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医药SaaS第一股”太美医疗科技(2576.HK)上市,生命科学数字化赛道再添新星

「醫藥SaaS第一股」太美醫療科技(2576.HK)上市,生命科學數字化賽道再添新星

格隆匯 ·  2024/10/10 00:47

近日,多家公司批量遞表,IPO項目亦呈現明顯的提速,其中不乏市場期待的優質投資標的。10月8日,「醫藥SaaS(軟件即服務)第一股」太美醫療科技正式上市。作爲國慶長假後第一隻上市的港股,加上有高瓴、騰訊等明星雲集的機構投資者背書,太美醫療科技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關注。

big

一、他山之石:曾經被美股市場低估的生命科學數字化解決方案領域

太美醫療科技專注於醫藥及醫療器械行業的數字化解決方案,通過設計及提供行業特定的軟件及數字化服務,賦能醫藥及醫療器械的研究、開發及營銷,主要客戶包括醫藥及醫療器械公司以及受託研究機構(CRO)等第三方服務供應商及臨床研究機構。

「生命科學數字化解決方案」,顧名思義,是生命科學與數字技術的交叉領域,指的是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AI)等先進技術,爲生命科學行業(如醫藥及醫療器械行業)提供了一個全面的、數字化的業務模式,來改進和優化研究、開發、生產、營銷和管理過程。

過去10年,美股計算機領域誕生了不少表現優異的黑馬,其中之一就有爲生命科學及相關行業提供基於雲的整套研發、營銷解決方案的龍頭公司——Veeva System(VEEV.US)。公司成立之初就致力於滿足生命科學企業對於運營和監管特殊要求,產品定位於滿足客戶從研發到商業化的獨特需求,涉足CRM、內容管理、數據管理等方面,以便於幫助生命科學企業將產品更快、更有效率推向市場,銷售更有效率同時滿足政府監管要求。

在Veeva System剛上市之時,市場對於相關賽道抱着較爲悲觀的態度,認爲市場規模較小。然而,股價並不總是與市場關注度成正比——Veeva在過去十年的股價漲幅接近10倍,成爲表現卓越的投資標的,爲美股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其目前市值已超過330億美金,近人民幣1700億元。這個曾經不起眼的賽道能產生一個如此巨型的獨角獸,這是當初投資者無法想象的。

big

資本市場的靚麗表現,充分證明了該賽道具備較高的成長彈性。放眼全球,生物製藥研發、運營模式正面臨多重嚴峻挑戰,包括持續的監管變革、專利獨佔權的喪失以及科技的迅猛發展。其中,根據過去14年的分析,德勤指出生物製藥行業的研發成本在上升,研發生產力與內部收益率在下降。此外,德勤諮詢認爲,臨床試驗期間產生的數據量呈指數級增長,必須對相關數據進行有效管理、處理和利用,以提煉出具可行性的洞見,才能從中充分受益。考慮到技術創新的步伐,相關行業擴大數字技術使用以獲得持久價值的時機已然成熟。

由於產業發展的邏輯和驅動力相似,中國市場的發展軌跡與美國過去的趨勢相似。隨着中國的醫藥及醫療器械行業成爲全球第二大市場,行業數字化需求也在快速增加。灼識諮詢的分析指出,2023至2028年,中國醫藥和醫療器械的研發數字化市場將顯著擴張,市場規模預計從64億元增長到16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20.7%。同時,營銷數字化市場也將快速增長,市場規模預計從33億元增長到8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19.2%。

big

這意味着市場規模將在未來快速翻倍,是一個具備充足發展潛力的黃金賽道。

隨着行業的快速增長,相關投資標的有望展現出較高的股價彈性,類似於美股市場過去出現的投資機會可能會再次出現。也就是說,未來這個賽道有望誕生中國「黑馬」。

二、太美醫療科技能否成爲下一匹「黑馬」?

在中國生命科技數字化領域,太美醫療科技是少見能夠與Veeva Systems對標的標的。兩者均巧妙運用飛輪效應,通過產品線的不斷擴展與深化,成功覆蓋了生命科學公司從研發到銷售的全流程。

在經濟學中,「飛輪效應」生動地描述了這樣一種現象:當一個系統或組織的某個部分開始獲得增長動力時,它能夠推動整個系統更高效地運轉,並加速發展,就像飛輪一旦開始旋轉,就會因自身的慣性而持續加速。

回溯至2019年之前,太美醫療科技深耕醫藥研發軟件領域,以雲端生命科學SaaS解決方案助力新藥研發。公司在臨床數據採集、項目管理、文檔管理等多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從而確立了其在生命科學研發數字化市場的領導地位。這一時期的深厚積累,爲太美醫療科技的飛輪效應注入了初始的啓動力。

2019年,太美醫療科技邁出了戰略轉型的關鍵一步,推出了TrialOS平台,標誌着公司成功從傳統軟件供應商向一體化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華麗轉身。TrialOS平台不僅促進了數據的高效傳輸和流程的無縫協作,還有效打破了信息孤島,爲飛輪效應的增速創造了有利條件。

big

2021年,太美醫療科技再次發力,推出了專爲醫藥和醫療器械營銷設計的PharmaOS平台。該平台憑藉靈活的開發工具和雲端軟件,助力客戶高效管理銷售團隊和分銷商,實現渠道透明化,並優化了客戶關係管理。至此,太美醫療科技的雙平台架構爲飛輪效應的持續轉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此外,太美醫療科技並未止步於此,而是正在積極開發下一代數字化協作平台,如Trials和無界,旨在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和協作效率。這些後續的平台與產品佈局,無疑將成爲推動飛輪效應加速的強勁催化劑。

