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最前線」系投資界旗下專注併購動態報道公衆號,歡迎關注!
海外併購潮。
作者 I 楊繼雲
一筆中資海外併購映入眼簾。
據法國媒體報道,國內男裝集團雅戈爾計劃收購法國高端兒童時尚品牌Bonpoint,雙方正處於談判後期階段。據悉,Bonpoint的估值或2億歐元(約15億人民幣)。
被稱作「貴族童裝」,Bonpoint品牌至今有近50年曆史,在時尚童裝界地位舉足輕重。早年間,Bonpoint國奢侈品集團EPI收購,如今面臨再次易主。
相較於Bonpoint,雅戈爾更爲國內大衆熟知。這家國內男裝界的老大哥近年來一直頻頻出手投資併購,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法國「小櫻桃」,要被賣了
Bonpoint是個略顯陌生的名字。
1975年創立於巴黎,如今它已成爲法國頂級奢侈童裝品牌。創始人Marie-France Cohen曾就職於Dior,深諳奢侈品時裝經營,她將高級成衣理念引入童裝領域,以成人時裝標準打造Bonpoint,同時又堅定地面向兒童——「讓孩子穿得像個孩子,而不是像個小大人。」
於是,Bonpoint成爲全球首個專爲孩童的高級時裝屋,也是唯一擁有高級工坊的童裝成衣品牌。與市面上多數童裝不同,Bonpoint沒有鮮豔的卡通圖案,只有獨特的自然系印花、復古的裁剪、令人驚喜的調色盤,處處透露着法式優雅。
因產品特性出衆,Bonpoint很快在法國童裝界掀起一股風潮,吸引了衆多名人,如法國女星凱瑟琳·德納芙、摩納哥的卡洛琳公主等。
Bonpoint經歷了黃金年代。1986年,它推出兒童香氛,至今仍是品牌最受歡迎的單品之一,隨後又逐步拓展主打天然低敏的護膚系列,「小櫻桃」面霜也被國內衆多寶媽熟悉——兩顆櫻桃Logo十分具有辨識度。
2011年,Bonpoint加入法國頂級品牌俱樂部“蒙田協會“,在奢侈品界的地位更上一層樓。要知道,蒙田協會向來只吸納香奈兒、愛馬仕、LV、卡地亞等頂奢品牌。
如今,Bonpoint旗下擁有服飾、配件、護膚及香氛系列等品牌,其中,美妝系列目前已經貢獻品牌約30%的年收入。
這家公司也曾易主。2007年,Bonpoint被法國奢侈品集團EPI收購,後者還擁有鞋履品牌J.M.Weston、時裝品牌Fiagaret等。此後,Bonpoint加速在中國、日本、美國等市場擴張。
中國是Bonpoint的重要市場之一,截至去年底,該品牌在全球擁有130家門店,約三分之一位於中國。此外,中國也是Bonpoint美妝系列最暢銷的市場。
據悉,此次與雅戈爾的收購談判,正是由EPI集團執行董事Valérie Hermann主導。一旦交易達成,Bonpoint將再次易主,又一個法國頂級時尚品牌將被中國公司收入囊中。
雅戈爾爲何出手?2023年底,雅戈爾集團正式更名「雅戈爾時尚股份有限公司」,對於更名原因直言不諱——“公司已確立建設世界級時尚產業集團的戰略目標,未來將進一步聚焦時尚主業,加大品牌投入、市場建設和人才引進培養。”
一場海外併購潮
回望雅戈爾創業之路:1979年,浙江寧波人李如成創辦一家名爲「青春服裝廠」的小作坊,此後多年,他憑藉過人的商業頭腦將其發展爲「雅戈爾集團」,成爲中國男裝品牌的領軍企業之一。1998年,雅戈爾正式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現年73歲的李如成,目前還擔任着雅戈爾的董事長一職,他的女兒李寒窮爲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
李如成被稱爲「裁縫股神」。外界並不熟悉的是,雅戈爾此前曾因投資寧波銀行、中信證券、交通銀行、廣博股份、坤能能源等公司,以及進軍房地產行業而賺的盆滿鉢滿,他曾直言:「通過投資所賺取的利潤,是雅戈爾服裝做30年也賺不到的。」
被戲稱不務正業的雅戈爾,近年來已多次表示要「回歸服裝主業」,李如成在多個場合提及,公司已將主要精力投入時尚板塊的發展。
成績並不盡如人意。雅戈爾最新業績顯示,2024年1-9月,雅戈爾時尚板塊完成營業收入約爲45.8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0.13%,歸母淨利潤則同比下降43.53%。
試圖收購Bonpoint,並不是雅戈爾第一次向海外時尚品牌伸出橄欖枝——
2021年,雅戈爾收購美國潮牌UNDEFEATED 40%股權,併成立大中華區合資公司;同年,雅又投資挪威戶外品牌Helly Hansen,負責該品牌在大中華地區的運營和生產;最引人注目的要數2022年9月,雅戈爾與挑戰者資本共同投資了美國高端設計師時尚品牌Alexander Wang。
頻頻出手,不禁讓人想起收購步履不停的安踏。此前,安踏通過投資併購將FILA、始祖鳥、Kolon等知名品牌拿下,如此併購整合的一幕幕也幫助其完成了全球化擴張與佈局,進一步實現戰略升級。
還有更多的中國公司,正在對全球奢侈品牌進行了一輪圍獵。「國外很多消費公司,都是通過一輪一輪的併購來實現規模擴張。」此前一家消費VC合夥人提及,中國消費行業正在迎來併購整合的新時代。
買下一個海外品牌,意味着一個新的故事要開啓了。
本文來源投資界,作者:楊繼雲,原文: