企業邁向低碳經濟,支持國家雙碳目標和《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的落實,香港已有氣候轉型指數及ETF產品,旨在推動大灣區企業實現多項氣候轉型目標,並也爲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產品以捕捉氣候轉型的發展機遇。例如,中銀香港推出首個聚焦大灣區上市企業的氣候轉型指數及其配套的ETF產品,通過量化大灣區企業的碳減排進程,爲投資者提供了明確的環境數據,以企業具體碳排放爲基礎來量化計算大灣區企業的轉型進程,在指數層面設置了多項氣候轉型目標(如按年減少7%碳排放),每季度檢驗指數層面的環境數據是否達標。這類產品深受高淨值客戶青睞。這也促使金融機構加強信息披露,提升對綠色項目實際成效的監控與報告能力。總體而言,高淨值人士對綠色金融的需求日趨多樣化和專業化,爲金融機構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促使市場朝着更高透明度和更強環保效益的方向發展。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