綜上所述,太美醫療科技與Veeva Systems在多個方面展現出了驚人的相似性。從最初的單一軟件產品到構建平台,再到提供數字化服務,直至完善生態佈局,太美醫療科技始終在不斷進化、突破邊界,展現出強大的業務擴展和創新能力。

除了在同一賽道上競逐,太美醫療科技與Veeva Systems還有很多的共同之處。類似的,太美醫療科技也引領了以數字化重塑生命科技行業的潮流。太美醫療科技在2019年推出的TrialOS平台,開創了爲全球醫藥及醫療器械研發領域提供基於平台的一體化數字化解決方案的先河。據灼識諮詢的數據顯示,太美醫療科技不僅是國內首家,也是截至目前唯一一家能夠爲中國醫藥及醫療器械行業提供從研發到營銷一站式數字化解決方案的供應商,這一創舉同樣開創了先河。

在行業地位方面,太美醫療科技與Veeva Systems同樣卓越。根據灼識諮詢的數據,以2023年收入計算,太美醫療科技是中國醫藥及醫療器械研發和營銷領域最大的數字化解決方案供應商。同時,公司也是中國最大的醫藥及醫療器械研發數字化解決方案供應商,2023年收入佔據了8.2%的市場份額。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按客戶數量計算,公司已成爲中國醫藥及醫療器械研發和營銷領域應用最廣泛的數字化解決方案供應商。

通過多年的深耕細作與不懈探索,太美醫療科技逐漸走上了用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道路,構建了一個自我強化的良性循環體系,已在生命科技數字化領域嶄露頭角。隨着數字化轉型的不斷深入,太美醫療科技的未來發展前景廣闊,有望成爲行業內的一匹「黑馬」。

三、「飛輪效應」驅動未來增長潛力

當一個原本靜止的「飛輪」被成功啓動並加速至某一臨界點後,它便獲得了一種自我維持的慣性動力。正是憑藉着這種強大力量,太美醫療科技在過去三年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中,依然實現了逆勢增長。從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年收入分別達到了約4.66億元、5.49億元和5.7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10.9%;同時,毛利也分別從約1.64億元、1.85億元增長至1.79億元,淨虧損隨之逐年收窄。尤爲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毛利約4952萬元,同比增長高達28.6%,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截至2024年3月31日,太美醫療科技在手訂單金額已超過16億元,涵蓋了約3500個軟件產品及數字化服務項目,業績成長的可見性極高。

展望未來,太美醫療科技計劃通過擴大收入來源、提高利潤率和優化運營效率,來構建一個能夠自我維持並持續產生利潤的良性循環體系。而這些潛在的能量早已蓄勢待發,潛藏於他們的「飛輪」之中。

具體而言,未來太美醫療科技的「飛輪」將受到以下幾股強勁動力的推動:

(1)交叉銷售策略顯著提升了用戶生命週期價值:

在公司內部生態系統的協同作用下,客戶一旦購買了核心產品,便更有可能繼續購買其他產品。這種從單一產品到多品類產品的轉變,即使在客戶基數不變的情況下,也能顯著增加收入。根據招股說明書,每位客戶的平均購買價值正在提高,購買三種或更多產品或服務的客戶數量也在增加。2023年,這些客戶對太美醫療科技的總收入貢獻超過了77%。

(2)客戶滲透率的提升和客戶粘性的增強:

太美醫療科技的客戶滲透率不斷上升,同時保持了高客戶粘性,這構成了「飛輪效應」的另一重要驅動力。客戶數量從2021年的908個增長至2023年的1107個,顯示出穩步上升的趨勢。2024年前七個月,客戶總數已達967名,較前三個月增加了100名,顯示出公司強大的市場拓展能力和客戶吸引力。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235家核心客戶,這些客戶爲公司貢獻了高達83.8%的總收入,凸顯了核心客戶在業務中的重要地位。同時,核心客戶留存率高達87.3%,整體客戶留存率也達到了77.8%,這充分說明了公司與客戶之間建立了穩固且持久的合作關係。

(3)規模效應的放大和盈利水平的提升:

隨着業務規模的擴大和品牌認知度的提升,太美醫療科技正逐步受益於規模經濟和網絡效應。這使得公司能夠以更低成本吸引和獲取新客戶,從而在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規模效應的放大也直接帶動了公司盈利水平的提升。以毛利率爲例,2023年上半年爲31.0%,而今年上半年提升至40.7%,與2023年上半年相比,增加了近10個百分點,創下了近年來的新高。

可以看出,太美醫療科技的未來成長勢能清晰可見。公司不僅在市場中佔據領先地位,而且是國內罕見的可以與Veeva Systems相提並論的企業。隨着行業進入黃金增長期,公司自身也步入擴張期,長期成長邏輯清晰,前景值得期待。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