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事涉这家上市券商!又一券业并购出炉

事涉這家上市券商!又一券業併購出爐

券商中國 ·  11/07 08:05

又一券業併購來了。

距離西部證券首次披露計劃收購國融證券事項不足5個月,這項券業併購迎來最新進展。11月7日西部證券發佈重磅公告,稱已經與國融證券的多名股東簽下股份轉讓協議。

據悉,西部證券計劃以協議轉讓的方式收購國融證券近65%的股權,作價38.25億元。資產評估報告稱,國融證券100%股份的評估價值增值達51.06%。

有券商分析師測算稱,若雙方順利併購,淨資產加總超過300億元,排名將提升至23位。

增值51.06%

根據11月7日西部證券發佈的公告,西部證券與國融證券及其8名股東在前一工作日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

具體來看,西部證券計劃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受讓長安投資、杭州普潤、天津吉睿、諸暨楚縈、北京同盛、橫琴鑫和、北京用友、寧遠高分別持有的國融證券股份,合計64.5961%。

據資產評估報告,國融證券股東全部權益在2023年12月31日的市場價值爲60.44億元,較合併口徑歸屬於母公司口徑賬面淨資產增值20.43億元,增值率51.06%。

爲此,經相關方協商一致,此次股份轉讓的價格爲3.3217元/股。西部證券需要向轉讓方合計支付38.25億元。

西部證券稱,此次交易後,該公司的資產規模、歸母淨利潤將有一定幅度的增加,有利於增強公司抗風險能力和持續經營能力,符合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

方正證券非銀分析師曾表示,預計本次收購有助於西部證券提升資本實力。據其分析,2023年底西部證券淨資產279億元,位居行業第27名;國融證券淨資產40億元,位居行業第95名,若合併後,二者加總將達到淨資產319億元,排名靜態提升至行業第23名,介於國元證券、國金證券之間。

在西部證券看來,此次交易符合公司戰略規劃,有利於公司優化資源配置,加強資源整合,進一步提高公司證券業務的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充分發揮公司現有業務優勢與國融證券業務協同效應,有利於公司和投資者利益。

這是西部證券發起券業併購的第二次嘗試。該公司在2021年曾計劃與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組成聯合體收購新時代證券的98.24%股權,不過後來由於未收到北京金控已經履行完畢法定程序的內部決策文件,該聯合體無法按時繳納按金,導致收購新時代證券的計劃落空。

有望完善區域佈局

從上述兩家券商體量來看,西部證券的資產規模遠大於國融證券,因此此次交易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據悉,截至2023年末,國融證券的資產總額爲176.75億元,在西部證券的總資產規模(962.21億元)中佔比爲18.37%;國融證券2023年營業收入爲9.67億元,在西部證券營收規模(68.94億元)中佔比爲14.03%。

根據券商中國記者梳理雙方的優勢業務及網點佈局來看,兩家券商有互補之處。2023年年報顯示,西部證券作爲陝西的本土券商,其有58家營業部在陝西省,佔比超過一半;而國融證券作爲一家從內蒙古成長的證券公司,其營業部以華北地區爲主,在內蒙古、北京地區的營業部合計有20家,佔比近三成。

業務優勢方面,西部證券2023年各業務條線收入規模均超過國融證券。不過國融證券的投行板塊爲特色業務,尤其以發展新三板業務和債券業務爲主,其表現尚且能與西部證券抗衡。2023年年報顯示,西部證券投行手續費淨收入爲3.6億元,國融證券爲2.49億元。

有券商非銀分析師曾認爲,近4年國融證券投行業務收入平均佔比爲31.2%,遠超行業平均13.9%,若交易能落地,有助於增強西部證券投行業務能力。

中小股東或浮虧離場

國融證券的另一大看點在於其股東糾紛由來已久。由於陳年IPO對賭案,該券商大股東長安投資被中小股東告上法庭。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在此次股份轉讓協議中,國融證券大股東長安投資僅轉讓部分股權(42.0747%),若收購進展順利,其還將持有國融證券約29%的股權。

據悉,早在2016年國融證券增資擴股時,杭州普潤、天津吉睿、橫琴鑫和、北京用友、寧遠高合計5家公司以4.98元/股的價格從長安投資受讓3.26億股國融證券股份。長安投資彼時承諾,如果國融證券五年內未上市,則回購股份。

由於「上市夢」最終未能實現,國融證券多位中小股東一同將長安投資告上法庭,後者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天眼查顯示,長安投資對國融證券的全部股份被凍結,國融證券旗下國融基金、首創期貨等公司也有股權被凍結。

長安投資曾嘗試對外轉讓國融證券股權,以緩解自身債務壓力。在2021年,青島國資2021年曾嘗試以68.4億元的價格收購國融證券股權,但由於定價過高,最終未能完成收購。

此次西部證券若能順利收購國融證券,長安投資的資金壓力或能「脫困」。多名中小股東也有望從曠日持久的司法糾紛中獲得解脫,不過相比西部證券當前的收購價格(3.3217元/股)而言,這5名中小股東可能將浮虧離場。

責編:桂衍民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