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義希望Arm從芯片產業鏈中佔據更多市場份額,其自研AI芯片很快與英偉達直接展開競爭;Arm CEO也毫不掩飾地袒露野心,「未來所有AI都將以某種形式在Arm上運行」。
未來的AI圖景是怎樣一番景象?
最近軟銀創始人孫正義接受採訪時稱,2035年將實現ASI(超級人工智能),ASI將比人腦聰明1萬倍,但建成它至少要2億顆芯片、9萬億美元!英偉達被低估了,未來更廣闊!
這一看法突出孫正義對AI的樂觀期待,同時孫正義對AI的野心也在進一步膨脹,讓Arm目標直指「芯片之王」英偉達。
目前Arm幾乎壟斷了所有手機芯片設計,該市場規模達5000億美元,是PC行業的兩倍多。首次公開募股之後,軟銀擁有Arm約90%的股份,如今孫正義希望Arm從芯片產業鏈中獲得的份額,遠遠大於目前在芯片設計中的份額。
Arm CEO在採訪中也毫不掩飾地袒露AI野心,「未來所有AI都將以某種形式在Arm上運行」。
值得一提的是,ARM已經是本輪AI浪潮的受益者,自Arm去年上市以來,其股價已上漲近兩倍,目前市值約1570億美元,超過了曾經的硅谷偶像英特爾。
Arm的「AI野心」——不僅僅是IP設計
目前Arm在AI投資熱潮中扮演的角色主要是「英偉達盟友」,例如,在微軟和OpenAI的大型數據中心,主要應用基於Arm的中CPU與英偉達的新GPU架構Blackwell。
據英國《金融時報》週三報道,孫正義希望Arm從芯片產業鏈中獲得的份額,遠遠大於目前在芯片設計中的份額,Arm可能很快自研AI芯片與英偉達直接展開競爭。
據了解孫正義想法的人士透露,儘管存在風險,但軟銀決心在孫正義所認爲的人類進化的下一階段中發揮核心作用。
本月早些時候,軟銀斥資5億美元入股OpenAI後,孫正義希望將Arm技術成爲數據中心的核心,專門用於訓練和運行AI系統。這不僅會讓Arm與英偉達發生衝突,也標誌着其徹底擺脫了只出售IP的傳統商業模式。
斯坦福商學院教授Robert Burgelman表示,Arm的出現確實是一項顛覆性創新,雖然它在計算方面的表現並不出色,但由於功耗低,它更適合非 PC 設備。
Arm與高通之爭,觸手向下遊延伸
孫正義的AI擴張計劃加上與高通的法律糾紛,引發了人們的擔憂,即Arm在努力維持與合作伙伴的良好關係的同時,還試圖提升半導體產業鏈的地位。
近期,Arm、高通爭鬥升級,這次糾紛始於2021 年高通收購一家名爲Nuvia的初創公司,該公司一直在開發基於Arm設計的PC芯片。Arm聲稱,高通未能按照其知識產權許可條款的要求獲得繼續開發Nuvia芯片的許可。
本月早些時候,Arm發佈正式通知,宣佈將全面取消高通的架構許可,從而阻止高通發佈其最新一代產品。高通指責Arm「採取強硬手段」來提高專利費率。
分析師表示,Arm對其最大客戶之一採取了「核行動」,華爾街對此感到恐慌,導致其股價在一天內下跌9%。
該案暴露了Arm與其授權許可方之間複雜的關係,一些分析人士擔憂這可能會動搖Arm作爲芯片行業「中立瑞士」的地位。
「朋友到對手」,目標直指英偉達
實際上,Arm十年前就已經進入數據中心領域,亞馬遜是第一家採用Arm的雲計算公司,但直到2018 年,AWS才推出其首款基於Arm的CPU Graviton,而且初期銷售情況不佳。分析師表示,如今數據中心芯片仍僅佔Arm專利費收入的10%多一點。
真正推動Arm進入數據中心核心的是與英偉達的合作,英偉達的最新的GB200「超級芯片」將兩個Blackwell GPU與一個基於Arm的Grace CPU 結合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英偉達於2020年嘗試斥資400億美元收購Arm,但隨後在反壟斷審查中失敗,如今這兩家公司關係合作密切,
儘管如此,孫正義仍希望與英偉達直接競爭,目前英偉達在AI芯片供應方面佔據主導地位。據知情人士透露,孫正義打算投資數十億美元打造一個由Arm驅動的AI數據中心。
孫正義的野心是將Arm從一家知識產權授權企業轉變爲一家能夠生產數據中心芯片的公司,這些芯片既可用於「訓練」或構建AI模型,也可用於「推理」。據知情人士稱,軟銀7月收購英國AI芯片製造商 Graphcore也是看中了其在芯片投產方面的專業技術。
除了芯片生產和軟件,孫正義的計劃還包括爲數據中心提供電力。軟銀正積極與潛在客戶接觸其擬議的系統,並向谷歌和Meta等大型科技公司推銷打造 制衡英偉達體系的優點。
此外,在與英特爾的早期談判失敗後,軟銀與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廠台積電進行談判,以確保其代工廠能夠生產AI 芯片。
挑戰「芯片之王」,勝算有多少?
從設計IP到生產芯片,距離到底有多遠?
上週,Arm首席執行官Rene Hass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
複製英偉達整個技術「堆棧」(不僅包括芯片,還包括網絡技術和軟件)將涉及「大量繁重工作」。
雖然Arm確實製造了所謂的NPU,這些芯片針對人工智能所需的神經網絡進行了優化。但Arm的NPU「性能水平不如英偉達」,因爲它們主要設計用於端側設備(智能手機、物聯網和雲端以外的其他產品),而不是數據中心。
但我可以向你們保證,在如何拓寬這一空間而不僅限於端側方面,我們正在進行大量工作。
分析人士懷疑:
即使有軟銀的資源支持,Arm是否能打造出一個與英偉達匹敵的對手。因爲英偉達成功不僅取決於其硬件專業知識,還取決於其廣泛使用的CUDA軟件平台,而複製這一軟件需要數年時間。
科技諮詢公司Omdia的半導體分析師Edward Wilford表示:
我不知道他們有什麼工具可以對抗英偉達。
另一家諮詢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分析師Ben Bajarin 表示:
Arm沒有數據中心的加速器IP,最有可能挑戰英偉達主導地位的是微軟、谷歌和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這些公司的AI加速器芯片並不很大程度上依賴Arm的IP。
但Arm信心十足,Hass曾公開表示:
Arm無需與英偉達競爭即可從AI 熱潮中獲益,基於Arm技術的芯片已經在處理AI 任務,例如智能手機上的照片編輯或安全攝像頭上的圖像處理。該公司最近與Meta 合作,製作了其Llama AI系統的精簡版,可在其移動CPU上運行。
全球70%的人口都在以某種方式接觸Arm,未來AI將在Arm上運行,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